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们时刻准备着

2014-05-02孙献涛

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张楠低龄早教

家长们时刻准备着

《留学》杂志社社长孙献涛

最近国家大事不断,刚刚发生的昆明301事件,让国人胆战心惊;持续了一周的雾霾,也是自打PM2.5被监测之后最严峻的一次,自杀率据说爆了表,出国洗肺此前还是笑谈,现在咨询留学和移民的也跟着爆了棚。

此前犹豫不决,现在家长们想得明白: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本期《留学》杂志做了一个低龄留学红黑榜,把是否允许家长陪读作为主要参数。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荣登红榜,新加坡甚至允许母亲或母亲的母亲边陪读边工作。英美两国比较苛刻,禁止陪读,上了黑榜。

低龄留学是早教规划的一部分。当下有两种对立的早教思想:一种是占据主流位置的“快乐教育论”,大多数跟风的中国家长以为让孩子疯玩到再也管不了的年龄,就算是完成了快乐教育的任务。另一种是被挤到了墙角的“人生规划在幼年论”,认为对于大多数天资一般的孩子来说,早一点规划,就少点遗憾。本期杂志专访了一位牛孩的妈妈张楠,她算是规划论的拥趸。该牛孩现在怎么个牛法请翻阅内文,该牛妈对当初起点之低也并不讳言:两岁时测智商,女儿是中等偏下。永远要做下一年的规划,永远比别人早走一步,“鹤立鸡群的孩子最快乐。”张楠的观点你同意吗?

我的朋友李嘉玉估计会心有戚戚,他是美国大学网的创始人,再早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公派出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他在各个场合呼吁更多的中国留美学生去学习历史、哲学、社会学—去成为精英,而不是去做技术民工。虽然美国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精英,成为精英也未必挣得更多,但成为精英意味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成就感会让精英们持久而深刻地快乐着。

李嘉玉特别提醒,精英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跟家长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漫漫教子路,取舍两难间,家长们最好学学本期《留学》杂志封面、兔斯基女郎王卯卯的亲娘,她被兔斯基训练得特别坚强,坦然面对女儿的每一次简短通告:妈,我去香港了。我回北京了。我去南极转一圈。我去美国呆几年。

为什么要去海外呆几年?为了磨就自由的灵魂。这是陈丹青的自我设问。像这类似乎不怎么实用的观点报道,《留学》每期必有专章呈上。有心的家长,请以为便览。

猜你喜欢

张楠低龄早教
刘岩、张楠作品
The Desert Problem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张楠:振兴“百年御药”引领健康中国
低龄留学当慎行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