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 资源整合传媒数字化突围之路
2014-05-02文/张瑞田地
文/张 瑞 田 地
资本运作 资源整合传媒数字化突围之路
文/张 瑞 田 地
根据199it.com数据:2012年互联网广告场规模达到800亿元,超越纸媒成第二大广告媒介;加之国外传媒巨头们纸媒发行量缩水,不管是被逼着转型,还是瞄准了数字广告那块巨大的肥肉,传统媒体都有向数字化转变的急切动机。
罗兰贝格同时发布全球文化产业50大企业研究报告指出:从生存现状看,传统文化产业受新媒体和技术的挑战异常严峻。报告认为,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广告收入受到新媒体的严重侵蚀,盈利能力削弱;对于内容消费而言,原有的商业模式被互联网和新技术颠覆,规模受到严重削弱。鉴于此,传统文化企业必须通过收购兼并、合作或自建的方式引入新媒体作为原有渠道的补充和替代,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引进新技术。
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的尝试,但似乎不得要领。《The Daily》之死对于那些正在筹谋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更无疑是一记闷棍。
传媒转型的背景与机遇
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及发布信息的习惯,为出版业带来了一场数字化革命。利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传统出版来说,数字出版并非“狼来了”,而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对传统出版形态和样式的全方位变革。
传统出版面临严峻的挑战,单纯靠纸介质一条腿走路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但传统出版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因为传统出版者拥有最核心的资源——内容。因此,目前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相对于网络等传播媒体,在科技信息传播上仍有较大优势,起到其他传播途径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为了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科技期刊还需要探索更多的立体化出版模式,变挑战为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中做出重要部署,深化非时政类报刊文化体制改革,组建期刊出版传媒集团,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将加快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建设与发展纳入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也强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鼓励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事业相结合,培育和打造新形态的文化产业,并集中优势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促进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基于文化强国建设、出版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的数字在线出版产业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需求,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转变信息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也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开展机制创新、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转型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的论文在线出版及全文数据库建设的工作将在以后的转型发展中日益突出其重要地位。
传媒向数字化在线出版发展的实践
2012年以后,我国以项目带动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推动实施了30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包括从数字创意、数字平台建设、数字传播渠道到数字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的工程,以保证数字出版的发展能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目前,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已达到9家,其中有三四家传媒机构在2年的时间内已经达到了百亿级的产值。
学术期刊由于具有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性,非常需要并且比较容易开展数字在线出版。学术期刊应顺应数字出版趋势,及时转变办刊理念,实现从单一纸质期刊生产转变为内容提供商,从单一介质向跨介质出版转变,为学术期刊的数字在线出版创造好的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期刊实现了组稿、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到发排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处理,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中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不是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编辑部缺乏经营自主权,建设独立网站一般难度较大。因此,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作为一家独立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社,有必要建立综合性、公益性的科技期刊网络平台,依办刊者的意愿,提供开放存取免费全文和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实现在线出版和预出版,以大力推动其所属期刊的数字出版资源投送服务进程,促进期刊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外传媒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现状
传媒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发展趋势,也是科技期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潘明佳、袁永正、邰文(2011)认为在新的学术交流体系中,提高知识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已经成为传媒发展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
