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9例临床研究

2014-05-02梁永健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流性疏肝胆汁

梁永健

(番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40)



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9例临床研究

梁永健

(番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4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BRG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沙比利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BR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疏肝和胃方;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黏膜保护剂、PPI、促胃肠动力等药物治疗BRG为常见西医方案,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副反应较大,致使整体疗效欠佳[3]。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BRG的文献研究也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了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发展潜力。疏肝和胃方为治疗BRG经验方,本文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9例,旨在完善临床治疗方案,保障BRG患者就医质量,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BRG患者11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其中,研究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7.3±5.6)岁;病程3~58个月,平均病程(6.2±1.2)个月。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7.5±5. 3)岁;病程4~59个月,平均病程(6.3±1.3)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BRG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胃郁热型BRG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为:口干口苦,胃疼痛、烧灼、饱胀,烦燥易怒,舌质红,苔黄腻,弦数或脉弦;一般情况较好,腹部仅有压痛感,血、便、尿常规检验正常,超声提示肝、胰、胆等功能正常;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研究前30天内采取手术治疗者;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者;对本研究服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或伴有影响疗效的并发症者;因其它原因不适宜进行药物观察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沙比利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58)治疗,饭前30min口服,50mg,3次/d,治疗时间为8周。

1.4.2 研究组 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方药组成为:柴胡15g、白芍20g、黄芩9g、瓜蒌15g、黄连6g、半夏6g、蒲公英15g、荔枝核15g、郁金10g、苏叶10g、陈皮10g、枳实10g、鸡内金9g。上述药物加400mL水浸泡1h,煎煮30min,取汁;加400mL水二次煎煮,取汁。将两次煎煮药物混合,早晚空腹状态分2次口服,治疗时间为8周。两组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影响消化系统的药物。

1.5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95%;显效:症状积分降低70%~94%;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30%~69%;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30%,或症状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测定两组患者血、便、尿常规及肝肾心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腹泻1例,头痛1例,症状均较为轻微,对治疗效果无影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BRG属于“口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ERG主要病位在胃部,根本原因在于胆,与肝的疏泄失常密切相关[7]。BRG病因可归结为气机升降失调,胆邪逆胃,胆汁上逆入胃而致病。疏肝和胃方为临床治疗BRG的经验方药,黄芩、柴胡为君药,以达清热解郁、疏肝理气之功;苏叶、枳实、陈皮为臣药,理中焦之滞气;半夏可化痰、止呕、燥湿,白芍具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之功效,荔枝可理气止痛,鸡内金可健胃消食,均为佐药。全方配伍得当,为治疗BRG的良方妙药。

现代医学认为,柴胡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保持胃黏膜;黄连可促使胃部运动,抑制幽门螺杆菌(Hp),降低胃酸分泌[8];半夏可降低胃液酸度,调解胃蛋白酶活性,加快胃黏膜再生速度;蒲公英具有抗菌的功效,对Hp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降低胃黏膜损害程度[9];郁金可抑制病菌,镇痛效果较佳;枳实可促使平滑肌收缩,抗溃疡形成;陈皮可促进胃排空,抑制胃平滑肌自发性活动;白芍可预防溃疡,解痉镇痛。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BR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2.

[2] 鲍福军.自拟中药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9):25.

[3] 孙洁,黄雅慧,于淑芬.中医辨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J].陕西中医,2011,32(9):1025.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8-13

梁永健(1965-),男,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9

A

1673-2197(2014)24-0120-02

猜你喜欢

流性疏肝胆汁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