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2014-05-05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整数小数探究

杨 春

(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小学,福建 周宁 355400)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杨 春

(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小学,福建 周宁 35540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以其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成为新课改的必然途径。本文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为例,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小学乘整数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过于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教学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学生的探究为本”。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曾出不穷的今天,探索式教学以其良好的课堂可控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优点,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利工具。因此,探索探究式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与拓展教学,同时也是下一步进行“小数乘小数”教学的基础。无论从教材上看,还是从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上看,“小数乘整数”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为了将问题聚焦化,本文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为例,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方法进行了剖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创设”,教师如何创设出既贴合教学大纲,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成为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实际,以具体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收集生活原型。从心理特征上看,小学生处于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的年龄,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原型相结合,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在小数乘整数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数的案例,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探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教室中的小数”,量一量书本有多厚、课桌有多高等。

2.巧妙设置悬念。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引入探究的“殿堂”。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中“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需要多少元?你能算出0.8×3等于多少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这样的教学流程,虽然符合教材的安排,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探究动机的养成。在教学这一案例时,教师可将其改造为“西瓜每千克0.8元,你带了3元钱买西瓜,能买多少西瓜呢?”通过这样的问题,使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比直接的问学生“0.8×3等于多少”更有效果。

3.利用学生的错误和反思。逻辑性、系统性是数学知识具有的鲜明特点。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是在其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纠错”能力,进行反思式探究教学。教师要善于“创造错误”,并且能够主动让学生“尝试错误”,从而最终纠正错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例如:教师列式

让学生找出列式过程中的错误。又如:小明和爸爸去春游,现在爸爸的汽车油箱中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春游的地点离家有200千米,春游结束后,中间没有加油站,小明和爸爸一起开车顺利到家了。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个事件中的错误,教师不要急着对学生公布“标准答案”,而要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事件进行主动纠错,最终在自主探究中得到:6.8×25=170,170千米<200千米,“小明和爸爸根本无法顺利到家”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反思,圆满地创设了探究式的教学情境。

二、拓展探究方法,使学生“会探究”

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竞赛、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数学素质的提升。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启发,使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

1.多样化的探究方法。对于探究式教学来说,其难点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索”,如果学生无法掌握知识探究的方法,那么探究式教学也就无法开展。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打造“认知—猜想—验证—观察—比较”的认识链条,放手让学生尝试,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在追求算法的多样化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找出几种算法的共同点,在解决问题中不知不觉的建构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在学习小数乘整数之前,学生学过整数乘整数、并且学过“元、角、分”等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链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的形成,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探究。例如:“冬天每千克西瓜2.35元,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全班同学互相交流。那么是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口头表达即可)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比较2.35×3与0.8×3的计算过程,最终找到共同的规律。

2.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理论教育家杜威指出,必须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从活动中学习,才能真正的获得知识、领悟学习方法。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带着任务的探索,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针对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0.56×7=3.92时,可以借助画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画图,自己动手,对小数乘整数进行直观的感知和体验。学生画一个正方形代表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给其中的56份涂色。引导学生讨论“0.56是56个0.01,0.56×7是392个0.01,画3个完整正方形外加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92份。合起来是392个0.01,即3.92”,最终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如图1所示)。

图1

三、选择科学的探究方式,使学生“有机会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创设探究的平台。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通过氛围的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戴尔的“经验之塔”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直接参与与密切合作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率的重要手段”。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实践证明,传统的数学课枯燥、程式化严重,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大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合作学习模式,使得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有自我实现的机会,突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个体化”,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一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猜猜积会是几位小数,并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猜想(如表1所示)。

表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以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竞争与合作探究教学是“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重要应用,它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理解、感知知识,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元认识”,形成互相促进、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又如:也可以竞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将学生分成竞赛小组,让学生比一比“谁填得多”:( )里可以填哪些数?( )×( )=4.8

在竞赛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把学生主动发展、全面探究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实现了小数乘整数的体验式学习和形成性学习。

总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以其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成为新课改的必然途径。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究”;拓展探究方法,使学生“会探究”;选择科学的探究方式,使学生“有机会探究”;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付琳.对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现状的“冷”思考[J].才智,2013,(14):26-29.

[2]杨松旋.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1,(03):12-14.

G622.0

A

1674-9324(2014)17-0218-03

杨春(1969-),女,福建福安人,本科,福建省周宁县数学研训室首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整数小数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