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2014-05-05肖晨光吴瑷斌马飞云尚立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下壁前壁导联

苏 熠 肖晨光 吴瑷斌 马飞云 尚立菁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二科,甘肃 兰州 730065)

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苏 熠 肖晨光 吴瑷斌 马飞云 尚立菁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二科,甘肃 兰州 73006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并与三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和ST段的变化分析,前壁梗死时,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前降支近端;下壁梗死时,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论 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心肌梗死;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重的急性事件,一直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冠状动脉的闭塞部位、梗死范围密切相关。利用心电图(ECG)改变来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有助于指导治疗、危险分层及评价预后,对基层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的心电图及与三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在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经三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患者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50~81岁,平均(64±3.6)岁。就诊时疼痛时间分别持续1~24 h,平均为(7.8±1.7)h。24例患者中,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7例,前壁合并下壁心梗4例,单纯下壁梗死6例,下壁合并右室梗死3例,下壁合并正后壁梗死1例。故与前壁心肌梗死有关的患者15例,与下壁心肌梗死有关的患者9例。

1.2 方法

1.2.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以1+1模式判定,第一个“1”是必须条件,指存在典型的心肌坏死标志物(TnI、TnT、或CKMB)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而第二个“1”是指存在以下4项标准中的1项:①心肌缺血的症状;②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③ST段抬高或压低;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1.2.2 24例患者都保存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的18导联心电图,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 ms开始,以前一TP段为等位线,心动过速时则以P-R段为等位线。ST段抬高的标准为肢体导联>0.1 mV,胸导联>0.2 mV为病理改变。病理性Q波指Q波宽度≥0.04 s;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了Q波。如:①aVL导联Q波幅度>1/2R,下壁Q波幅度>60%R;②Q波时间>0.02 s,幅度>1/4R;③V1、V2导联出现q波;④V1、V2导联出现QS。以ST段抬高和(或)病理性Q波出现在相关导联作为定位的依据。前壁的相关导联是V1~V6、Ⅰ、avL,下壁的相关导联是Ⅱ、Ⅲ、avF,右室的相关导联是V3R、V4R、V5R是,正后壁的相关导联是V7、V8、V9。

1.2.3 2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或抗凝治疗后,在24 h内或1周后到三级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判定罪犯血管方法:①可见血栓影;②见斑块脱落形成的溃疡影;③未见以上两种情况,以100%闭塞者为罪犯血管,若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最狭窄部位为闭塞位置。右冠状动脉(RAC),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定为冠状动脉的3个分支。完成对病变血管的明确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用SPSS进行分析。

2 结 果

表1 15例前壁心电图ST段抬高与罪犯血管的关系

表2 9例下壁心电图ST段抬高与罪犯血管的关系

从表1看出:前壁梗死时,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前降支近端。

从表2可以看出:下壁梗死时,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准确率可达100%;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阻塞所致。梗死相关血管也被称为罪犯血管,相应的病变称为罪犯病变。血管梗死部位的不同意味着濒危心肌数量的不同。心脏由冠状动脉供给血液。冠状动脉分为左、右,左冠状动脉开始一小段称为主干,主干在左冠状沟内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根据冠状动脉走行及分布,对心脏的供血区域有所不同,其中左主干及前降支的供血范围最广,因此,心肌梗死时,左主干闭塞最为严重,依次为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心电图对于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价格经济实惠,快捷方便无创伤,可以定位。可以评估心梗是哪一支动脉阻塞导致的,用以评估这支动脉阻塞程度是完全闭塞、还是部分阻塞,或者说是狭窄的可能性;从而判定是立刻进行介入还是采取抗凝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前壁梗死时,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avR抬高<STV1抬高时,可以诊断前壁MI的罪犯血管是前降支近端。下壁梗死时,下壁梗死时,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准确率可达100%,与文献资料相符[1];STⅢ抬高/STⅡ抬高<1,可以诊断下壁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心电图异常的类型与程度能为危险分层及预后预测提供重要线索[2]。但也应注意到: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常与冠状动脉其他的相关因素相关,如冠状动脉的直径大小、长度、走行方向、闭塞程度、侧支循环、原有心肌坏死、室内差异性传导等。不是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都能满足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定位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心电图的认知程度,结合临床表现和各种指标,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基层医院来讲,心肌梗死时根据心电图变化,初步早期、准确判断罪犯血管和罪犯病变部位对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1] 陈清启.心电图学[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5.

[2] Hyde TA,French JK,Wong CK,et al.Four-yea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dnromes without ST-segment elevat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0.5mm ST-segment dipression[J]. Am J Cardiol,1999,84(5):379.

R542.2+2;R540.4+1

B

1671-8194(2014)18-0211-02

猜你喜欢

下壁前壁导联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Ⅲ>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