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中海的后门
—— 穿越苏伊士运河

2014-05-02撰文逍遥一派

海洋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矢车菊无花果树苏伊士运河

撰文/逍遥一派

地中海的后门
—— 穿越苏伊士运河

撰文/逍遥一派

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南止红海旁的陶菲克港,全长190多千米,这条曾被马克思评价为“东方最伟大的航道”为世界所熟知,那就是“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并不宽阔的运河从它诞生之初,就注定成为紧紧扼守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

为了把红海和地中海贯通连接起来,公元前1874年,埃及法老苏努塞尔特三世就曾希望利用尼罗河的直流修建一条“法老运河”。当年法老运河开工仪式的画面,至今仍保留在卢克索的卡尔纳克神庙正面的墙壁上。可惜这条运河不久就已阻塞,到8世纪时被迫完全毁弃了。此后,葡萄牙人绕好望角开辟的新航道对西方殖民者来说,显然绕路太多,耗时费力。因此,为了寻找一条捷径前往“遍地香料黄金”的东方,法英两国重新又在地中海与红海之间做起了文章。

1798年,拿破仑进占埃及,指示部属对可能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地峡进行测量。1832年,法国外交官兼工程师费迪南·德莱塞普正式提出在这里开凿运河。经历多年的周折,主要由法国和埃及私人出资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终于成立,1859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在现今的塞得港破土动工。为开凿运河,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从埃及各地雇佣了大量奴隶劳工,抡镐执锹,用相当原始的施工手段终日劳作,当时,埃及全国有人口500万,先后有220万人参加运河修建,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继其古老文明之后,用尸骨与血汗再次创造出的惊世奇迹。运河的开凿,使欧亚两大洲绕过好望角的航程缩短近万公里,是埃及对人类做出的又一历史性贡献。

10年过去,1869年11月17日,运河正式宣告通航。不久,埃及总督伊斯梅尔因财政困难就不得不将埃及拥有的运河股份出售。1875年,英国购买了埃及的运河股份,随后出兵占领运河区和整个埃及。这样,英国同法国一起就取得运河的长期控制权,苏伊士运河一时成为欧洲殖民主义者谋取私利的工具。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先后同以色列发生过四次大规模军事冲突,为此,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伊士运河曾被关闭了长达8年的时间,1974年1月,以色列同意从西奈半岛的西部撤军。次年6月,苏伊士运河才又重新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期,埃及同以色列正式签署和平条约,埃以和平给苏伊士运河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从1976年起,埃及政府实施运河扩建计划,拓宽和加深航道,扩建和新建沿岸港口,用新技术装备运河设施,改善运河区淡水供应,提高运河的通过能力。现在,运河全程中有78千米是双行线;南北水面宽280米,底部最窄60米,水深22.5米。运河可通行长500米、宽70米、吃水21米的大船。运河昼夜通航,每年通行的船只可达2.5万艘。世界贸易总量的14%、石油出口的26%、抵达阿拉伯湾各港口货物总量的41%,都要从这里通过。世界上有110多个国家使用这条运河,这条运河已成为世界上运输量最大、最繁忙的运河,也是埃及继石油出口之后的第二大外汇来源。

但同时,苏伊士运河贯通大西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却也将本来结为一体的亚非大陆割裂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非两大洲的联系。为给运河两岸创造出更多携手合作的契机,在运河开凿百年之后,埃及决定从地下和水上两方面入手,把运河两边重新连接在一起。1978年10月,埃及首先在运河下面51米的深处修建隧道。这条位于运河之下、全长5.9千米的河底通途不但有两条并行的车道、往返的人行道,还敷设有输水管和高压电缆,能够把西岸的河水和电力输送到西奈半岛。隧道因而被称为“给西奈开发输血的大动脉”。2001年末,埃及还在运河上面修建起公路、铁路两座大桥。到2010年,运河的吃水深度也将由现在的21米增加到24米,于是35万吨的特大型船也可以顺利通过。同时,运河的双行线将由现在的78千米增加到125千米,船舶通过运河的航速将由现在的13千米每小时增加到18千米每小时。这不但提高了船运的效率,降低了船运的成本,更主要的是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责编:沈婷婷)

地中海,高冷植物的原乡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东西长约4000千米,南北宽约1800千米,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偌大的海岸地区,其生态系统却与世界上处于其他12种气候类型的海岸带迥然不同。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这种气候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夏干冬雨”。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反而多雨,这种不协调造成了雨水无法与植物的生长规律相配合,对植物群落的形成十分不利。在生长的旺季,植物反而要经过炎热与干燥的考验,在几千年进化与适应过程中,为了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几乎所有植物的叶面都长出了一层厚的蜡质,所以又把地中海的植被类型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去过地中海地区的人一定会被该地植物的强大与机智所折服,常绿林中的树木除了有叶面的蜡质,它们还能把叶片的位置调整到与阳光形成尖利的锐角,如此巧妙地避开阳光的灼晒;而灌木的植物除了叶片更加坚硬之外,还在叶缘布满了锯齿,有的叶片甚至缩小或变成了刺状,叶面虽无光泽却常有茸毛,有的还长出了分泌芳香液油的腺体,让水分的蒸发变得更加收敛。

