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盆腔炎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4-05-05何仙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替硝唑氧氟沙星盆腔炎

何仙敏

(浙江省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慢性盆腔炎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何仙敏

(浙江省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期1~4 d静滴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非经期时采用康复消炎栓治疗,同时辅以微波理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慢性盆腔炎;综合疗法;临床效果;安全性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炎症,包括输卵管、子宫、卵巢、盆腔腹膜、子宫结缔组织出现的炎症。盆腔炎是育龄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而慢性盆腔炎常见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日久迁延所致[1]。目前,单纯采取西药治疗该病,收效欠佳,为此我院选择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1±5.5)岁,病程4~35个月,平均(14.89±3.5)个月。入选标准:①具有急性盆腔炎史;②下腹部坠痛或胀痛,腰骶酸痛,劳累、性交及月经期前后症状加剧;③阴道分泌物呈异常表现;④经B超显示有异常回声或不规则暗区或子宫直肠积液;⑤子宫底伴有压痛感,一侧或两侧子宫能够触及条索状不活动的包块。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慢性盆腔炎相关评分及评分标准,其中5~9分轻度者26例,10~15分中度者64例,高于15分重度者3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在一般情况对比中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期1~4 d静滴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替硝唑1次/天,0.4克/次;左氧氟沙星1次/天,0.4克/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非经期时采用康复消炎栓治疗,1~2次/天,1粒/次,直肠给药;微波理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功率30 W,1次/天。一个疗程为1个月,疗程为1~3个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忌烟酒,禁食刺激辛辣的食物,注意性生活卫生及规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评估标准

痊愈:积分为0分,临床症状、疼痛、肿块全部消失,经B超及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及附件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块缩小,盆腔组织压痛显著改善,妇科检查好转,治疗后积分减少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妇科检查好转,治疗后积分减少1/3以上。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无好转或有恶化迹象。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腹部不适等情况,调节静滴速度后症状得到改善,未对治疗造成影响。

3 讨 论

目前,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向年轻化转变。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盆腔炎病程延迁、治疗不彻底、患者体质过差所致,病情较为顽固,易反复复发。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月经期前后、劳累及性交后症状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月经异常、白带增加或肛门坠胀感等。妇检提示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活动受限。

西医西药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反复采取抗生素治疗易出现耐药性,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余邪未尽致使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冲任受损而致,其病理特点为血瘀气滞,应以活血化瘀治疗为主。但许多临床资料显示,单一采取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效果欠佳。为此,笔者应用综合疗法,康复消炎栓中药及抗生素西药治疗,同时辅以微波物理治疗,效果显著,综合疗法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盆腔炎病原体以厌氧菌、淋病奈瑟球菌、衣原体、需氧菌混合感染为常见,因此采取抗生素治疗时需覆盖上述全部病原体,如广谱抗生素及联合用药治疗。临床用药结果显示,替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对上述病原体杀灭及抑制作用明显。左氧氟沙星属于左旋体,相较于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更强,其作用机制是将细菌的DNA旋转酶活性抑制,同时控制其复制功能。针对革兰阴性菌,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替硝唑对原虫及厌氧菌活性较高,且不良反应也较小[3,4]。康复消炎栓具有软坚散结、化瘀止痛、清热解毒、杀虫利湿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光谱抗菌的功效,且可以通过加强白细胞吞噬作用,提升盆腔器官微循环。直肠给药的方式能够使药物成分通过局部淋巴循环或渗透作用进入盆腔组织,提升炎性反应的消散速度,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功效。此外,微波理疗可以加强局部血液的微循环、循环及营养情况,便于药物吸收,提升局部防御功能,组织新陈代谢速度,消除局部充血、水肿,分离及软化盆腔组织的坚硬粘连。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1] 于桂云.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1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123.

[2] 蒋玲珍.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江苏医药,2010,36(2):255.

[3] 桂爱民.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48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6):325-326.

[4] 王秀琴.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98-100.

R711.33

B

1671-8194(2014)18-0130-02

猜你喜欢

替硝唑氧氟沙星盆腔炎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探析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