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中学生英汉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

2014-05-05狄书阁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英汉跨文化内涵

狄书阁

(河南省汝南双语学校,河南 汝南 463000)

拓展中学生英汉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

狄书阁

(河南省汝南双语学校,河南 汝南 463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语言交流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也最直接反映文化意识。有学者把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并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拓展;英汉词汇;跨文化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一书中指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事实上,文化词汇与其他一般词汇的界定有以下两点:(1)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能反映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演化历史背景;(2)文化词汇也体现在其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上,这些民族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它们有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图腾思想,例如汉语语言文化中的“龙、凤、华表”;有的则间接反映该民族文化人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如我们民族语言词汇中的“梅、竹、兰、菊”等象征性词语等。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跨文化交际信息,会给教育客体在实际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带来语言逻辑混乱。

鉴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许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差异,笔者以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为学生阐释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准确理解该词汇的含义及用法,以提高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的综合运用能力。就现阶段而言,中学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按照高中英语新课标规定,以高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发展要求为基准,让学生充分理解更多基本英语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基本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此,笔者从普通词汇、文化词汇和来自典籍的专有名词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教育主体(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拓展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一、注意普通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1.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在英语中的brother是“兄”或“弟”,sister是“姐”或者“妹”,汉语中没有一个词与brother或sister完全相等;在汉语中严格区分“兄”与“弟”、“姐”与“妹”,因为“长幼有序”。同样,英语中uncle一词能泛指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与之类似的aunt相当于汉语中的“伯母、婶母、舅母、姨母、姑母”;这表明汉语语言文化中不仅注重长幼有序,也提示我们对本民族对父系、母系和姻亲关系十分重视。当然,这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封建主义结构重视亲属特性,因此要严格区分亲属关系的称谓语词。无论哪一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必须严格按照亲属称谓的规定,而且,不论是婚丧嫁娶、承继遗产,甚至封建刑法下的诛族灭门,都要按亲系等级办理。相对而言,英语中亲属称谓简化,意味着家庭(家族)构成要素和社会功能显著区分于我们的民族。

2.汉语中名词没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并且名词也没有单复数的概念。代表性的例子包括:我们常说“一只羊、两只羊,一群羊、两群羊”等,在英语中却说成“a/one goat,two goats,a/one group of goats,two groups of goats”。此外,汉语表述事物数量的模糊概念时,简单地用“多”或“少”两个基本词汇来表达,而英语中却有“many,much,little,few,a little,a few”等之分。由此可以发现,英语对名词的分类很细,重视名词在使用时的单复数形式,同时在句法结构中,主谓一致又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重视反应了英语语系中人们对事物的量是十分看重的,这种语言现象可以说是资本发展、积累和分配过程的产物,是文化对资本私有制度的延续。

3.英语词汇意义还有着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隐含意义(connotation)之分。通常词典上只给指示意义而不给隐含意义,因为指示意义是比较固定的,隐含意义可以因人因时而异,是人们通过联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典型的词汇如politician,它的指示含义是“从事政治,关心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而隐含意义表示“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言善变和言而无信”。由于从事政治的人在竞选时采取各种手段争取选票,经常许下宏愿,而在当选后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把对选民的许诺置于脑后。这种politician的表演一再重复,于是人们在使用politician一词时就难免作坏的联想,从而使politician在语言的迁徙和发展过程中逐渐附有贬义。

二、文化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文化词汇既有一般词汇的特点,也反映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是语言词汇在长期的民族文化演化过程中打下的烙印。文化词汇的意义在英汉之间可能表现为以下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英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第二种,英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第三种,概念意义相同,英语词汇有内涵意义,汉语词汇无内涵意义,或者汉语词汇有内涵意义,英语词汇无内含意义。

属于第一种情况的词汇,英汉之间数量较少。例如fox与“狐狸”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都包括了“狡猾”这一层含义;pig与“猪”在概念上都指同一种动物,pig在英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等的意思,猪(或猪猡)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

属于第二种情况的词汇较多,这种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它们的内涵意义不同,有时英语语言词汇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汉语语言词汇,有时两种语言的内涵意义截然相反。下面以6个常见词汇为例做出说明。

