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中“黏”“粘”使用辨析

2014-05-04徐海燕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名词委词形粘土

徐海燕

(湖南工业大学期刊社,湖南株洲412007)

科技期刊中“黏”“粘”使用辨析

徐海燕

(湖南工业大学期刊社,湖南株洲412007)

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在科技期刊中的使用情况较为混乱,存在“黏”“粘”混用的情形。造成科技期刊中“黏”“粘”混用的原因,有历史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们使用习惯的因素,此外,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造成“黏”“粘”混用的一个客观因素。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的相关规定及各工具书的相关释义,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相关界定,建议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中使用含“黏”字词形的科技名词。

“黏”;“粘”;科技名词;科技期刊

0 引言

科学技术名词(以下简称科技名词)在科学技术论文(以下简称科技论文)中使用频率极高。科技名词的准确、规范表达是科技论文的论述要求之一,其体现着科技论文的学术性与严谨性。然而纵观各科学技术期刊(以下简称科技期刊),其所刊载论文中存在诸多科技名词未准确、规范表达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其中,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在科技期刊中的使用情况较为混乱,存在“黏”“粘”混用的情形。

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问题,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们的广泛关注[1-3]。笔者主要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的相关规定、各工具书的相关释义,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的相关界定,对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规范使用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提供参考。

1 “黏”“粘”使用现状及成因分析

为准确了解科技期刊中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的使用现状,笔者选择了黏土/粘土、黏度/粘度、黏合/粘合、黏膜/粘膜、黏结/粘结、黏附/粘附6组含“黏”或“粘”字形的科技名词,通过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入口,输入内容检索条件为“全文”,输入控制检索条件为发表时间2004-01-01—2013-12-31,精确查找,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6组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检索结果

Table1The retrieval results of 6 groups technology nouns containing “黏” or “粘”

科技名词黏土粘土黏度粘度检索结果/条104 153 314 351 202 325 397 332科技名词黏合粘合黏膜粘膜检索结果/条021 879 122 876 537 259 304 712科技名词黏结粘结黏附粘附检索结果/条051 849 319 713 020 902 020 513

从表1可以看出,6组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除了“黏膜”“黏附”外,含“黏”词形科技名词的使用频率均远低于含“粘”词形的科技名词。表1还说明了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在科技论文中的混用情况较为突出。

科技名词是对各种科学知识名称的界定,其词形应具有唯一性,唯此,才能准确区分各种科学名称,不致形成人们的认识混淆。然而,在各科技期刊中,含“黏”或“粘”的异形同义科技名词同时存在,互混互用,这势必导致读者陷入困惑,不知到底哪一个词形的科技名词才是准确的。

造成科技期刊中“黏”“粘”混用的原因,有历史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们使用习惯的因素。历史原因主要来自于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此后,含“黏”的科技名词让位于“粘”,“黏”逐渐淡出人们的使用视野。然而,198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国家教育委员会(今国家教育部)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读zhān;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为规范字,表示“将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的含义,而“粘”不再用以表示此含义;2003年,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国家语委异形词研究课题组、《咬文嚼字》编委会联合制定了《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在该表中,明确指出黏稠、黏糊、黏土、黏性、黏液为规范词形,而粘稠、粘糊、粘土、粘性、粘液为不规范词形,并特别加以注释,指出“黏”与“粘”两者的不同分工,即“黏”读nián,指胶水或浆糊之类物质所具有的黏糊性质,而“粘”读zhān,指使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发布了对“黏”的更改说明,但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已倾向于认定“粘”为规范字,而“黏”为“粘”的异体字;或者即使认识到“黏”为规范字,但由于长期的使用习惯,在使用中仍会不由自主地首选“粘”字词形;且在更改说明文件发布之时的20世纪80年代末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脑在国内还未普及,当时人们撰写科技论文一般依靠手写,“黏”字书写笔画较多,而“粘”字书写简便,基于简便性原则,人们会首选笔画较少、容易书写的“粘”字词形的科技名词。

此外,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造成“黏”“粘”混用的一个客观因素。虽然1988年国家语委已恢复“黏”的规范字身份,并明确界定“黏”的含义,但对规范字的各种宣传未能跟进,导致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黏”仍被人们视为“粘”的异体字,含“黏”的科技名词长期被“粘”所代替。同时,相关专业教材、国家标准、产品名称,甚至一些工具书等,仍然沿用“粘”字词形的科技名词[4],导致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无所适从。