国外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实践较早,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已全面实现编辑出版的数字化,世界前4大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出版社、威立·布莱克威尔(Wiley Blackwell)出版公司、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著名科技社团的出版社(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联合会出版社、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社、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和美国化学会出版社),为了缩短出版周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创建了集期刊稿件采编、文章在线发布(大部分为现刊和在线预出版)、全文数据库、集成各类资源的一站式网络出版平台。如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1999年投入商业运行Science Direct网络出版平台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和医学全文数据库之一,它整合了Elsevier出版期刊的全文、参考工具书、图书系列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可在线访问24个学科的2200多种期刊、4000余种图书,可查阅900多万篇论文全文。国外出版商有独立的网站,对内容进行深加工,能提供系内统内外超链接等智能服务,并能在线经营和管理(如读者会员的管理、在线订阅、在线支付等),并向纯数字化期刊、移动终端、电子书博客等新媒体拓展。
此外,开放存取(OA,Open Access)出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其主要精神是倡导为促进学术交流而免费获取文献,作者、政府及出版机构付费,读者免费阅读使用,使最新的科技知识得以传播和应用,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如美国学术出版与资源联盟项目(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SPARC)科学公共图书馆项目(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
我国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已有十几年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我国期刊网络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却相当迅速。1992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率先推出《中文科技期刊片名数据库》,收录了中文科技期刊仅600种,标志着我国网络化期刊的萌芽。1994年4月,第一种中文网络期刊《华夏文摘》的诞生标志着中文网络期刊迈向新的里程。1994年,《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络上免费发行,是我国大陆第一种网上发行的网络化期刊。此后,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期刊于1995年1月创刊,通过CERNET向全球发行。1996年,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期刊集中上网工作,从此,国内期刊网络化正式步入正轨。2001年我国80%的科技期刊,特别是科技核心期刊都通过因特网进行全文服务,宣告中国科技期刊大规模集群上网时期的到来。2003年以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开始实行。截至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经接近7000种。有实力的科技期刊,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等开始在网上创建自己的期刊网上编辑部系统,在线投稿与远程编审系统相关软件公司成立。我国期刊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的核心能力,为其不断积累“知本”插上了双翼,从而不断提高其参与国际化的能力,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充实、提高、发展壮大。
国内的期刊网络出版主要有四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建站,我国科技期刊通过自建网站进行网络出版占有一定比例。据调查,中国科协所属898种期刊中有448种通过自建网站实现期刊网络出版,占49.9%;第二种是采用在线编辑审稿系统,实现网上在线投稿和远程编审;第三种是加入到某个数据库的网站中。中国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就是数据库机构建立的综合性期刊平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这三家信息服务商为主体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格局;另外一种是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近年来部分电子期刊拥有量较大的国际著名期刊出版集团如Elsevier, Splinger Link,Nature Publishing Group在我国期刊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国内已有不少科技期刊与国际出版商合作。
目前国内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超过1000家。国内大型的网络学术期刊数据库有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同方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国期刊网。2007年,我国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整体收入规模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51.39%。首次超过纸质期刊出版的增长率。与部分欧美国家出版集团数字化收益在总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达50%相比,我国数字化期刊收入仅是传统纸质期刊收入的3%。在数字化过程中,很多期刊仍然停留在纸质期刊数字化的单纯形态,没有真正利用网络化、新媒体的特质;在运营方面还没有找到突破,与纸质出版不能达到实质性的互动作用,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具体到河南来说,河南省的科技期刊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原因是科技期刊分散,大多数(90%)期刊是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专业学会协会主办,没有形成专业化、集约化出版,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难以支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因此大多数期刊没有自己的网站,或所建的网站知名度不高,搜索功能不强,所提供的服务单一。
由于各刊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也对信息化建设形成障碍。有的期刊由于内部管理跟不上,即使建设了网站系统,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全省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能构成系统的不多,经常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全局性的,如只做网站,却没有实现内部管理的网络化,或只实现内部管理网络化,却没有网站系统;另外有国际化意识的期刊不多等。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儿,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为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还处在摸索阶段,还无法进行全过程的智能化服务,在编审过程中还无法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到发行网络化。
查国伟和张小俊认为一般的传统科技期刊社集中程度低,所拥有的内容资源和资金都不足以独立开展数字出版,或者成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提供商,只能一定程度地参与数字出版,从而缺少议价能力,利润空间有限,导致积极性不高,没有进一步对内容深入加工整合之后根据数字产品的特点来开发新的产品。大多数科技期刊社参与数字出版资源投送服务的方式止于出售电子文本。
