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2014-05-05刘仕欣万利梅林汉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肺纤维化呼吸衰竭通气

刘仕欣 万利梅 林汉生

(增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广东 增城 511300)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刘仕欣 万利梅 林汉生

(增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广东 增城 511300)

目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展到后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分析IPF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的因素;进一步分析机械通气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的IP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共28例,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析其临床资料,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外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然后从3个指标比较治疗效果即心率、呼吸频率、PaO2。结果 IPF合并呼吸衰竭相关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其中IPF急性加重所占的比率最大,感染其次。我们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PaO2进行比较,都具有差异性,P<0.05。并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IPF合并呼吸衰竭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感染;并且应该采用常规和机械通气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IPF;呼吸衰竭;相关因素;机械通气

IPF患者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会有肺泡炎和活动性的呼吸困难,如果病情进展迅速或者合并感染,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本文一方面分析导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另一方面来分析机械通气在治疗IPF合并呼吸衰竭时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的IPF合并呼吸衰竭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2.4±5.2)岁;病程6~19个月,平均病程(8.4±5.9)个月。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常规和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可以进行对比,有可比性(P<0.05)。

1.2 选入标准

具有典型的IPF症状,比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干咳等,并达到内科学[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呼吸衰竭诊断指标,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伴或不伴PaCO2>50 mm Hg。

1.3 实验方法

对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分析患者IPF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等。而实验组除上述措施之外,还进行机械通气,使用BIPAPS/TD30型呼吸机,使用S-T模式,初始吸气压力在6~8 cm H2O,呼气压力在0~2 cm H2O,患者逐渐适应后,将呼气压力调到4~6 cm H2O,吸气压力调到12~18 cm H2O,控制吸入氧流量,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略高于90%,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把上述呼吸机参数下调,缩短使用机器的时间,直至停用。然后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PaO2。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的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IPF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见表1。

2.2 两组的3种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

3 讨 论

IPF病情发展到后期会导致呼吸窘迫、呼吸衰竭而死亡[2]。因此我们分析导致呼吸衰竭的因素,然后去有效的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以及去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

研究结果表明了IPF合并呼吸衰竭相关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其中IPF急性加重所占的比率最大,感染其次,肺栓塞和心力衰竭比率很低,这就说明稳定期的IPF患者需预防感染,张诚[3]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点。另一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杨文平等[4]的研究也表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是可以采用的,并且具有安全性,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就说明机械通气治疗IPF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机械通气能够纠正低氧血症,使患者的呼吸状况得以改善,然后缓解症状,患者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药物治疗,并且不易进展为急性加重。巫建芳等[5]的研究也表明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配合。

表1 相关因素分析表(n,%)

表2 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表2 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注:两组之间的这3种指标均是有差别的,P<0.05

组别 心率(次/分钟) 呼吸(次/分钟) PaO2(kPa)对照组 129±27 30±7 6.3±1.5实验组 84±20 18±2 8.3±1.5

由此可见,IPF合并呼吸衰竭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感染;并且应该采用常规和机械通气结合去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8-109.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9):513-518.

[3] 张诚.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49-50.

[4] 杨文平,赵红.探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国社区医学,2010,12(3):64.

[5] 巫建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成败预测[J].当代医学,2013,19(1):54-55

R563.8

B

1671-8194(2014)20-0180-01

猜你喜欢

肺纤维化呼吸衰竭通气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