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滨海新区金融发展
2014-04-30杨帆
杨帆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与金融改革创新,需要大量的高级金融人才,因而加快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建设,探索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日益迫切。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金融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天津金融人才供求的实际情况,借鉴相关经验,给出了天津金融研究生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思路,以期更好地服务滨海新区金融发展。
关键词:金融教育;金融市场;金融人才
【分类号】:F832.2
随着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天津金融业急需一批应用型、创新型的国际化金融高端人才,然而,目前天津金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并不能满足新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金融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的问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为服务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探索一种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创建天津金融研究生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理论教学结合基地实践教学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选择若干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题目,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实习基地进行现场调研和体验,将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原理、定性抽象的内容,放到实习基地中去检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尤其微观金融课程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更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在实习中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际操作与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撰写报告与集中交流等探索活动,提升学生寻疑、探疑、质疑,以及学生和教师一起点疑、析疑、解疑的能力。经历了“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培养过程,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实践不足、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等弱点,有利于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以证券投资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证券投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课程,将课堂讲授与现场实习、模拟实验相结合十分必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安排学生去证券公司观摩,参与“模拟股市”科技活动,进一步促使金融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各项业务操作,又如票据交换、银行会计业务、国际结算、外汇交易、股票买卖等。通过亲手操作,使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学环节兴趣。
二、发挥科研龙头作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
对金融机构来说,它们在资金、设备和具体管理及操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它们迫切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占据技术制高点。虽说有些金融机构自身也有较完备的专业研究团队,但就理论功底、科研素质、前沿信息把握等方面不如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金融机构也渴望得到高校的支持。而现实中却经常会形成金融机构急需的东西其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很高,高校未曾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而高校的科研成果可能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在金融机构中实用价值却不大,造成科研与行业生产脱节。因此发挥科研龙头作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至关重要。
随着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未来金融机构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层面,为了进一步培养金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其科研水平,应将高校师生的科研活动融合到金融机构实践中去。在基地里,研究生除了接受岗位基本技能培训外,金融机构为了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高端服务的发展方面储存后备力量,将安排其研究中心的资深科研人员为实习生开展关于金融产品开发的课程;另外,研究生与高校导师可以组成自己的团队,与金融机构科研人员积极合作,共同参与金融机构的课题项目研究。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为基地单位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使金融机构以此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而且金融研究生可以汲取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高校导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思维,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高校共同打造金融实验中心将是一个新的举措:金融机构可以为高校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还可以通过设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学生科研创新,资助高校科研竞赛,提供科研开发课题供学生进行科研创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等形式促进实验室的建设,丰富高校科研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校节省了办学资金。通过开设实务模拟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题目,鼓励学生进行金融产品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而使高校的科研工作更贴近市场需求,为金融机构培养所需人才。
三、立足国际视野,加强高校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对金融专业研究生在国际合作交流基地的建设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的“中美金融教学试验项目”,主要由美国麻省理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或金融学教授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的专家以及国内的知名专家组成,采用国外经济金融教材全英文教学,教师在授课中侧重于对中国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介绍,所培养的人才是融贯中西,既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上海国际金融学院与美国蒙东那大学MSBA合作的“倒留学”模式,即从专业课程设置到教材讲授,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学员上课的地点首先在国内,最后安排一段时间在国外实习。
在研究上述成功案例基础上,我们认为天津各所高校的金融院系要紧跟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紧随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脚步,努力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各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国外金融机构的联系,力争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将我们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研究生送出去学习,将国外资深教授和金融行业领域的专家请进来,为广大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营造良好的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氛围。
四、拓宽研究生培养对象,实现高校与金融机构互为实训基地
一个理想的实训基地,与学校应该是一种相互依托、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可在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高校与金融机构互为实训基地,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随着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逐步加速,天津金融业在金融监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金融安全区的建立、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天津金融业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金融机构开始注重对员工特别是对骨干进行各种培训,努力建设既有技术懂经营,又具备领导艺术、通晓管理方法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核心团队。为此,可以利用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拓宽金融研究生培养对象,使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能够到高校“回炉”,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来更新其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基础、学习前沿理论、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不影响各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和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可以通过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实训基地,把高校教师请到实训机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而解决了在职人员时间紧张、业务繁杂等等实际问题,真正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校和金融机构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
高校作为实训基地中在职人员进行深造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提高在职人员的金融理论知识水平,满足金融机构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开拓了高级金融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职研究生是研究生中的优势群体,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见多识广,思想深刻,思维活跃,思路宽阔,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邢伟.对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07,(1)
[2]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健.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
[3]丁玉同.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