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研究

2014-05-05石炳兰陈世金徐兆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缺乏症药物性甲亢

石炳兰 陈世金 徐兆伟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 怀集 526400)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研究

石炳兰 陈世金 徐兆伟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 怀集 526400)

目的 探讨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相关现象,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相关症状患者的原发疾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和结局等。结果 ①相关原发疾病主要为甲亢、病菌感染性疾病、精神病和炎症。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甲亢治疗药物,抗菌药物,精神病治疗药物,此外降糖药物,抗雌激素药物和中成药制剂已占据一定比例;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主要为甲亢治疗药物,抗痛风药物也占据一定比例。不良反应发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个月内和3个月后,其中精神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迟。②临床表现有疲惫、骨髓造血功能停滞、高热、皮肤损害、继发感染等。治疗:严密监测,病情较轻者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换药或酌情加用中药治疗;病情较重者换药,注意抗感染,加用集落刺激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4、肌苷、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结局: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白细胞和粒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患者死亡。结论 患者用药前要做药敏试验,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对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者,若有明确的药物诱因,要立即换用其他药物;若没有明确的药物诱因,要进一步做药敏试验,找出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可酌情减少药物剂量和频率并加用中药治疗,病情严重者要给予对症治疗。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药物治疗是基本的治疗途径,即使手术治疗,也离不开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可能导致患者治疗中断,或坚持治疗而导致其他严重后果,有必要引起重视[1]。因此我们拟对白细胞减少症和(或)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报道如下。

表1 原发疾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统计(80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相关症状患者,共80例。其中单纯白细胞减少症患者53例,单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4例,白细胞减少症合并粒细胞减少症23例。其中。入选标准:患者在采用相关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和粒细胞水平正常,无先天性和遗传性白细胞及粒细胞缺乏;无其他明显的导致白细胞及粒细胞缺乏的诱因。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109/L;粒细胞缺乏症诊断标准:粒细胞计数<0.5×109/L。年龄(47.3±12.8)岁。男59例,女2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原发疾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和结局等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原发疾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统计

具体如表1所示,相关原发疾病主要为甲亢,病菌感染性疾病,精神病和炎症。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甲亢治疗药物,抗菌药物,精神病治疗药物,此外降糖药物,抗雌激素药物和中成药制剂已占据一定比例;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主要为甲亢治疗药物,抗痛风药物也占据一定比例。不良反应发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个月内和3个月后,其中精神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迟。

2.2 临床表现、治疗和结局

临床表现有疲惫、骨髓造血功能停滞、高热、皮肤损害(皮肤疮、多发性疖、痈、全身性皮肤脓疱等)、继发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口腔溃疡、肛周脓肿等)等。治疗:病情确诊后,根据病情轻重,病情较轻者,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酌情加用中药治疗;若患者病情加重,则停用原来药物,改用其他药物。若白细胞低于2.0×109/L,或粒细胞缺乏症导致继发感染,则立即停用原来药物,改用其他药物,酌情加用中药治疗。并同时注意抗感染,加用集落刺激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4、肌苷、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白细胞和粒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患者死亡。

3 讨 论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如红肿、皮疹、荨麻疹、烦躁、头痛、头晕、乏力、耳鸣、嗜睡、失眠、呕吐、恶心、腹泻、心悸、胸闷、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血压或心率异常等。大部分不良反应是一过性的,即出现一段时间内,不经过干预可自行消失;而且症状也相对较轻,在不良反应发生期间,即使不经过干预,患者能够耐受,基本不影响到正常治疗。但也有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如较为严重的白细胞下降和粒细胞缺乏,可能导致败血症,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继发性感染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

目前,药物不良反应还不能完全避免,这主要是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4]。从我们的临床观察来看,嘌呤和嘧啶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甲亢和通风,这两类患者同时发生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的现象较为突出,我们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上述两类药物作为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选择性作用于成熟粒细胞或其前体细胞,通过免疫反应抑制粒细胞的成熟,并引起粒细胞的溶解[5];上述两类药物也能对骨髓多能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抑制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减少白细胞的生成[6]。本次牙周炎3例患者采用的中药,其成分含有蟾酥和雄黄,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虽然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中药比西药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但若遇到特殊体质的患者,还是有可能诱发不良反应。

本次嘌呤和嘧啶类药物的使用者可以较为明确的找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牙痛一粒丸的使用者可以找出可能的诱发因素,精神病患者服药时间较长,不良反应随着药物在体内的沉积,发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这一点还是很明显的[7]。但事实上有许多患者并不能找出明确的诱发因素。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患者用药前要做药敏试验,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对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者,若有明确的药物诱因,要立即换用其他药物;若没有明确的药物诱因,要进一步做药敏试验,找出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可酌情减少药物剂量和频率并加用中药治疗[8],病情严重者要给予对症治疗。

[1] 金振波.甲巯咪唑致肝损害及粒细胞减少[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3):211-212.

[2] 黄业涛,齐金秋,陈艳.22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4):673-674.

[3] 蔡成才.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2,7(4):423-425.

[4] 陈璐璐.应加强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认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1):7-9.

[5] 秦铮然,倪海祥.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66-68.

[6] 江冬梅,丁福万,马爱华.硫脲嘧啶类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J].临床医学,2006,26(12):87-88.

[7] 鱼爱和,张小澍.氯氮平、奥氮平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2):106-110.

[8] 张得辉,李责成,王鹏.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及其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65-1066.

R557+.1;R557+.3

B

1671-8194(2014)20-0218-02

猜你喜欢

缺乏症药物性甲亢
贵州省183 891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的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鹅钙磷缺乏症的防治分析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