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研究设计的新思维
2014-05-04胡仁杰
胡仁杰
[摘 要]二十世纪是人才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讲,拥有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就意味着发展知识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而我们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尤其缺乏创新型人才。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就要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的思维。用新观点、新原理、新功能来设计出前所未有的产品。因而,如何加强机械创新设计,挖掘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机械设计;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一、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对于现在的很多国际大公司也都渴求这样的人才。以上都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并非某人的突发奇想,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创新中和跳跃性的创造性思维中求得较大的突破。将设计具体化,即建立新的机构、结构和机械系统筹模型,继之进行计算和技术细节的设计。其特点是:第一是多门科学技术交叉和渗透以及融合;第二是部分工作为非数据性和非计算性的,必須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推理以及判断,并且运用创造性以及发散思维的方法;第三是在知识、经验、灵感与想像力的系统中搜索并优化设计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不同于常规的机械设计,是设计人员针对新的或预测的需求,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智慧,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理论、方法和原理,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装置的实践活动。它包含两个部分内容:第一是改进完善生产或生活中现有的机械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第二是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1.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概念。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材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应场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要创造,就要打破常规思维,具有独创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思想上破旧立新,勇于开拓。直观、联想、幻想和灵感,所有创新设计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靠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产生的。
2.机械创造性思维的四大特征。机械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定向思维、反向思维、联想思维、对比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等。其特点是:
(1)开放性。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只关心自己生活的狭小区域,画地为牢,坐井观天,并且更乐于驾轻就熟,接受过去所谓成功的办法,封闭性思维容易造成信息堵塞,思维呆滞,使思路缺乏多样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机械创新设计中的大忌,不去看或很少看他以外的广阔天地,开放性思维的特点是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考虑,注重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该对象及其发展规律。
(2)独创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要独立思考,敢于直抒己见,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对心灵的束缚,构筑开放、发散、鲜活的新世纪思维形态,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机械创新设计的前提条件。例如:某鞋厂派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去开拓市场。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的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立即向厂长发电报:“没有市场,他们的需求量等于零。”而推销员乙却十分惊喜,也立即向厂长发电报:“前途无量,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起步。”这时,我们的观点有两类:一类是批评推销员甲保守,无所作为;另一类是称赞推销员乙乐观向上,锐意进取。那么,究竟是哪个推销员的做法对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去讨论,这样就开阔了思维。
(3)自由性。思维自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思维方式的自由性,是遵循真理发展规律的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科学思维的自由,也就是不限定科学活动范围,不用权力裁决科学成果,允许科学工作者在真理的探索中自由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当然,思维的自由性,也要受到自然科学、社会和法律的制约。在机械设计工作中,要想不断地取得创新的成果,就必须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要消除自身思想上的束缚,自我突破,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调动创造性而获得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成果。
三、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1.智力合成法。这是一种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发散和激励创新思维。讨论时应相互启发激励,取长补短,引起创新设想的连锁反应,使思维自由奔放,新的设想才能涌现。讨论的目标要明确,事先有准备。其原则有:鼓励自由思考,随心所欲,设想新异;不许批评别人的设想;推迟评价,不过早定论;有的放矢,不泛泛空谈;讨论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数服从多数;及时归纳,总结、记录各种设想,留作下次再议;最后挑选最合适、最有前途的见解,并审查其可行性。
2.仿生类比法。通过对自然界生物机能的分析类比,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不同程度的对应和相似之处的类比中得到创新,设计出新机械,这也是最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
3.列举创新法。把问题分别展开进行列举,帮助思维进行构思的方法。按机构的特性、设计者的意愿、毛病的改进等等进行列举,找出改进创新的方案。
4.移植技术法。把一个领域内的先进技术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或把一种产品内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另一种产品中,从而设计出新产品的方法。
四、结语
创新意味着艰苦而扎实的工作,而非异想天开所能解决的事。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对待员工的创造力要采取消极的态度。有创造力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创造力并非凭空妄想,而是一种行为的综合,即以新颖、新奇的方法把几种东西结合起来。创造力是为创新服务的,而无法代替创新本身。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主编.机械创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赵松年,佟杰新主编.现代设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3] 孙靖民主编,机械优化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吕永桂,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5] 罗荣,液压应用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相融合的探讨,机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