常绿硬叶林几乎占据了地中海周围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最典型的树木是壳斗科的各类硬叶栎树,靠近海水、较湿润的地方还有少量生产软木的栓皮栎。地中海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期处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下,常绿硬叶林经常退化成硬叶灌木丛。澳大利亚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是世界第二大常绿硬叶林分布区,其中桉树最占优势,特别是在较为湿润的西南地区,桉树异常高大,平均高度超过60米,最高可达80米;非洲南部南回归线附近,本来应该是下沉气流控制下的干旱气候,但由于四周深受海洋湿热气流的影响,再有沿岸厄加勒斯暖流的增温增湿的作用,就形成了地中海气候,但这里的硬叶植被多为硬叶灌木丛,乔木极少;北美加利福尼亚南部气候条件更加干燥,所以这里基本上都是常绿密灌木丛,但并非是受人类生活干扰而退化的产物,仅仅是由于降雨量少所致;南美洲的常绿硬叶林生长在智利中部地区,这里的原始植被基本都是低矮的森林。

地中海地区是最著名的油橄榄树聚集地,油橄榄树不仅是该地区植物的代表,也是地中海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圣经故事中曾用它的树枝作为大地复苏的标志,至今西方国家都喜欢把鲜绿的橄榄枝用作“和平”的象征。据记载,人类最早对橄榄树实行人工栽培始于希腊的克里特岛,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在《圣经》中,“Olive(油橄榄)”一词出现的频率超过了200次。油橄榄树是植物中的“长寿之星”,栽种4、5年后开始结果,盛果期可达50~100年。每年的3—6月是油橄榄树开花坐果的时间,7—10月果实开始发育并且成熟,待果实变黑之后便可采摘榨取品质上好的橄榄油。

桑科的无花果树是榕属的落叶灌木,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历史,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的才是落叶品种。无花果树原产阿拉伯,现在地中海沿岸栽培最盛。相传在古罗马时代,有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用掌形的巨大叶片庇护“罗马创立者”罗募路斯王子和他的双胞胎弟弟雷穆斯在逃亡中躲过了凶残的妖婆和啄木鸟群的追赶,所以这株无花果被命名为“罗马守护之神”。此后,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古老传说中,无花果都被称为“圣果”,是祭祀用果的最佳选择。地中海的无花果树为当地的很多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类是受惠最多的,而它们也是无花果树种子的主要传播者。经历了在鸟儿们的消化道里的滑行,无花果树的种子散布在地中海地区的各个地方,更加健壮地扎根成长。

称得上古怪的气候并不能阻挡开花植物吐露艳丽的芬芳。地中海地区过分充沛的阳光让很多植物的花色更加饱满,花期更加延长,三角梅、风信子、矢车菊是最具代表性的。

被誉为“西洋水仙”的风信子,是举世驰名的香花植物,其名源于希腊神话中被阿波罗宠爱的一位英俊男子的名字,后来这名男子被迫害致死,在他的血泊中长出了一种美丽的花,阿波罗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花。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地中海地区有很多家庭喜欢把风信子水养在精致的葫芦玻璃瓶里,上方看到优美的花簇,下方则可以观察到洁白粗壮的根须。花开时,房间的每一处地方都会浸润着穿透肺腑的馨香,花根并茂情景更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也有的人喜欢把风信子培植在精致的花盆中,但只有资深的花匠才知道,花期过后的风信子必须要把花茎上的全部梗叶齐根剪去,让这样一盆荒芜的花土从头开始,那么来年才可再见花开。

矢车菊的英语单词centaury是用半人马怪物的名字centaur来命名的,据说是半人马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半人马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长有人的上半身,腰部以下是马的躯干和四肢,被看作是一种边缘生物,是两种本性的结合,既代表了未驯服的野性自然,也代表了人的理性。正如矢车菊的引种历史一样:矢车菊原本是一种野生花卉,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才褪去了一半的野性,在家庭中成活,但家庭种植开出的花永远没有田边的绚丽,而且最为名贵的紫、蓝色矢车菊也只在田野里才能健康成长。矢车菊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本身也可入药,对医治眼疾有一定功效,从矢车菊提取出的纯露是很温和的天然皮肤清洁剂,花水可用来保养头发与滋润肌肤。它是一种怕热不怕冷的花,在热带地区难以成活,所以地中海的某些高冷地区成了它们落脚的家园。

三角梅是环地中海地区开花植物中的翘楚。地中海著名的旅游胜地圣托里尼被称作“爱琴海的皇冠”,因为遍布全岛的三角梅常常一起盛放,因此又得到“海上花园”的美誉,这种花的的花语是“热情与坚韧”。懂植物的人看花还要看叶,三角梅的苞片是椭圆状卵形,腋生刺状叶,开花时会落叶,露出外弯的尖刺,所以无论在峭壁间,还是在幽蓝庭院的门头上,那些盛放的红色花朵中竟然还会透露着一丝遮掩不住的清冷,为失落百年文明的秘境陪衬着该有的气氛。

除了这些,地中海还是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庄汇聚地。欧洲拥有全球2/3的葡萄园,以环地中海区为最主要产地,尽管每年冬季温度都略有变化,但地中海式气候仍然赋予了葡萄这种水果在生长中获得极其适宜的环境:充足的日照和早晚显著的温差让果肉里的糖分得到了超出预期的积累;强烈的日照让藤蔓顺利地完成开花和坐果;降水只集中在冬季也有利于昆虫在干季的授粉和工人的采收。坐在爱情海边与情人碰杯浅酌,抿入一口当地的葡萄酒是何等浪漫,此时你会不会觉得,明年的这个时候你还想再来这里。(责编:金希)

猜你喜欢

矢车菊无花果树苏伊士运河
一朵云的故事
苏伊士运河的“世纪之堵”
矢车菊:海水般的蔚蓝
矢车菊开花了
外婆的无花果树
外婆的无花果树
太阳的味道
鸟儿捎去的思念
深呼吸
埃及新苏伊士运河8月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