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与学费互动关系分析
2014-05-05蒋鸣
蒋鸣
【摘 要】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成本递增与学费上涨问题,一直被社会普遍热议。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关系。不仅互推增长,并且受到财政投入、居民收入水平、学生资助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主要阐明生均成本与学费交互影响的表现,挖掘影响两者的复杂因素,为普通高校生均成本控制和学费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均成本 学费 互动关系
一、生均成本与学费交互影响的表现
(一)非营利前提下互推增长
随着国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政府每年对高校的投入都在增长。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4023.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35.69%。尽管如此,财政投入依旧紧张。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校人数不断增长,高校为了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对教育的开支提高,令生均培养成本也随之递增。作为学费的定价基础,生均成本的增长必然引起学费上涨。
而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使高校具有很强公益性的同时,也对高校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带来影响。首先非营利组织的出资者并不要求经济回报,我国普通高校的主要出资者是政府,因此政府对高校的招生计划、部门设置等高校活动有一定干预,但始终不会寻求经济回报,也不会对高校进行利润考核。高校出具的会计报表中也不会体现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会计信息也很少向社会公众披露。这令高校的成本计量缺少外部的监督,容易形成生均成本无序增长。其次,不同于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而降低成本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其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反而成本最大化才能达成目标。并且在现有的高校财政预算体制下,当年的成本降低,会限制下一年政府的预算拨付。这种以预算大小来衡量成绩的方式,不但不会令高校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反而会令高校为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发生更多的成本。加之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为收付实现制,其“以收定支”的预算安排意味着收入多少便会支出多少。学费作为高校收入的来源之一,也会转化为开支,进而形成成本。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对教育需求也逐渐扩大,学费作为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增长,推动生均成本的增长。这种生均成本带动学费,学费反推生均成本的变化方式,最终形成高校的生均成本与学费交替上升的现象。
(二)外部条件下共同变动
教育是成本递增的事业,生均成本将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递增,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其增长是否合理对学费定价有着重要影响。生均成本与学费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直接影响。学费依据生均成本定价,虽然有不高于生均成本25%的刚性规定。实际上两者的变动存在外在条件推动下共同变化。这种变化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1)生均成本与学费合理变动
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资源,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之间的竞争是生源、人才、就业、资源、声誉等方面的竞争。而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寻求主动,高校不仅要引进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职员工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同时也要保障他们的合理薪酬,以便更大地发挥高校教学育人的作用;再者需要完善教学基础设备,添置图书资料提高高校的学习氛围和办学规模。而这些针对高校发展与建设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教育成本。
政府价格规制控制学费。高校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属性,并长期处于卖方市场,所以对于高等教育这样一种准公共物品,为了防止其将不合理的成本转嫁给学生,政府有必要对其价格进行规制,即规定学费收取的标准,从而令高校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约束、控制、规范管理,防止生均成本与学费盲目上涨,使两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居民可承受的状态。
(2)生均成本与学费不合理变动
高校“成本病”引发生均成本不合理增长。预算最大化会导致部分高校追求收入的最大化成本的最大化,这种现象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成本病”。成本病源于成本越高所获取的收入就越高,从而鼓励了一些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经费而提高教育成本。在学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教育开支,导致生均学费增长,或在教育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控制学生人数,提高生均成本,都会造成生均成本和学费不良增长。
学科专业垄断造成学费垄断。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专业性质、培养成本不同,各地的生活费及物价标准都有较大差异,专业性质对教育成本高低也有影响,从而影响学费收取的标准。《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学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虽然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使学校制定符合本校发展的学费标准,满足不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但是也不排除某些高校凭借地域、专业、学科优势制定过高的学费标准,形成乱收费现象。最终导致学费的垄断,推动生均成本的不良递增。
管理的缺失。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并不能对高校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而高校自身的财务管理也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极易使部分高校为了盲目追求办学效益、学校声誉而将过多耗费的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监督机制,高校没有降低和控制成本的压力,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所难免。进而造成了不必要生均成本递增,同时令学费不得不分担不合理的成本。
二、生均成本与学费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提升,进而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需求也会增加。高校为了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教学设备、教学质量会及时地更新,这势必会消耗更多的教育成本。同时,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学费作为高等教育的价格体现,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通常学费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体现出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endprint
(二)居民收入水平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人,学生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支付能力主要依靠其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政府在制定学费标准时,应考虑居民的收入水平。若学费标准所占居民收入水平比重过高,会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支付压力。而学费标准的比重过低,又会造成高等教育供不应求,为高校管理、政府财政带来挑战。再者,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学费标准如果不能合理制定,会令一部分低收入家庭负担过重,从而造成优秀学生无法入学的结果。这与教育公平原则是相悖的。
(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指个人或社会对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需要。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持续增长。个人需求会因家庭收入、资助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而教育供给主要是指对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成本成正比,供给和成本成反比。当高等教育需求较高时,生均成本会随之增长。而当需求大于供给时,高等教育作为卖方市场,学费价格也会上调。当高等教育供给较高时,生均成本会有下降趋势。供给大于需求,高等教育提供的数量越多,其卖方市场的地位下降,其学费价格也会下降。
(四)政府财政拨款
高校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更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以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这种强大的外部性更多是令国家获得长远收益。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承担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力度越大,高校的收入越多,因此有了更多的资金去完善教学设备、发展学科建设,这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的教育成本,也令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生均成本相应递增。而学费与国家财政拨款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财政投入的力度越强,分摊的教育成本越多,对应的学费分担成本的比重下降。反之,财政投入不足,学费则会上涨。
(五)工资水平
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主要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高校的教职工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处理高校日常事务,对高校的财务、行政进行管理工作。社会不断进步,高校对员工的需求量也对应增加,同时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增长,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增加,为了留住人才,保障师资水平,在职员工的工资标准相应会上调,最终会使生均成本提高。而基于高校综合能力以及办学效益提升的工资性支出的增长,转嫁到学费所分担的成本也随之变化。
(六)学生资助
学生资助的实施与高等教育的收费政策往往是密切相联系的。由于公共资源有限,学生资助能增加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不减少教育其他方面的经费支出。通过奖助学金以及学生贷款的发放,可以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减轻了学费所带来的压力,弥补了低收入家庭教育经费的不足,并且能够将学费转移到未来,增加就学可能,令政府财政与学费水平形成均衡。
三、对策和建议
学费和生均成本之间是复杂的、交互的关系,因此在控制成本和学费定价时需充分考虑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因素。在制定学费标准时,应结合生均成本的变化,联系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遵循差异性、适度性原则。同时,应加大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多渠道经费来源,进一步加强大学财务治理,完善成本核算、监督体系,将高校财务信息逐渐公开化,提升透明度,令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避免浪费,从而合理控制生均成本。
【参考文献】
[1]袁连生,崔邦焱.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变动分析[J].教育研究,2004(6).
[2]赵炳坤.高等学校办学成本递增原因及对策[J].管理研究,2008(8).
[3]戴罗仙.教育成本与学费的互动机制及教育财政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4(11).
[4]赵聚辉,宋述龙.我国高等学校学费标准与居民收入水平、GDP的增长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5).
[5]甘国华.高等教育成本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