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阅读 提高作文感悟能力
2014-05-04黄永生
黄永生
摘 要: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与作文教学不遵循学生作文规律有关,即重“写”不重“读”与“悟”,治表不治本。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解除束缚、开放阅读。开放阅读,厚积“悟”之源,进而积极思辨,打开“悟”之门,最后反复练习,疏通“悟”之路。整体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开放;阅读;疏通;感悟;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70-01
一、学生作文现状及作文教学误区
提起学生的作文现状,多数语文教师都有同样的体验,“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学生都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地‘写出一篇作文,这样的习作看了之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学生的高考作文平均分在48分上下,说明中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中层次高,权重大。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审题把握住了,结构比较合理,语言也逐渐流畅起来,按一般常规要求,没有什么缺漏,但是,总体来看,却不是好文章。这说明,学生的作文能达到高考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的基本要求容易,但要达到“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的更高要求难度颇大。
针对这种现状,许多老师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有的教师用很大精力花在了作文的批改上,作文的指导和讲评也用了不少的心血;有的老师主张加大写作量,希望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有的老师主张使写作训练成为具有严密科学性和逻辑性的体系,希望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写作能力由低到高稳步上升;有的老师主张写作自由化,希望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真生活,抒真性情,谈真思想,引发出作文的灵性……而事实上,语文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上付出的辛劳对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不起太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写作反感。问题何在呢?也许我们可从学生作文的一般规律探究其根源。
二、遵循学生作文的特性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作文与作家写作不同,作家写作属于创作,讲究的是生活的灵感与创作的新意,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能力驾轻就熟,大可忽略不计。而学生作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阅读他人文章——感悟写作奥妙——写出自己文章”是学生作文的三个步骤。学生的作文,与对阅读材料的感悟有直接的联系,学生首先基于对文本的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到写作的技法,然后写成自己的文章,正如郑板桥画竹一般,其过程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个过程,即“认知——感悟——创作”的过程。大量阅读各类作品,了解世态人情,积累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在大量的阅读中感悟出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关键;根据作文的要求写出自己完整的文章是写作的成果。
在阅读与作文当中,感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学生有生活、有思想、有词句,但对作文为什么依然是愁断肝肠?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作文中缺乏‘悟,这种‘悟,不是唯心的无意识,而是一种自我实现,是个人多方面本性的充分发挥。”(见沈家庄、莫其逊主编《语文教学新思维》第13章,接力出版社出版)学生能否写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高水平作文,感悟能力的强弱是关键。王国维曾说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2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这说明创作要在深入了解、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通过创作者的主体情志对生活进行挑选、提炼、改造和提高,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以达到形象的“高致”。这同样说明了作文由内到外的感悟过程。学生作文的难点在于语言文字关,也就是如何把已有的生活、思想通过语言文字准确自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涉及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地方方言向现代汉语的转化等一系列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问题。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学生必须有厚实的阅读基础,在大量的阅读当中潜移默化,不断感悟作文的规律及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内化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方有路可走,作文质量才有望提高。因而,作文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写”,更要重视学生的“读”与“悟”。
三、开放阅读,提高作文感悟能力
“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认识过程。作文过程中的阅读感悟有依托性、思辨性和主体性等鲜明的特征,其一,感悟要依托阅读材料,有了阅读材料,作文才有感悟的基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训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和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2004 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引起强烈反响,得益于作者蒋昕捷平时广泛的阅读和长期的积累。蒋昕捷上小学就开始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最神往书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每年暑假都会翻出来读一遍,算起来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
开放阅读,厚积了“悟”之源。以积极思辨的态度,对清泉般涌出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尤其是惊人之语感人之情服人之理反复咀嚼、品味、鉴赏,“悟”之门当会悄然打开。加上懈而不舍日复一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反反复复的写作实践,“悟”之路自然通畅无阻。有了悟性,学生作文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就能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有文采、以创新的令人满意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