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朋友圈都是中国老乡?“中国幽灵”突破圈子:一半人能成功
2014-05-02主持人尹喻供图
主持人_ 汪东特约专栏作者_ 尹喻 供图_
留学生的朋友圈都是中国老乡?“中国幽灵”突破圈子:一半人能成功
主持人_ 汪东
特约专栏作者_ 尹喻 供图_
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汇叫“中国幽灵”,特指那些来自中国或者东亚的留学生,他们虽然和其他学生一起住在学生公寓,但是总呆在自己的房间,从不社交(除了他们自己的聚会),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
笔者不久前在美国认识一个来自北京的学弟,平时除了上课吃饭,有时会跟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租住的房子里上网玩游戏。他自嘲是个典型的宅男,一年下来也没有认识多少新朋友。到了最近,他开始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扩充社交圈子,于是开始经常跟不同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但仍感觉好像交友圈并没有扩大多少。这种困境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留学生也许不擅长参加老外的聚会,但经常参加自己人的聚会。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后,第一个打听的就是附近有没有华人圈子,然后找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在海外,同乡会多如牛毛。留学生经常会参加老乡会,或在租住的公寓里做一顿中国菜吃吃喝喝,或者外出搓一顿。还有很多留学生把国粹—麻将都搬到美国来了,聚会时噼里啪啦打几圈。
这种情况全球蔓延,甚至引起英国大学教育界担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副校长怀特(Paul White)举例说,来自中国、印度和英国的学生更愿意和来自本国的学生团体“黏在一起”。他指出在大学校园里取缔“同乡会”将成为“社会融合加速器”。
只要你能喝酒、嗓门大、会吹牛
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是海外华人永恒的话题,很多人以为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其实不然。其实所谓“进入外国人圈子”,这“进入”二字便有不同的理解。“酒肉朋友”不分肤色、国界,到处都有,可若是想要交一帮推心置腹的国际友人,则是另一回事。
在某些国家,University这个词就是“由你玩四年”的意思,当地学生的主要工作是:爬梯(Party)、喝酒、一夜情。业余生活是:上课、考试、写作业。如果你恰巧是个爬梯狂人,那么恭喜你,你应该不存在交不到外国朋友的难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夜情”这件事的难度的确是要大那么一些,然而爬梯、喝酒这些活动还是很容易加入的。很多人强调语言问题,事实上语言真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能喝酒、嗓门大、会吹牛,在酒精和鼓点堆砌的夜晚,谁真的在乎你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话说回来,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社交改变自己的性格,变身“夜店达人”。一个中国人,会说他们的语言,会远渡重洋去他们的国度生活,甚至煎、炒、烹、炸样样精通,比起那些连自己的首都都没去过的本地学生,无论是学识、阅历、思维能力,不说甩他们半个地球,至少是不输他们的。你只要勇敢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将自己对每件事的看法表达出来,哪怕是用磕磕绊绊的语言,他们就会表现出愿意与你交流的兴趣。
当然,最基本的,自然是遵守对方社会的行为准则,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
出国门之前就应该明确一点,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中国人大量聚集的专业。尤其是研究生阶段,探讨学业是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假设每个人都真正喜欢他们所学的专业,那么专业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契合点。
另外,在欧美上学时经常有一些小组作业之类的团队合作项目,而本地的孩子们由于基础教育不扎实,或者前一天晚上喝多了,往往在这个时候表现得不够出色,作为小组或者团队中仅有的中国人,这时候就是发挥咱们中国孩子“学霸”本色,力挽狂澜的好时机。这样一来,你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上的探讨,进而发掘更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比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打工更容易交到朋友。如果说,读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与中国同学抱堆一起完成课业,参加活动的时候可以和中国人扎堆聊天,那么打工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为了完成工作,你不得不和他们交流。工作时,大家都是一起被剥削的苦逼娃,正所谓同甘共苦患难见真情,那么下了班一起喝个酒,顺理成章。
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4日,美国纽约某酒吧的圣诞爬梯。在国外,如果你是个爬梯狂人,那么应该不存在交不到外国朋友的难题。
当然,并不是无论打什么工都有利于社交,例如收银台这种一个人闷头干活的工作,就是独来独往的场面,相比之下工厂里或者工地上认识人的机会就多得多。
另外,作为留学生,可以通过朋友之间互相介绍或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法来认识外国朋友。或者,可以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子,寻找对中国文化或汉语感兴趣的外国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
走出固有的圈子,迈出与外国朋友交流的第一步,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融入了所在国的文化。
有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并认为留学生出国后会在心态方面经历三个阶段,包括探索期、迷茫期和平衡期。第一个阶段很新鲜,很兴奋,但之后就进入一个迷茫期,意识到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体系的存在,并与原有的体系发生了冲突,在此过程中,很多留学生将自己局限于中国人的圈子。
