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

2014-05-04张雪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评价合作学习

张雪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将全方位地触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促使教师不得不摒弃传统的旧式的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17-0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走近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新课程在为我们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全面地研读课程标准,探索课堂教学新方式、新方法。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感受颇深,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转变课程观和教学观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学校和教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创造、选择等权力。而课程改革后,我们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观念上:新课程要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讲学”走向“导学”。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改“讲学”为“导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意见者。

二、注重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感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状态之中,对于所学内容只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高涨,由此获得的教学效率也极高。新课标要求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对话者,一个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演而非主演的角色,起到的应该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而非仅仅是传授而已。所以老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发现问题,并给予学生方法上的点拨,而不是充当他们可靠的拐杖。

三、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是我们教学最期望的。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师目前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获得和谐的发展;同时,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四、倡导合作学习的实施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十分必要的读写训练,要求每名学生每周在网络或作文杂志、图书上选读1篇优秀作文或名篇(著),摘录优美语句,撰写阅读心得,每周在全班评选出3篇“优秀阅读心得”在班上交流并表扬,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作文词汇、素材,开阔学生的作文视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互相修改作文、评议作文。修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别具一格,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每名学生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健康成长。语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每月办一期手抄报,分小组办报,不断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单方面强调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而忽略了学生的尊严与人格,学生是人,是一个有感情、有理想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未定型之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因此,教师不能按照某种抽象的公式性的条理办事的审判官那样评价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摒弃那些冷嘲热讽、谩骂等形式的学生评价,而带之以鼓励、表扬、欣赏式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准确的回答,每次认真的作业,每次好的表现,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一个赞许的眼光,都是极大的鼓舞。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越来越高。学生是人类的宝石,尽管他们还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石头,但终将成为闪闪发光的宝石。所以,走下神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重新认识评价意识,是做好学生评价的前提。同时还应该重视非学业因素的评价。对于那些无法进行书面测查的内容,如语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数学的动手操作、体育艺术的技能等,要不惜人力物力多标准地进行评价,要打破考什么教什么的观念,树立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意识。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将全方位地触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促使教师不得不摒弃传统的旧式的观念,树立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主体的思想,因材施教,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教学评价合作学习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