技术厂商身兼多职
数字技术厂商凭着对技术的掌握,在复杂的产业环境下不断拓展生存空间,是当前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领域承担起从内容整合到渠道搭建直至销售的多重角色。这其中有的数字技术厂商是可以胜任的,有的显得勉为其难。一方面由于无法进入内容的出版,这使数字技术厂商缺少对内容深度加工的基础,另一方面只需要完成技术售卖便可以获利,难以避免与下游读者脱节。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技术提供商以获取授权的数量而非实际的销量作为发展目标的现象。同时他们在内容整理上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开发浪费较大,有时还会出现侵权。
产业链不完善
在交流过程中还无法构成由读者、期刊、信息服务商、图书馆以及读者构成的产业链。
产业链处于初创阶段,还不完善,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循环,主要以数据库产品和网上信息服务两种经营模式为主,建立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仅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是印刷版的重复,传统出版资源再利用成为科技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内容。所以,产业链间的合作亟须加强。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技术服务商对于数字出版的期望过热,而传统出版单位态度漠然;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数字媒体提供商在数据整理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科技期刊主要是提供内容服务,与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版权授权合同,通过售卖内容而获得回报。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充当内容提供商角色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只能获得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利润,加之纸质出版物的利润及读者市场被数字产品分流,赢利空间不断缩小,导致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
渠道单一
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传播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一些好的科技期刊数字产品开发了,如果没有力量搭建渠道就会无缘市场,完全自身搭建渠道又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重复建设的可能。科技期刊的无线数字出版业务又都依赖为数不多的几个基础电信运营商,他们对此设立了相对严格的审批机制。
版权保护困难重重
因特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使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复杂。网络出版物极容易被复制,复制件与原件一模一样,而且复制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就使得网络出版的版权控制更加困难。如何保护网络出版物的版权,是困扰网络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版权技术(DRM)是采用下载计费、数字底纹加密和硬盘绑定等措施实现对网络出版物传播范围控制的。
数字出版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兴行业,我国的有关法律较国外相对滞后。为了与TRIPS协议保持一致,我国在2001年才在修订的版权法中增加了数字版权;2005年和2006年分别颁布实施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才为数字版权提供了更多的法律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侵权盗版活动提供了方便;而内容发布的个性化、便捷化及阅读方式的多样性,都为内容的规范和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尽管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可以对网络出版物进行一些必要版权控制和管理,但网络出版物形式多种多样,制作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硬件产品也是日新月异,很难形成一种通用的有效的数字版权技术彻底保护各种网络出版物,并且使加密技术永远不被破解。
认识与人才明显不足
丁岩认为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认识不足,缺乏具有编辑出版业务知识、数字内容加工、数字媒体管理经验及数字技术研发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未能在数字化出版浪潮中主动出击。其次,国内的科技期刊大多依托于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多属于专业性学术性杂志,读者群范围窄,不能较好地实现赢利。因此,对数字化出版的资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不够。目前,我国掌握数字出版关键技术的主要是一些信息技术企业,而传统出版单位习惯于内容生产,对高新技术主要是应用,以致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技术与标准问题突出
传统期刊出版,杂志社处于核心地位。网络出版兴起以后,核心技术则掌握在技术提供商手中。对于杂志社来说,自己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和渠道,而且,技术本身也存在着兼容问题。网络资源的共享面临着包括黑客入侵、内部攻击、病毒感染、信息污染、机密信息泄露等威胁,从而造成系统瘫痪,这些威胁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或政治损失。所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网络安全保护。
另外,网络出版本身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悬而未决:高清晰显示问题、数字版权保护问题、网络传输问题、营销渠道与技术模式结合问题等等。
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期刊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字化出版是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科技期刊向数字化出版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快捷的传播速度及便捷的信息服务将是未来期刊生存与发展的角逐焦点。
分析这种趋势表明: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利用网络技术,其趋势将是互动的(广泛参与、交互)、移动的、敏捷的、全球的。我国科技期刊也将顺应这种规律和趋势,改革期刊出版单位体制,力争把优势资源相对集中;提高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建设以我为主的科技期刊发布平台;建立全流程数字出版模式,全面提高中文期刊的办刊水平;狠抓诚信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编辑出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参与国内外大的数据平台,或与国际期刊集团合作;积极寻找与技术商的合作。