迷茫期是最痛苦的,而走不出自己圈子的中国留学生,就不太能接受西方的观念,从而又导致恶性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能走出迷茫期,而这将对其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成功走出迷茫期并进入平衡期的留学生基本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很好地协调自己和他者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组数据揭秘“中国幽灵”
“小圈子”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留学生中,同样也出现在华人群体中,使他们无法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因此,在当地人眼中,海外华人是一个隐蔽的群体。例如,近来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汇叫“中国幽灵”,特指那些来自中国或者东亚的留学生,他们虽然和其他学生一起住在学生公寓,但是总呆在自己的房间,从不社交(除了他们自己的聚会),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就校园里的社会生活而言,80%的调查对象称他们的朋友多为与其拥有类似背景的大陆学生;只有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称自己结交当地的学生;同样只有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结交来自不同背景的华人留学生,比如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学生以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学生;相比之下,有38%的受访者结交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
在校园外的社会生活方面,64%的受访者称他们在当地的社区有朋友,或者与社区里的居民有接触,其中也包括各种华人社区。有36%的调查对象指出其交友对象是来自大陆、与他们有相同背景的中国移民,26%的调查对象有来自其他种族的朋友(白人或其他种族)。只有18%的调查对象和来自不同背景的当地华人交朋友,比如已经在诺丁汉定居的广东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国留学生被“圈子化”。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一些排名靠前高校的热门院系中,中国留学生“扎堆”的现象尤为普遍。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数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中国内地在英留学生超过60000人,比前一年涨幅达20%。这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当时有预测称,2011年中国留学生人数还将增加。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美国加州,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偏好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社会学上认为,个人更可能倾向于和他们认为是与自己有共同特性的人相处和共事。
《留学》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金融与银行(Financial and Banking)专业中,中国留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至90%;而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国际传媒(Global Media)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就读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时尚营销专业(Fashion Marketing)的中国学生同样也超过了1/10,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
此外,在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读预科的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到了1/5,在安博赛思(Embassy CES)语言学校的某中级英语教学班中,中国学生也占到了将近50%。
就读于国王学院预科的声声同学,刚到英国4天,按说应该是忙着适应环境,多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可她却表示“这几天说的中文比英文还多”。来自成都的政政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大学,为了尽快适应留学生活,她提早一个多月来学校就读Pre-sessional的课程。可除了课堂上用到英语,下了课说的全是中文。“上课的时候乌泱泱一片全是黑头发的中国人。”
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Alice说,班上的中国同学太多,每次专业课小组讨论时,几乎可以直接用中文交流。甚至有时候,老外还会“受到歧视”,“经常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旁边几个老外听半天听不懂,只能很郁闷地走开”。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上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同样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柯罗表示,尽管预料到学校会有很多中国人,“但没想到几乎整个寝室都是中国人,现在基本都是讲中文了。”
海外报道中的“融而不入”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与英国各种华人弱势群体相比,留学生凭借语言、文化等优势被认为可以更好地与英国主流社会沟通,但种种迹象表明,许多留学生在英国一直呈现“融而不入”的状态。
