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4-05-05鲁诚
鲁 诚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新乡 453003)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研究
鲁 诚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新乡 45300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5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治疗之后,对患者的眼底状况以及视野的变化和疗效评价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采用西医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视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缩短了治疗的疗程,治愈率与单纯的西医治疗也明显较好。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供应视乳头的后睫状动脉发生了循环障碍,使得乳头出现急性缺血,造成视乳头出现水肿,对视功能造成损害,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一定困难[1]。我院对近期收治的45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5例,经诊断均符合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症状,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2.6岁,病程3~11 d,平均病程6.2 d;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2.8岁,病程3~11 d,平均病程6.2 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在45例患者中,西医组19例患者均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
西医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如下,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5毫克/次,1次/天,再球后注射654-2,剂量为10毫克/次,1次/天,治疗4~5 d后,药物替换为泼尼松,剂量为30毫克/次,1次/天,早晨服药,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的减量直到停药。每天口服3次血管类扩张药烟酸,每次50 mg。500 mL脉通加3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5 d为1个疗程。支持疗法: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每天1次,以15 d为1个疗程。每天服用3次维生素B1,每次10 mg,每天服用2次醋甲唑胺,每次25 mg,以此来降低患者眼压[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药辨证分型施治和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的患者,以活血化瘀、通络明目为主进行治疗,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胆湿热型患者,以清热利湿、化瘀明目为主进行治疗,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针刺治疗的方法:取太阳、凤池、攒竹、四白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捻转法,球后、睛明穴不施手法,每天进行2次,每次留针时间为30 min,以12 d为1个疗程[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标准:患者的视盘水肿现象消失,视网膜出血吸收,视野暗点缩小>10度,视力提高>4行。有效标准:患者的视盘水肿和视网膜出血现象有部分的消退,视野暗点缩小>5度,视力提高>2行。无效标准:患者的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之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显效的有17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采用西医治疗组的患者,显效的有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中西医结合组大多数患者在2个疗程左右就显效,其显效时间显著的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n(%)]
3 讨 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的原因为患者的视盘筛板前区、筛板区所存在的睫毛状后功血血管小分支发生率障碍,出现了供应区局部梗死的情况。其在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眼压逐渐增高及出现动脉炎等相关症状。由于供应视神经的后睫状动脉发生急性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一种营养不良性疾患,好发于50~75岁的中老年人,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黏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中医认为此病为暴盲或视瞻昏渺中的一种,多是因患者经络不同、肝气不舒或肝经湿热、蕴热、郁闭等情况使得神光难发越造成的。在临床中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活血、通络、明目等方进行治疗[4]。
研究显示,采用针刺法可对患者眼部的血管有扩张效用,对其眼血管运动功能进行调节,从而降低眼血管的痉挛情况,血流增加,改善颈内动脉中血液流动情况,促进血氧供应,改善功血情况,对网膜水肿的吸收、视乳头功血起到促进作用,最终使视觉得以恢复[5]。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针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实施中医辨证施治+针刺+基础药物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6.70%[6]。这主要是由于如果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神经发生退变,那么周围组织功能和传导的功能的恢复会相应增加难度,而采用该种方法可对恢复视神经的传导的功能及其周围组织功能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降低治愈难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院的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西医组84.21%,并且在治疗2个疗程左右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快于西医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较为相似。这充分提示了针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法进行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对于视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同时还缩短了疗程,其治愈率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是现阶段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然而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相比略低,造成该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本次所选研究人数较少导致,并且针对该类治疗方案应进行随访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加真确、可靠的数据。
[1] 王建民,赵云.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糖皮质激素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1):1119-1123.
[2] 杨海静,于静,王颖,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与前景[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3):184-186.
[3] 周柱生.复方樟柳碱联合银杏达莫治疗36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224.
[4] 周哲,高玉,孙琰,等.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 20(1):36-38.
[5] 常永业,张铭连,石慧君,等.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2):88-91.
[6] 张万山.中西药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97.
R276.7
B
1671-8194(2014)20-03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