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5-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酚丁胺多巴射血

马 侠 李 军

(德惠市人民医院,吉林 德惠 130300)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 侠 李 军

(德惠市人民医院,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 探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极化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结论 给予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难治性心力衰竭

为探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40例,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68.3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咳嗽、两肺湿啰音、气促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全身乏力、心率快、纳差、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肝大等症状。心功能分级:22例患者为Ⅲ级,66例患者为Ⅳ级;病因:28例患者为冠心病,24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肌病,10例患者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卧床休息、吸氧、利尿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足量洋地黄、控制感染、ACEI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多巴胺剂量为2~5 µg/(kg·min),多巴酚丁胺剂量为5~10 µg/(kg·min),利用输液泵持续静滴,连续治疗3~5 d;给予对照组患者极化液治疗,即对50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10 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及10单位胰岛素进行混合,并给予患者静滴治疗,1天1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患者心功能改善大于Ⅱ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或患者新功改善未达到Ⅰ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中23例患者为显效,占52.27%,19例患者为有效,占43.18%,2例患者为无效,占4.5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4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显效,占27.27%,11例患者为有效,占25.0%,21例患者为无效,占47.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2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心率、血压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2例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现象,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现象,3例患者发生心悸感加重现象患者均耐受;对照组44例患者5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现象,1例患者发生心悸感加重现象患者均耐受;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心率、血压情况对比

3 讨 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给予患者卧床休息、祛除诱因、强心、扩血管、氧疗、利尿、限盐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后未取得显著疗效,患者仍伴有心力衰竭症状的现象[2]。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多伴有多器官损害,且病程长,病因难以纠正,且患者心脏损害严重,并伴有反复发作的现象,给予其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3]。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将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属于正性肌力药物,其均具有良好的拟交感活性。通过对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对心脏β1肾上腺受体产生刺激,同时能有效的激活腺苷环化酶,同时还有助于三磷酸腺苷向磷酸腺苷转化,使得Ca2+进入心肌细胞膜内,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4]。同时多巴胺还具有扩张冠脉的作用,可有效的增加冠脉血流量;而多巴酚丁胺则能在降低冠脉阻力的同时有效的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有效的对患者心肌供血情况进行改善。而合理的对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则能有效的发挥协同作用,使其功效增强,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单独用药引起的心率加快、左室后负荷增加等现象发生,且不良反应少[5]。因此,给予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2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现象发生。这就说明给予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崔秀卿,冯淑红,刘喜艳.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4(18):265-266.

[2] 徐颖.硝普钠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7(2):176-177.

[3] 雷柯.参麦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J].甘肃中医,2010,3(9):253-255.

[4] 王敏,齐国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8(14):78-80.

[5] 范萍,邱湘.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9):132-134.

R541.6+1

B

1671-8194(2014)18-0223-02

猜你喜欢

酚丁胺多巴射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不确定度评定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素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尿酸水平的影响
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生长抑素受体2的检测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