所谓“融而不入”,是指中国留学生虽然和英国当地人之间基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和平共处,但真正能融入和参与到英国人生活的却为数不多。与其他海外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更爱扎堆,他们选择结识其他中国留学生,这样使他们更快地拥有归属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虽然“中式圈子”给许多留学生带来了心灵慰藉,但也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业和社交的“绊脚石”。许多留学生语言多年来毫无长进,从而耽误学业,并束缚了他们融入当地人圈子。
虽然各国对留学生的语言要求逐年提高,中国学生的语言问题依然是他们融入当地生活的一大障碍。“中国式圈子”甚至“中国班”现象削弱了留学生和外国人的交流,很多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语,其余时间几乎完全处在中文环境中,导致语言水平难以提高。
《英中时报》指出,中国学生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受访的一些中国学生看来,学习似乎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看各种书。很多中国学生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相比之下,英国学生更愿意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放松的时间放松。他们的兴趣显得更广泛,普通的比如电影文艺、娱乐聚会、体育运动等,还有许多中国学生想象不到的领域。他们愿意和舍得花时间让自己沉迷于与学业和工作“无关”的“兴趣”,这样交到朋友、增加谈资的机会大大增加。留学生小张就经常积极参加同学聚会。他说,其实这和中国一样,在一起经常吃饭喝酒能增进联络,互通友情,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中国留学生也有必要在学习和娱乐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
留学巡视
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金融与银行(Financial and Banking)专业中,中国留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至90%;而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国际传媒(Global Media)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就读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时尚营销专业(Fashion Marketing)的中国学生同样也超过了1/10,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
据美国《侨报》报道,法拉盛街头守望互助队队长朱立创表示,在纽约,很多小留学生都是“90后”,在中国父母的眼中他们是小公主和小皇帝。来到美国后,很多小留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反而被美国当地的各种物质诱惑吸引,迷失方向。
小留学生孟阳回忆说,在美国这两年多,他还是时时刻刻和中国的朋友保持联系,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来时,固定的工作是“刷屏”,看看中国朋友的微博和微信,留言评论,有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生活在中国。孟阳还说,自己住的寄宿家庭只是提供每天的食物和住所,很少干涉他做什么,也很少交流。
另外,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小留学生还要面对同学偶尔发泄的仇外心理。美国《侨报》报道,在波大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张颖早在上中学时,就来马萨诸塞州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她还记得她的室友一开始就公开宣布“讨厌中国人”。这位同学打电话到深夜,根本不顾忌她的行为已经打扰到张颖睡觉。经过一段专门学习英语的时间,张颖度过了“张嘴难”的阶段,最后与这位白人同学大干一仗后,这位同学才放弃欺负张颖,最后还成为张颖的好朋友。
张颖表示,学生的个性决定其是否能够适应美国教育。“我只能说,这里一半的中国学生享受这种生活。”据她估计,另一半悲观失望的中国学生只能在毕业后返回中国。“这些学生感到绝望。他们确实需要希望,需要感受到欢迎,需要能够说话的人。”
留学生与三种“朋友圈”
Bochner提出了为留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的友情网络的功能模式的观点。他指出,留学生的朋友圈由里向外划为三个圈,分别是本国同胞组成的提供情感支持的单一文化圈,提供职业或学业帮助的东道国学生或工作人员组成的双文化圈,一起休闲和娱乐的周围其他留学生组成的多元文化圈。三种“朋友圈”在留学生适应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偏好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社会学家认为,个人更可能倾向于和他们认为是与自己有共同特性的人相处和共事。这些共性包括价值观、宗教、群体从属、技能、品质、年龄、语言、职业、社会阶层、国籍、民族、居住地区等等方面。
换句话说,大多数留学生喜欢和自己国家的人交往,对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人们可能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Trice and Elliott发现,在美国的日本留学生和本国人在一起的学习时间占到全部时间的88%,而和本国人在一起的时间占全部社交时间的82%。最早也是援引最多的一项经典研究是Klineberg和 Hull's 对11个国家的2500名留学生的调查。无论是在日本、法国还是加拿大,留学生们的主要社交圈多是本国人。有57%的留学生说他们最好的朋友是本国人或者是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
所以这种本国人组成的小圈子,在留学生中非常普遍。社会支持常常被认为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的一种潜在资源。如果个人在文化适应过程只与单一文化圈中的人交往,那么他会有一些非常危险的沉闷期,妨碍跨文化适应的进程。一个满腹牢骚的留学生会得到有着同样的消极情绪的同胞的安慰。这种消极情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阻碍了留学生的进一步的适应。
即使留学生并没有对东道国产生消极感情,但是与本国朋友过分紧密的联系会阻止语言的发展。因为语言的发展与东道国成员接触的数量密切相关。不与东道国的学生交往,第二语言的获得会比较缓慢,文化适应期也会拖延。
双文化圈的朋友,由东道国中某些发挥特定功能的人组成,例如中国大学中的对外汉语教师、同学、语言交流伙伴、留学生顾问,或者工作人员等。他们提供语言帮助和学业帮助,使留学生达到职业目标或者学术目标,因此起到“工具”作用。
