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创新研究所引发的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4-05-05孙海林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海林 孙 丹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1.地方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现今物流业人才缺口至少在60万人以上,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但是地方高校人才输出量反而很少,这一情况加剧了我国物流人才缺失的现状。
2.教育层次不合理,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从打造物流教育到目前我国物流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来看,人才层次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但是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因此,现阶段我国对物流业的培养还缺乏合理的体系支持。
3.从目前来看,高校对物流业管理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物流教育从整体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4.师资力量缺乏,影响了物流专业的综合教学水平
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但这些课程的老师大多是由其他专业的老师代课。这些老师对物流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自身知识就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学到专业性的知识。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
5.校企合作环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实习的问题
由于学校和企业合作关系还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校企双方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只注重自身需求安排岗位,结果是有的学生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可能就是半年,有的学生的专业与岗位根本不符。学生虽然经过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但只是从事一般性的操作性的劳动,对整个工作流程并不了解,这样使得学生只会一种操作技能而失去全盘的见习机会。
二、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的措施和手段
1.采用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物流高等教学方法上,应该结合自身的特色,应脱离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使用适用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从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物流专业人才。鉴于以上情况在人才培养上应体现学生的就业和企业需求的关系;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院校要引导学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强调职业能力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基本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信息采集和整理能力
⑵发展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
⑶专业能力:指以操作技能为主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设符合现实的物流专业课程内容
高校物流专业应根据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来设立,课程内容应该注重于岗位能力层次,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层面,要使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工作技能的培养直接体现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专业理论知识把握适用、可用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教学方式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提高实践性。
3.构建全面性、深入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能够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这样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工作者校内实训设备不足、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此外还有助于专业教师真实地了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更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更加符合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性综合人才。为此,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关系,让校企实际需求接轨。
三、结语
1.人才培养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动态过程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要考虑到学科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也要考虑物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而才能明确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需要的人才。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实现“理实一体”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便促使物流教学具有地方高校教育的鲜明特征
3.建立全面性、紧密型、深入的的校企合作关系,最大能力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提高了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力度,培养出来的综合性人才,在进入企业后能够立即参加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而且这种模式注定能够在我国发展壮大。
[1]蒋长兵.值得借鉴的国外物流教育模式[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
[2]易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2.
[3]刘家珉.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教育的比较与思考.物流技术,2011.
[4]邓冬梅,陈丽英.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2007(7).
[5]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6]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7]宋晓黎,黄浩.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8]张洪革,陈岩,孙宏英.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3期.
[9]王成金.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