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房水库流域降水演变特性分析
2014-05-04颉华
颉 华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 祁县 030900)
1 概况
大伙房水库位于辽河主要支流浑河中上游,座落在辽宁省抚顺市境内,控制流域面积5437km2。该水库是辽宁省的第一大水库,以防洪、灌溉和城市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殖。灌溉面积8.6万hm2,装机容量3.2万kW,年均发电量5600万kW·h。
水库大坝为碾压式黏土心墙复式断面土坝,坝顶高程139.2m,最大坝高49.2m,坝长1366.7m。二坝最大坝高31.4m,坝长327.9m。两坝坝顶皆设有1m高的防浪墙。三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40.7m,最大坝高10m,坝长85m。主溢洪道为直泄陡槽式,底坎高程125m,装有5扇10.4m×7m的弧形闸门。第一非常溢洪道为真空堰,堰顶高程134m,前缘长180m。第二非常溢洪道为宽顶堰,堰顶高程130m,前缘长150m,堰顶设有自溃式土堤,堤顶高程139m。输水洞进口底板高程94m,洞径6.5m,主洞长251m,进口设有2扇高压检修门,主洞末端有2个支洞。一支洞末端设有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3.2万kW;二支洞为泄洪洞,出口装有2扇平板闸门。工程于1954年4月开工,1958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2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2.1 降水基本特征
此次研究重点分析流域汛期的降水特性,将6—9月确定为该流域的汛期。根据1951—2005年5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统计,汛期平均降水量578.4mm,主要集中在7—8月,分别占汛期降水量的36.8%和30.9%,尤其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水十分集中。
2.2 降水分析
一是利用降水倾向率法进行汛期趋势分析。将汛期降水量点绘如图1,降水趋势为一条震荡变化的折线,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y=-1.620x+3782.77。
图1 汛期降水量及其线性趋势
由图1可知,汛期降水量以16.20mm/10a的速度递减,但这种递减不是绝对的直线下降,而呈震荡性下降。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表明汛期降水量的多少和降水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出现多雨洪涝和少雨干旱等灾情,建议在汛期加强防汛抗旱工作。
二是利用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进行降水量周期性分析。对大伙房水库流域55年的降水资料进行模比系数分析,可得到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汛期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由图2可知,从1951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汛期降水量呈周期震荡上升趋势,达到了55年间的第一次高峰;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汛期降水量呈现出周期震荡下降趋势;80年代初期到2005年间,呈现明显的震荡变化,并出现了两次高峰;80年代至90年代,汛期降水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基本上以10年为周期。
三是利用降水变率分析年际变化特征。仅依据各年降水量的多少,很难清晰反映该地的降水年际变化特征。为此,引入降水变率来对近55年间大伙房水库流域的降水量进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降水变率的大小反映降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衡量水资源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农业生产、水土保持、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降水变率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汛期降水变率曲线图
由图3可知,大伙房水库所在的地区降水变率大部分在±20%左右,少部分在20%~40%之间,极个别超过40%。变幅超出40%的年份,发生旱涝灾害的概率和频率通常较高。
3 结论
对大伙房水库流域1951—2005年55年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后,从降水基本特性、降水量的周期性及变化趋势、丰枯年份分布等方面可得出如下结论。
3.1 汛期降水量分布及变化趋势
该区域汛期平均降水量为578.4mm,主要集中在7—8月,分别占汛期降水量的36.8%和30.9%。55年中,最大日降水量为159.2mm,发生在1995年7月29日。汛期降水量以16.20mm/10a的速度下降。
3.2 汛期降水日数及变化趋势
汛期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2.8d,最多的达91d(1969年),最少的仅38d(2000年)。其汛期降水日数以3.8d/10a的速度下降。汛期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为:1951—1975年呈总体上升趋势;1976—1995年变化较小,在平均值附近波动;1995—2005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较快。该地55年来共发生连续10d及以上降水66次,平均每年1.2次。其中,最长的为连续28d降水(1989年6月28日—1989年7月25日)。连续降水在汛期4个月内均有分布。
3.3 汛期降水雨型及变化趋势
汛期小雨日数占年总降水天数的47%,中雨日数占18%,大雨日数占6%,暴雨日数仅占2%。除了暴雨有线性增加的趋势外(0.17d/10a),小雨、中雨、大雨均有线性减少的趋势,其下降速度分别为2.09d/10a,0.31d/10a和 0.298d/10a。
3.4 汛期降水量变化趋势
1951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汛期降水量呈现周期震荡上升趋势,达到了55年间的第一高峰;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汛期降水量呈现周期震荡下降趋势;80年代初期到2005年,汛期降水量呈现明显的震荡变化,并出现了两次高峰;80年代至90年代,汛期降水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基本以10年为周期。
3.5 汛期降水变率变化趋势
汛期大部分年份的降水变率在20%以内,少部分年份在20%~40%之间,个别年份超出了40%。超出了40%的年份(如1960年的降水变率为0.5,1985年为0.54,1995年为 0.66,2000年为-0.47)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或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