研究者发现,留学生还通过这些同学的介绍,参加一些活动。通过与东道国学生的交往,他们也会学习东道国的社会规范、习俗和价值观。此外,留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活动也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和交际能力。
美国加州,中国留学生的宿舍。“中国幽灵”特指那些来自中国或者东亚的留学生,他们总呆在自己的房间,从不社交(除了他们自己的聚会)。
多元文化圈,由一起娱乐或者休闲的朋友组成,也就是“平时在一起喝喝啤酒的人”。这个社交圈比较广泛、松散,多由住得较近的其他留学生组成。“都在同一个班上课,有同样的老师,可能面临同样的或相似的问题”。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短期培训班的同学,流动性较大。所以,难以发展为“同窗友情”。
研究者了解到,单一文化圈中的朋友,来自同胞或同乡,也就是“心里最近的朋友”,为留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作用。对那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留学生来讲,本国同胞是他们获得情感、交流信息以及和本国文化保持联系的源泉。古迪昆斯特的“减少不确定性”理论能够解释他们对这种交往的需求原因。那些来自本国同胞不确定因素较少的人,更能给他们支持,而和那些与他们有着同样压力体会的人分享这些体验,也有助于减缓适应期的压力。
解析圈层突围的阻碍因素
中西文化差异较大,融入西方社会有一定的困难。外国人相对中国人来说,表达方式更直接。一般来讲,中国人之间的交流很注意用语用词,但外国人一般会畅所欲言,不会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瞻前顾后,说话时有所保留。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留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寓所里上网、玩游戏,与外界接触很少。在这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和社交恐惧,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从英语说,中国人喜欢嘲笑日本人英语差,殊不知,在海外留学英语最差的留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在海外留学的日本留学生大多英语流利,而且英文基础很扎实。
语言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向外来文化封闭自己的原因。很多留学生初到国外时,会担心语言表达不正确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每天沉溺于网络,热衷于与国内的朋友联系以消除孤独,从而浪费了跟外界学习语言以及快速提高外语水平的好机会。
1、发音
这不一定是英语词汇量或者语法表达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你很会写很会听很会读,但是说不好,或者更常见的发音不行,这个很要命,大家从国内学习英语时习惯了不看音标背单词,好多单词很熟但是发音各种错,导致很简单的单词、句子对方也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这样来往几次大家就有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语言接触了。
2、口音
说这个口音,其实各个国家的人也都有口音,但是他们基本能互相听懂,我们的口音他们听起来就困难,我觉得可能跟他们之间彼此来往多有关,他们的各类交流项目非常多,很多人从中学可能就有国外交流经历,听得多了也就熟悉了就懂了,教育水平又比我们高,经济社会英文通用程度也高,这都是语言优势的基础。
3、交流成本和回报
欧美之间差异是很大的,但跟中国这个东方文明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中国留学生总是很多,大家即使不大量接触其他圈子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这样出圈的动力也就不足,反正大家有三五好友了也就不那么迫切去接触不必要的外部世界了。
中国人内部,交流成本低,因为大家有很多共同点,交往门槛就低,跟外国人或者当地人交流门槛很高,但是迈过去了可能就是另一个世界,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选择门槛最低的方式也是最低成本的方式。这种恶循环跟语言造成的怪圈是一个道理。
美国加州,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在中国留学生总是很多,大家即使不大量接触其他圈子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
拎客
01.海外留学生组织是留学人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帮助、增进联系和友谊的学生组织。
02.在美国大学,中国留学生自己的组织或叫“学生联谊会”,或叫“俱乐部”。
03.法国最大的留学生组织是“全法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成立于1986年底。
04.全英学者学生联谊会是由70多个地方学联组成的,宗旨是维护当地中国学生学者的利益。
4、业余活动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喜欢的活动不一样,一起出去玩也就没有共同话题。而且留学目的国的文化,一般是西方文化,或者说当地文化相对于我们往往是强势的,这样一来,为了融入当地社会或者社交圈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认知成本,是我们去迁就他们,因为我们是弱势方,所以上了游戏桌需要我们先学习他们的规则,这从某种意义看是一种“不公平的竞赛”,当然了没人强迫你参赛。
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你的肤色和种族、文化基因,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跨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比如,适当时候要经常出去走走。走在街道上,看看各色建筑和商店,这也是对所在地文化的一种了解。同时,商店的招牌、菜单等都是方便的学习工具。同样,买东西时,不了解地道说法的时候,可以在别人买的时候在旁边看着,然后对对话进行模仿。了解当地人的说话习惯,从细节处改进,不久,就会有本质上的提高。
只有增加对所在地文化的了解,只有增加自己对语言的自信,才有可能更愿意跟外国人交朋友。当生活渐入正轨时,每个人就应该尝试着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国朋友。通过与外国朋友的见面聊天、一起游玩等,也会反过来增加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