例1.红色(red):在中国历史上,红色被周朝、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最多的朝代崇尚,同时也是被崇尚历时最长的颜色;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比如汉民族春节时的红对联,结婚被称作红喜事,新娘的红嫁衣,新郎的红稠带、大红花等。日常用语中,用“红”作语素的词一般都包含兴旺、发达顺利、圆满、受欢迎等意义,如红利、红运、分红、红榜、红包、开门红、红极一时等。“红”在近代又用来象征革命和革命斗征,如红旗、红心、红军、红领巾、红色政权、红色娘子军等。而在英语中,red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在欧美,新娘的结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纯洁。在圣诞节、新年等节日也没有用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只是在red carpet treatment(用红地毯接待)中表示对尊贵客人给予隆重的欢迎,似乎包含了一些喜庆的意思。但应该注意的是red-light district是妓女出没的红灯区,red flags在通常的用法中并不是指革命的红旗,而是指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情况,in the red指预算或账目中的赤字。用red指共产主义也往往会有贬义,至少是不严肃的说法。

例2.农民(peasant):peasant在英语的内涵意义上指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而在汉语中,“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例3.龙(dragon):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神圣化的综合图腾,它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是以蛇为主的幻想动物,这反映了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汉语中的“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代表性的成语包括“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西方神化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因此尽管通常“龙”译为dragon,然而实际上严格地讲,“龙”与dragon所指并不是同一个动物,这从中国人所画的龙与西方人所画的dragon的对比中可以得到证明。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所以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例4.凤凰(phoenix):在我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动物,它前如鸿鸟,后像麒麟,有蛇的颈,鱼的尾,龙的纹采,龟的身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之说。在古代,人们相信凤凰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后世多以龙比喻皇帝,以凤凰比喻皇后;此外,也用凤比喻有圣德的人。然而,phoenix在西方文化中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该鸟在阿拉伯少漠上生存五六百年,临死前为自己筑一个里面铺满香料的巢,唱完一支凄凉的挽歌后,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由此,在英语中phoenix衍生出“再生、复活”的含义。

例5.猫头鹰(owl):在汉语中猫头鹰与前兆有关。由于它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人们便把它的叫声与死人联系,所以,它的叫声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家人会有不测。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owl是智慧之鸟,用owl喻他人的聪明和智慧。

例6.孔雀(peacock):孔雀在汉语言文化中象征吉祥,孔雀开屏也因此被认为吉祥如意的前兆。在英语中,peacock是指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例如“as proud as a peacock”表示“像孔雀那样骄傲”。

第三种情况是某些词汇在中西方语言背景中具有内涵意义的缺失或不对称。例如,在汉语中“松柏四季常青”象征长寿,鹤被视为神仙坐骑之鸟,长生不老,喻为“长寿”之意;“蟠桃”在民族文化中为寿桃。然而,相应的英语词汇“pine/cypress/crane/peach”却不具有上面所说的内涵意义。又如,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被称为花木四君子,梅象征高雅纯洁,兰象征品格高雅,竹象征正直、坚贞、廉洁、有气节、有骨气,菊象征坚毅、清雅、淡泊的高尚品质,而英语词汇中“plum blossom 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只是一些植物名称,并不具备汉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再如,源自“犹大出卖耶稣”的数字“13”在西方语言中普遍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喻为不祥,人们在旅行、婚宴和日常生活中都会刻意远避该数字,尤其要避开“13号星期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最高、最大多数,又因为与“久”谐音,意为“长久”之意,这也是皇帝要穿九龙袍希望长治久安之意;皇宫三大殿的总高度为九丈九尺,象征九重天,宫殿的台阶也是九层或九的倍数,大门门钉也是横九排竖九排,共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取义“重九”吉利之意;因此,在汉语词语中有九流、九族、九泉、九星、九品、九连环、九头鸟、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九死一生等词汇。而在英语中,nine并没有这种特殊的内涵。

三、来自文化典籍的专有词汇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专有名词来自文化典籍。这类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比比皆是,如有的名字所代表的人物来自人们熟悉的文学著作(曹操、红娘、林黛玉等),这些人物在人们心中代表固有的形象和含义,而如果说一个女孩像林黛玉,我们想到的是她肯定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在英语中也有不少专有名词由于出自名著或与一些历史事件相联系,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童话故事Cinderella(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漂亮女孩受继母虐待过着非人的日子,后来忽得女巫相助,与王子结为夫妇;Cinderella现在泛指不受重视或正在遭受打压的人或部门,也用于那些本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夏洛克)成为极为苛刻、违反人性的代表,常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Waterloo(滑铁卢)因为拿破仑1815年在那里的惨败,从此to meetone’s Waterloo就成为“遭到决定性失败”的代名词。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教育客体(学生)阐明相关词汇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外延,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来自典籍专有名词的内在含义,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词汇的正确使用,避免学生的“汉式英语”表达习惯,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正因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词汇,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普通词汇内涵意义和引申意义。上述只是笔者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及的部分例子,不一而足。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李瑞华.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G632.0

A

1674-9324(2014)17-0162-02

狄书阁(1978-),女,河南泌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英汉跨文化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