2 “黏”“粘”词典释义

在国家语委恢复“黏”的规范字身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工具书、词典仍然未明确区分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如199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在“粘”(nián)字条下,就有“①同‘黏’;②姓”的释义;不过,在“黏”字条下,却列举了“黏度”“黏附”“黏合”“黏结”“黏膜”“黏土”“黏液”“黏着”等词条。虽然释义“粘”同“黏”,但从“黏”的词条列举来看,编写者还是倾向于优先使用含“黏”字词形的科技名词。另如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缩印本),以“粘”作为“黏”的正体字,此条还列举了“粘虫”“粘土”“粘膜”等词条。

第4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1999年版的《辞海》虽然未能明确区分“黏”“粘”的含义及使用范围,但其新近版本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201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已在“粘”(nián)字条下明确标示“①旧同黏;②姓”,虽然只增加了一个“旧”字,然而已明确指示了编撰者的倾向性,也即旧时“粘”可同“黏”,现今“粘”“黏”已各有所指。同样,该词典在“黏”字条下,也列举了“黏虫”“黏度”“黏合”“黏结”“黏土”“黏膜”“黏液”等词条。2014年出版的《辞海》(第6版),在“粘”(nián)字条下,仅注明了“姓”的单一释义,而在“黏”字条下列举了“黏虫”“黏度”“黏合剂”“黏膜”“黏结性”“黏土”等词条。这明确表示,“粘”读作nián时,只表“姓”这一单一含义。

其他许多词典也对“黏”“粘”做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如2014年出版的《新华大字典》,特别指出“粘”字的文字源流:“粘”与“黏”属于同源字,曾互为异体,现加以区分,“黏”为形容词,“粘”(zhān)为动词,“粘”的本义是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又指用黏性物质连接物体;2014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在“粘”(nián)字条下,释义为“①旧同黏,②姓”,并特别提示:“粘”与“黏”过去两字通用,现在“粘”除用于姓时读nián外,一般读zhān,用于动词,“黏”用于形容词;2014年出版的《汉字应用规范字典》,对“黏”的释义为“形容能把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也特别提示:“黏”跟“粘”不同,“粘”读zhān,用作动词,读nián时仅用作姓,含“黏”的复合词均不宜写作“粘”,并列举了“黏虫”“黏稠”“黏度”“黏合”“黏土”“黏膜”“黏附”等词条;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粘”(nián)字条下,仅有“姓”这一释义,而在“黏”字条下,指出其义为“形容能把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并特别提示: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读zhān,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为规范字,表示以上意义,“粘”不再表示这个意义,清晰地梳理了“黏”“粘”的历史源流。

从以上词典释义可以看出,各词典编撰者明显提倡“黏”“粘”分工,“黏”表示“将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之义,“粘”读作nián时,只用作“姓”。

3 全国名词委的相关界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与公布的权威性机构,成立于1985年。1987年8月12日,国务院明确指示,经原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指示精神,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教育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6月23日发出联合通知,提出3项明确要求:1)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2)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3)凡是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5]。由此可见,经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具有权威性,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中使用的科技名词,其词形应与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一致。

笔者登陆全国名词委的官方网站,通过其科技术语查询窗口,选择“精确查询”,分别查询了表1所列举的6组含“黏”或“粘”词形的科技名词。查询结果显示,含“粘”词形的科技名词,除“粘土”外,均显示为“0”条,而含“黏”词形的各名词,查询结果界面显示了各术语的中英文名及其所属学科和子学科;而“粘土”的查询结果界面(见图1a)显示其所属学科为“海洋科技”中的“海洋地质学”,而“黏土”的查询结果界面(见图1b)显示其所属学科为“地质学”“农学”“土壤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海洋科技”。

图1 “粘土”与“黏土”术语查询结果Fig.1The query results of “粘土” and “黏土” terms

由查询结果可知,全国名词委是将“黏土”“黏度”“黏膜”“黏结”“黏合”“黏附”等词形作为科技名词的规范词形,而除“粘土”之外,其他诸如“粘度”“粘膜”“粘结”“粘合”“粘附”等含“粘”的名词词形,为不规范词形,各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均应使用前者,而不应使用后者。