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化发展中呈现出了一些优势,但是,科技期刊网络化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虽然实现的数量较大,覆盖面较高,但是真正实现编辑出版全过程网络化的期刊还不多,自主经营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国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很早就注意到这样的发展趋势,并及早部署产业发展规划,以健全网络出版管理制度,维护著作权权益,促进传统出版和网络技术优劣互补,培育科技期刊网络出版产业链,搭建良好的网络出版技术平台,为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住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机遇,我国科技期刊将实现飞跃发展,其重要意义和深远意义不可小觑。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传播领域的重要力量,科技期刊应积极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转变办刊模式,扩大经济收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交流、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使命。
科技期刊顺应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细分、集约、专而精。科技期刊的属性和工作方式注定了其和互联网结合是最佳的选择。一方面期刊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在线订阅、收费下载、会议系统等功能,扩大期刊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期刊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大的行业网站平台、相关行业公司合作,双方进行盈利分成,不仅拓展了期刊的盈利模式,还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实现了社会效益。
为了向世界宣传、展示自己的期刊,部分编辑部开始把期刊上网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我国多数英文版期刊在积极筹建自身网站的同时,积极加入国内网络出版平台,或是加入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络平台。
为了使进入网络出版平台的论文具有与其他世界主流在线科技期刊的“引用文献”及“被引用文献”的交叉链接和引证发现的功能,部分科技期刊申请国际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号,提高了科技期刊在整个互联网的可见度,促进期刊论文的全球化传播,有利于期刊被SCI等世界主流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
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期刊还很少,需要有更多的期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科技成果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随着科技研发、出版业、传媒业和信息服务业等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融合趋势明显增强。科技期刊出版等内容产业正逐渐被纳入更为宏观的科技信息服务业范畴。科技期刊出版业与科技信息服务业的高度融合,促进了内容提供商与信息服务商的紧密结合,正改变着科技期刊信息交流的行为模式。
回顾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这十几年,我们认为,新闻出版领域率先受到冲击的其实并非期刊,而是报纸。有些专家就曾经断言,在21世纪头十年的某一天,报纸将会彻底消失,为互联网所取代。事实上现在早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报纸依然伴随着我们的文化生活,专家们的断言显然有些性急了。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报纸会首当其冲?恐怕主要原因在于报纸的基本功能,即新闻性和即时性;但为什么又没有如期消亡,又得益于互联网信息的先天不足,即准确性和权威性。
在报纸的数字化浪潮之后,便是电子期刊的登堂入室,并且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获得了比报纸更多的成功。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颇具规模的期刊数据库,将成千上万的期刊加以数字化整合,通过搜索、挖掘、链接等新技术手段,为各类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中部分企业已经逐渐摸索出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前期的投入开始获得回报,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相比之下,目前报纸还很少有类似令人振奋的消息。这种现象让人们不由得琢磨,相比报纸,互联网技术与期刊的契合度是否更高一些。
数字化发展方向与模式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不断给人们带来一些美妙的体验。毋庸讳言,目前内容提供者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领悟、吸收、消化和应用仍然存在较大不足。数字报纸也好,电子期刊也罢,还基本徘徊于转换了一种新的呈现方式的水平上。在理念、策划、生产流程以及产品形态等诸多方面鲜有突破性成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我认为我们所期待的数字化的新媒体,大约是可以在陋室之中和方寸之间,立体、动态乃至全方位领略大千世界,使人类的所有感官能够为五光十色的高科技信息所拥抱。即使这个目标短期内还难以实现,我想至少应该成为我们出版人,尤其是期刊出版人锲而不舍的崇高追求。当然这个探索不免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其过程也必然充满艰辛,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探索结出的果实,其每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带给消费者的都将是无比的快乐。既然人们认为期刊与新技术的契合度更高一些,那么期刊的创办和经营者就理应当仁不让,力争在创新创造过程中作为社会公众不断提供快乐体验的先行者。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对出版人而言,技术环境和消费者的偏好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也没有必要把期刊数字化转型看得过于神秘。因为无论如何转型,出版人的基本责任,出版物赢得市场的基本内在规律并没有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依然要依靠控制资源的能力和不断提供优质产品打天下。其实近些年来,全世界的期刊业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如果存在差距,无非是谁聚集的内容资源更多,谁提供的服务更好而已。因此,实现目标的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终将殊途同归。
根据工作实践,我们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即从国际视角观察,由于传统出版基础的巨大差异,过去若干年欧美出版业的数字化,包括期刊业在内,主要走的是“内生型”转型之路。所谓的内生型是指在传统出版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若干全球化的出版巨头,完成了专业分工,铺就了市场网络,可以依靠自身的实力,较为从容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具体有以下表现。
第一,通过市场的力量整合内容资源。从表面上看,近些年的确有不少国际大牌期刊出现了发行量下滑,降价促销,甚至停刊出售等情况,像《商业周刊》、《电视指南》、《奇幻》杂志,竟然以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挂牌出售;《读者文摘》、《阁楼》申请了破产保护;《亚洲周刊》业已停刊;《生活》、《新闻周刊》则放弃了纸质版发行。但实质上这恰恰是国际期刊龙头企业在借助市场的力量实施全球范围的内容和用户资源整合。《新闻周刊》就把数字版的杂志更名为《全球新闻周刊》,采用统一的版本向全球进行多终端数字内容发布。
