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项目式培养方法研究

2014-05-05范江玮刘美全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生

王 锋,范江玮,刘美全

(军械工程学院 车辆与电气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学生教育】

研究生项目式培养方法研究

王 锋,范江玮,刘美全

(军械工程学院 车辆与电气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

通过将研究生培养与科研项目开展相结合,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融入科研项目研究,以提高研究生素质能力为核心,明确技术需求,合理控制时间节点,严格过程和成果管理,由项目的进展牵引课题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责任感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项目培养;教育改革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研究生”,就是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来源于理论的沉淀和实践的磨炼,尤其理工科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的原则。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是能力培养的关键,选择什么样的衔接方式,采取什么类型的衔接模式,构建什么结构的衔接平台就成为搞好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盲目学习到有的放矢,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跨越,把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转化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传统培养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包括专业学位课和自选课的学习。相比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更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所学课程都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课堂教学以提纲挈领启发为主,学习、领会要靠课后的资料查阅和自学消化。老师放开手、学生开放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个阶段为课题研究阶段,学生根据导师确定的研究方向,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整理相关领域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工作重点,开展对相关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攻关。研究收获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加以体现。与大学阶段相比,研究的面不再是泛泛的,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有目的的进行研究、探索,拓展了研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开展研究的能力。

但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需要相应的改变。分析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有很多不适应现代需求的问题显现。首先课程的学习与课题的研究在过程、内容上相对独立,学位课是专业方向的公共课,基础性很强、理论性很强,但针对性较弱、操作性较弱。虽然有自选课程的补充,但学时较短,学生往往以赚学分为目的,不够重视,学习效果一般。其次,学习带有盲目性,课程阶段学生对具体的研究目标尚无充分认识,对所学课程的价值、作用没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而学习,缺乏拓展,不知道学了哪里用,学了怎么用。第三,课题研究阶段,明确研究的目标,把握课题的内涵、外延,确定采取的方法、途径,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由于前期的理论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时的资料储备和基础准备就显得不足,再花时间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就会使得进入实质的研究更晚。第四,前期的准备不足带来进入的滞后,而完成论文的时间节点是不变的,这就使得真正研究的时间大打折扣,少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就成了为了作为而作文,很难有高水平的论文出现,研究生素质的培养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相长,就要从主观的气氛和客观的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思路。从主观上,让学生明确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的创造性。从客观上,在教育体制保证下,使其能沿着轨道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保证时间,保证效果。

三、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文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将对研究生的素质培养依托于科研项目,贯穿一个项目或部分的始终,理论学习以实践为牵引,激发主动性,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理工科院、室都承担来自国家部、省、市等的科研研究任务,目的是利用高校的技术密集优势解决突出的重点问题,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每个项目都有完整、规范的研究框架,严格的时间要求,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指标。通常要求有理论的创新和工程的探索。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把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融入到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用项目进展的链条拉动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把人才的培养工程化、过程化。

任何的培养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能改变的,任何形式、内容上的变革调整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展开。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新时代的研究生为核心,将传统的一分为二的学、研模式变成合二为一的研、学过程。

基于科研项目的培养模式,第一步,了解学生。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情况。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基本理论基础,但有的专业与现在比较近,有的则比较远,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了解学生们的现况,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喜欢研究软件还是喜欢制作硬件,各自的期望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下一步的打算,继续读博士还是去科研院所,或是产品开发企业等等。

在对学生基础能力、基本特征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步,项目配套。每个科研项目,都包含了理论基础、技术需求、科学问题、解决途径、技术指标等基本要素。既有待推进的理论研讨,又有需探索的技术创新。从这个庞大、丰富的体系中摘取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一个小的、要素齐全的独立课题,作为研究生的研究题目。选取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水平、工程化程度、软、硬件要求等都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来选定,既要能发挥学生的优势,又要注重全面发展,扬长与补短相结合;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题目的难度要适中。

第三步,课题与项目随动。选定的课题是一个完备的体系,但它的展开必须伴随着项目整体的进行同步运转。项目的基础资料、已取得的进展都是课题研究可以借鉴和共享的资源,同时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是项目进展的一部分,并对其他部分的研究提供支持。学生兼有研究人员的身份,要站在项目全局的角度来思考课题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从事现实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让其体会到取得进展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四步,严格过程管理。研究入了轨道,过程的控制就成为培养成败的关键。项目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时间节点、研究进度、技术指标等等,相应的,课题也要有相应的规划、考核。在与项目整体设置不冲突的前提下,学生自己应根据项目及课题的研究目标,制定研究的计划、进度以及完成的预想,定期自评进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难题,会同导师确定解决方案,总结收获,及时储备经验,并转化为下一步的技术支持,指标和时间作为卡尺。另一方面,导师要发挥宏观把关和具体解难的引导作用,全过程关注研究生的严学过程,明确学生需要强化的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引导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做出最佳的选择。对每一个节点的任务完成情况严格把关,并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第五步,成果的转化。课题研究成果是项目成果的一部分,其完成情况也要按照项目的指标来考核。对于研究生,最终的研究成果以学位论文的形式体现。题目来自于项目,成果就要回归到项目,让学生做到有始有终,作为学生,有学位论文,作为参研人员,有技术报告,论文的主要技术论述不仅要满足论文评定本身的要求,还要合乎项目技术报告的标准。

研究生通过参与部分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以现实需求为学术研究的牵引,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创新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敢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四、项目培养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总结评价,随时对出现的问题和进行分析和排除。每一步任务完成后,都要及时开展学生自我评估和导师评价,阶段评估和整体评估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在各个环节的得失,便于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是考核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价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全面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评价应该包含多个层次、多个方面,从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方案设计、动手制作,到工作态度,遇到问题的承压能力,再到过程中的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都要作为评价的指标。通过对过程和效果的评估,使学生更加明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得失,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五、总结

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具体的科研任务作为课题研究内容,把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知识准备与项目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把课题的研究纳入到项目的体系下运行。研究生的课题不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个体,变成一个开放、协作的实体,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优秀研究生。

[1]闵维方,丁小浩.重视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规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1).

[2]周志平.个人知识的生成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1).

[3]罗尧成.“课程审议”与“专业本位”: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开发的新视角[J].江苏高教,2005,(01).

G642.0

A

1674-9324(2014)17-0269-02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生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