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
2014-05-01陈新梅王诗源
陈新梅,周 萍,王诗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内容,由教育部2009年发起,旨在为未来工程师领域培养多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
“卓越制药工程师”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该项目的实施能树立制药工程人才实践教育示范作用、满足制药工程师的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求、推动校企联合育人的长远机制、建立稳定的专职兼职应用性师资队伍。
1 “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目标[2]
“卓越制药工程师”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2 培养模式[3]
图1 “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目标
“卓越制药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该类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由下列四种培养模式有机组合而成,如图2所示。
2.1 “高校与制药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由校企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校企联合开展实践活动、校企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大一至大三期间的课程在学校内完成。卓越工程师班按单独制定的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大部分专业课程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讲授。学生大四的企业实践在企业内完成。学校根据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优先选择制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龙头或骨干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合作方。双方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图2 “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模式
2.2 “双师制培养”模式 按“卓越制药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按1∶3的师生比指派副教师职称以上的教师作为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个性化的培养。基础知识学习实行学分制。同时在合作企业内选择企业导师。根据企业需求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实践期间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从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经验资深专家作为导师参与技能教学,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执导学生。
2.3 “2+1+1分段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由“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培养阶段组成。四年本科制,实行“2+1+1”的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能力培养+1年专业能力培养+1年企业实践能力培养。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推进企业现场教学、工程项目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2.4 “基于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国际交流资源,努力扩大学生对外交流活动,安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的学生参加世界500强企业或海外高校,进行国际交流生培训、实习、培训、工程实践、修读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产品、政策、法规、发展动向。聘请国际一流大学的名师来校授课;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期刊;通过网络与国外高校联合建立虚拟实验室;与国外企业共建工程教育联合体;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校工作。
3 结语
“卓越制药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与制药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制人才的新机制、优化制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学校也应从组织、制度、政策、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4]。“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也是本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南,因此其应用和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2]陈国松,许晓东.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36 -42.
[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 -141.
[4]曲明哲,解海.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