第二,通过资本运作整合内容资源。2012年9月德国鲍尔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ACP,一举囊括了80种面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流期刊。
第三,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整合内容资源。赫斯特和新闻集团等5家出版商联手设立合资公司,将39种优质杂志打包成数字版,并开发出面向平板电脑、电脑用户等的一站式订阅应用程序。
第四,通过构建超级平台整合内容资源。已拥有《细胞》、《柳叶刀》等2000多种期刊的爱思唯尔集团,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无出其右,业已成为医学科技、医疗教学、医药研究机构不可或缺的高端信息来源库。
以上我们看到的资源的整合,就发生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是从容不迫完成的。
从国内的视角观察,由于传统出版产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加之体制机制的局限,我国期刊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比较可行的选择是走“外联型”道路。所谓的外联型是指我国期刊业需要主动打破行业、领域、体制以及地域,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联合、合作乃至深度融合,在打造合格市场主体的同时,借鉴国际同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合内容资源、提供消费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力争在某些个别领域实现超越。
依据上述的观点,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切入点,推动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首先,积极探索通过资本运营方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的途径。近些年我国部分图书出版企业已开始通过资本运营壮大自身实力,相比之下期刊业的步伐显得比较迟缓。据了解目前仅有现代传播和财讯传媒完成了香港上市。我们并非主张所有的期刊企业都去上市,但是资金短缺给期刊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困扰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化,借助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东风,具备条件的期刊企业应抓紧股份制改造,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资本的聚集将为海量资源、适用技术以及高端人才聚集提供极为重要的条件。
其次,以开放的心态寻求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合。数字化期刊必然是多媒体融合的产物,加强行业间协作,特别是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是期刊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过去几年里,时尚传媒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其产品已经跨越并覆盖了电影电视、话剧广播、移动网络等多种媒介形式,尤其是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阅读基地合作的手机阅读产品,在时尚类期刊的下载类排行榜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善于策划具体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项目带动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据了解,目前进入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的期刊数字化项目还比较少,反映出期刊企业利用国家政策加快企业转型发展的意识相对薄弱,项目策划能力还不够强。通过项目开发,整合数字出版资源,将成为许多期刊企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利器。
第四,善于借鉴他山之石,走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2012年下半年,原新闻出版总署的科技与数字出版司、新闻报刊司、图书出版司、产业发展司联合启动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活动。2013年7月在全行业确定了70家转型示范企业,包括20家期刊企业,其中既有实力比较雄厚,可以在产业链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期刊出版集团,也有在数字产品研发和营销模式创新中具有特色的中小期刊企业,目的是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甚至可以复制的样板,帮助众多期刊、出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寻求适合自身的角色定位。
第五,注意着眼于呈现方式的多元融合,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多下工夫。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完成机构整合,从管理体制上消除了媒介融合的顶层隔阂,为期刊加速多媒体化进程提供了更好的宏观环境。互动排版、MPR、二维码等各种新型技术使内容呈现方式多元融合成为可能。在期刊数字化进程中将声音、图片、视频融于一体的产品也将不断涌现,伴随4G技术的普及应用,数字期刊的新产品、新样式,必将在移动网络和智能化终端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大主管部门的整合还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客观效果,就是传统期刊企业可以更加顺畅地与广播影视企业展开合作,为期刊数字化选择更为适合的内容发布形式,以及吸引更多广播影视制作和高新技术的人才加盟,从而在数字期刊多个环节获得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样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独特的精神食粮和更加美妙的文化体验。
(作者单位: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教育学院)
刊
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建站,通过互联网建立期刊网站,提供数字化内容和服务,国际高水平期刊自建网站的典型代表如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与《科学》(Science)等是学术期刊自建网站的成功范例;第二种是由大型出版集团出版,像爱思唯尔的Science Direct和施普林格的Springer Link数据库平台;另外一种是由学会出版,即由某个学会如英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期刊。例如英国物理学会全世界有5000个用户,遍及106个国家,通过互联网覆盖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被点击1500万次,全文下载491万次。目前,该学会自1874年成立以来131年的过刊已全部全文上网,规模达到超过150万页的物理学文献。出版速度快,网上出版可快至20天,平均2-3个月或更快,New Journal of Physics的最快纪录只有25小时。IOPP期刊的多媒体附件、免费附加“活”的公式、数据库、彩色图片或动画电影片段等,为作者向读者充分展示其研究结果和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发布平台。又如美国化学会(ACS)2002年启动了ACS Paragon System,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评议人在线审稿的过程。ACS的编辑出版自动化并不限于此,更多表现在文章提前在网上发表,以及文献的电子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