除了上述6组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外,全国名词委关于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的界定也很清楚明了。同样通过科技名词术语查询窗口,输入术语“粘”字,选择“模糊查询”中的“包含”,查询结果界面显示,含“粘”的科技名词有66条。对这66条含“粘”的科技名字逐一查看,结果发现,在这66条科技名词中,绝大部分是读音为zhān的科技名词,如包含“粘连”的术语占51条,包含“粘贴”的术语占3条等;读作nián的,主要有海洋地质学中包含“粘土”的术语(如“红粘土”“褐粘土”“深海粘土”“粘土”),与海洋生物学中的“粘性卵”“细菌粘膜”“生物粘着”。而输入术语“黏”字,同样选择“模糊查询”中的“包含”,查询结果界面显示,含“黏”的科技名词有956条。

由上述查询结果可清楚地看出,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含“黏”的科技名词为规范词形,而含“粘”且读音为nián(除上述列举的特定领域中的术语外)的词形为不规范词形。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及科技期刊编辑者均应自觉使用规范词形,而摈弃不规范词形。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名词委对“粘土”与“黏土”的界定不够清晰,其“粘土”所属学科显示为“海洋地质学”,而“黏土”所属学科同样也列举了“海洋地质学”这一学科(见图1),让人无所适从,也会给人带来在“海洋地质学”学科中“黏土”“粘土”可通用的认识。“黏土”的定义为:黏粒含量大于30%或塑性指数大于17 的黏性土,主要由黏土矿物(含水的铝硅酸盐)组成[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其定义为“具有黏性的土壤”,按照这一定义,其含义贴合“黏”字之义,且全国名词委已将诸多含“黏”字词形的科技名词界定为规范词形,唯独保留了“粘土”,而其列举的所属学科与“黏土”条目所列举的所属学科又有相同之处,这势必造成两种词形的科技名词界定不清的问题。因此,建议全国名词委将“粘土”科技名词词形统一为“黏土”;如需特别保留,需明确其应用范围,其所属学科不应与“黏土”所属学科有交叉。

4 使用建议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各项文件、各工具书以及全国名词委的相关界定,建议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使用含“黏”字词形的科技名词。

同时,建议各级教材、各相关专业教材、国家标准、产品名称等,按照国家有关文字规范使用要求,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各新闻媒体还需加大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宣传力度。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也应按照国家语委的相关规定及全国名词委对科技名词的界定,对所编辑稿件中的科技名词严格把关,指导、帮助作者规范使用科技名词,以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及编校质量。

[1]王贵州. 科技期刊应重视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J]. 编辑学报,2010,22(2):138-140. Wang Guizhou. Much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andard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 in Agricultural Sci-Tech Journals[J]. Acta Editologica,2010,22(2):138-140.

[2]陈会年,令文学,滕春鸣,等. 几个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规范应用[J]. 中国科技术语,2013,15(6):43-46. Chen Huinian,Ling Wenxue,Teng Chunming,et al. Discussion on Standardized Use of Some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rms[J]. China Terminology,2013,15(6):43-46.

[3]黄鹂.“黏度”与“粘度”辨析[J]. 编辑学报,2012,24 (6): 608. Huang Li. The Use Discrimination of “黏度”and“粘度”[J]. Acta Editologica,2012,24(6): 608.

[4]张贵丽,程光锁. 地球科学中科技名词“粘土”的规范使用探析[J].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7):62-65. Zhang Guili,Cheng Guangsuo. Study on the Use of Technoloy Term “Clay” in Earth Science[J]. 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2012,28(7):62-65.

[5][佚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EB/OL]. [2014-08-20]. http://www.cnctst.gov.cn/pages/organ/ cnctst.jsp. [Anon].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EB/OL]. [2014-08-20]. http://www.cnctst.gov. cn/pages/organ/cnctst.jsp.

(责任编辑:廖友媛)

Discrimination of “黏”and“粘”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s

Xu Haiyan
(Periodical Agency,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There exists confusion in use of “黏” and “粘”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s, and there are historical factors and people use habits factors.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publicity is an objective factor in misuse of “黏”and “粘”.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ocument provisions issued by the state relevant department and the relevant interpretation of current reference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definition of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e term of “黏” in scientific papers and scientific journals.

“黏”;“粘”;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H083

A

1673-9833(2014)06-0101-04

10.3969/j.issn.1673-9833.2014.06.020

2014-09-20

湖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XB1206)

徐海燕(1978-),女,湖南邵东人,湖南工业大学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学,E-mail:790252511@qq.com

猜你喜欢

名词委词形粘土
词形变换解题指导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韩国学校语法中副词形语尾的变迁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粘土玫瑰DIY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2015年度第二次常委会会议
粘土仙人掌
粘土机器猫
测绘学名词委在徐州召开审定工作会议
能源名词委召开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