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实验
2014-05-02李开文祝建甫
李开文,祝建甫,刘 杰
(1.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实验
李开文1,祝建甫1,刘 杰2
(1.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其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其形式多样,集健身、美体、育心、娱乐为一体。把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游戏相结合,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创编出新颖的游戏并运用到高校的体育课中来,既减少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危险性,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活跃气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体育动机、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对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研究旨在为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广“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培养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情况为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文山学院大二、大一学生共278名。大二实验组72人,男生41人,女生31人,对照组69人,男生41人,女生28人,共140人。大一实验组68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5人,对照组70人,男生32人,女生38人,共138人。根据本文所涉及的问题设计问卷,在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别发放问卷,对相关问题向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78份,回收278份,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2 实验法 在大一、大二年级随机抽取各2个班,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组按照新设计的民族体育游戏的内容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观察两组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下是否存在区别,以便进行实验对比。
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问卷进行前测、后测。所测内容包括: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体育课的态度、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对云南民族体育传统项目的了解度及学生个性发展情况和对终身体育的态度。
(1)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自变量)
实验所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根据课程所学创编,用于课前准备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体育运动。根据所学内容,配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减少民族体育频临灭绝的危险性,让现代体育课程和民族传统体育融合一体。
(2)体育兴趣(因变量一)
体育兴趣包括学生对在体育课上的参与性、积极性、配合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本研究按照新设计的民族体育游戏的内容进行教学,观察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3)教学质量(因变量二)
是对学生在课后对课程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评定。此项是根据在后测问卷中和复习课中得出结果。
(4)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因变量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在实验组上课前,对本次课的游戏的名称、来历等具体情况作介绍。最后通过前测和后测的问卷及学生上课的情况中比较得出结论。
(5)控制其他的无关变量
实验班和对照班来自同一专业,由同一教师上课。上课内容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按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定的学年、学期、每周上课时数、每节课时间不变。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学生对现有体育课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调查得知,文山学院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对现有的体育课上课方式、态度不满意的人数占多数,而持无所谓态度的同学占10%。虽然满意和不满意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但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体育课来说,学生学习意愿不强,这对学习的效果是不利的,持满意态度的一些学生主要以男生为主,是因为在体育选修课中有自己喜欢的项目,如:可以打篮球或踢足球。
2.1.1 学生实验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认为自己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占19%和23%,一般性了解的占37%和35%,而不了解的则占44%和42%。在了解的同学中,有小部分的同学是少数民族,但在有些少数民族同学中,甚至连自己民族的传统项目都不知道。
2.1.2 对学生实验前体育课中积极参与性的调查分析 调查得知,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体育积极性高的人都没有过半,分别占46%和40%。问卷中发现,积极性高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并且主要是对球类感兴趣,而只有少部分女生对体育感兴趣,但也主要集中在健美操及篮排球项目上。还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欣赏体育,但一般都不参与。
所以,除了球类及健美操项目的课程外,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大降低,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上课的效果、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
2.1.3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方式态度的对比分析 调查得知,实验组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态度有明显变化,满意度达86%,不满意的占13%,而无所谓的仅占9%。在访谈中发现,持满意选项的同学大多认为加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扫以往单一的准备活动,在玩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增加的民族体育游戏使体育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元素,由此锻炼兴趣也提升了。不满意的同学主要认为:运动量大,自己身体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教学进行,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变化都不明显,所得数据差别不大,说明在实验期间对照组教学效果是平稳的。
2.1.4 实验后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的调查对比分析调查得知:在实验后,实验组的同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了解度高达90%,一般了解的占10%,已经没有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完全不认识了。并有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了民族传统体育。而对照组则和实验前所测数据一模一样,所测数据没有改变。
2.1.5 实验后对学生体育课中积极参与性的调查对比分析 调查得知,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民族体育项目的认知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组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达76%,比实验前高出30%,效果明显。而对照组的调查数据虽有变动,但没有大的改变,基本上属于保持原状。
2.2.7 学生对在体育课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支持度对比分析
调查得知,在实验后,实验组的支持度较高,表示支持的占91%,只有9%的同学持一般的态度。而对照组虽支持率不低,但根据调查,学生大都不清楚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只是片面地认为加入游戏要比以往的准备活动轻松愉快。部分同学表示不支持,是因为听到关于民族的活动就认为具有危险性。
2.1.6 实验后教师对学生上课的总体效果评定的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得知,在实验组中加入带有教学部分内容的游戏后,实验组的上课效果较对照组有较明显的优势。实验组除第一周游戏安排经验不足的影响下表现一般外,其余上课的效果都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并且对课程安排内容所学较快,课堂秩序良好。而对照组的上课效果就表现一般,特别是在枯燥、乏味的田径类项目上,虽能完成课程安排,但上课效果一般,有时甚至课堂出现凌乱的现象,课后并没能达到课前所预期的效果。
2.2 对实验前后实验数据的检验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对体育态度检验分析。依据对实验组前后满意度进行了t检验,P<0.05,说明实验前与实验后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即应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而对照组前后满意度进行了检验,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对照组学生对体育态度的变化不明显。(表1)
(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的检验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对实验组实验前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进行了检验,P<0.05,存在显著差异。即所运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对促进学生对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起到了显著作用。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教学中没有应用民族体育游戏教学,其大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了解不明显。
(3)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体育课的积极参与性的检验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对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进行了T检验,P<0.05,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组所运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参与性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对照组在实验前后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实验前后对照组的学生对体育课积极参与性不显著。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对体育态度检验分析统计表
表2 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知度的检验分析统计表
表3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参与性的检验分析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实验调查显示:学生对以往常规的体育课兴趣不高,特别是田径类项目相关课程,更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感。
3.1.2 文山学院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认识比较薄弱,对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3.1.3 经过对文山学院体育课中应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后调查显示:学生在实验课中基本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在游戏的创编中加入一些课的基本内容,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所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能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
3.1.4 民族传统法体育游戏在文山学院体育课中具有可行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参与性,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且加深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进一步的实施及推广。
3.2 建 议
3.2.1 大学体育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体育游戏,并积极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及知识,加强民族体育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动承担起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3.2.2 有体育教师到学校都应加强对民族体育在教学中的认识。根据学校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因地制宜的做好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创建地方高校特色体育课程。
3.2.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课程内容、场地设施等创编出一些适合、新颖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其体育兴趣的养成。
G853/857
A
1674-151X(2014)07-071-03
2014-05-17
李开文(198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祝建甫(1981~),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刘杰 (1982~),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