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方 军事文学创作的“许三多”
2014-04-30李菡丹
李菡丹
在军艺上的每一堂课都能带来很多创作灵感。就是在军艺学习期间,他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军事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爱在八月》
我们不能让好莱坞式的英雄成为他们的精神标杆。英雄并非没有国界,英雄首先是民族的、国家的。和平时代,首要的也应该是弘扬民族品格的英雄情怀。 ——周志方
三月里的春天,鲁迅文学院内,玉兰花含苞待放,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开学,50名学员以文学的名义相会在此,他们中间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他就是军旅作家周志方。
周志方是“70后”,生于湖南益阳,长于铁道兵军营中,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世界军事》杂志主编,现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2003年开始影视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电视剧本《贞观长歌》《经纬天地》《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爱在八月》,并参与编剧创作了新版《三国》,还曾在军内外报刊发表过大量军旅题材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作品,有长篇小说《贞观长歌》《嫌疑》等出版。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曾这样评价道:“周志方是军旅作家中目标坚定的跋涉者。他的小说文本,具有小说家的独立、纯粹、从容,也有着电视剧作家的跌宕、陡转、玄机。两者的融会贯通,是新生代小说家的标志之一。”
两次从军源于“我的文学父亲们”
“虽然铁道兵已经远去,可是红色的军徽还在,我的梦也在——有一天,我要成为一个作家,写写你和你的那些兵们。”——周志方
“很多很多年以后,我仍然时常在梦里回到秦岭,回到我留在军营里的童年。”周志方称之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入伍,源于童年的记忆和信仰。他曾在《写给我的文学父亲们》一文中写道,“那年在我视野里的秦岭,除了荒凉、险峻和野性之外,还有一种风景永远地镌刻进了我的灵魂深处——十万铁道兵大军正在那里筑路,他们筑路的方式和当年的自然生态一样原始,一条一条的隧道用一双双粗糙的手掘进,一座座的山峰靠一副副宽大的肩膀搬开。”
有人曾在报告文学里描述修筑成昆线的艰苦卓绝时,列举了这样一个数字:铁路线每向前延伸一公里,都会永远倒下一个铁道兵战士的身影。周志方的父亲正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也差点成为每公里倒下一个的那群勇士中的一员。
有过这样经历的父亲却说,成昆线并不是他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筑路,穿越秦岭的那条山连着山的路线才是他和他所属的那支强悍的铁道兵部队最难忘的战场。一开始,周志方还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会这么说。直到一个夏日的黄昏,蹲在深山中一片土质操场边玩耍的他闻到血腥味随着山风飘来,紧接着看见一群士兵抬着一副又一副的简易担架艰难地顺着山道走近,然后疲惫地把它们摆骨牌一样摆放在了操场上。
原来,那天早晨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塌方,封住了一条正在施工的巨大隧道。全团能抽调出来的人都上去了,突击了整整一天,才终于挖开了洞子,掏出来的是半个连的尸体,其中一排全部牺牲。“父亲抱着一排长的尸体哭了,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哭,我这辈子第一次听到。”
再以后,父亲从一连挑了一个高中生到营部当书记,那也是一连活下来的士兵里唯一的一个高中生,名叫石头,并向他交代了一件事:给你一个任务,写写那些弟兄,争取能发表出来。
从那以后,趴在营部的窗户后头,周志方总能看见石头虔诚地紧攥着一支钢笔坐在一张破旧的书桌旁悬梁锥骨,把眉头拧成了一道沉甸甸的锁。然而,直到铁道兵这个兵种在大裁军中从中国军队的序列里退出,父亲摘下了头上的军徽,石头仍然没有能发表一个字。
周志方说,有一天当他看到电视剧《士兵突击》时,突然想起了已经多年未曾谋面的“石头叔叔”。“我常常会把他和许三多重叠起来,在书桌旁稿纸边,他像许三多一样努力过,只不过他在文学创作上却没有许三多在训练场上那般幸运。”
而这位文学创作上的失败者“石头叔叔”却对周志方以后走向文学创作道路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他对文学的虔诚感染了我,让我这个在电影《凤凰琴》里所表现的那种复式班里上完小学的铁军的孩子,居然对文学生出了一片虔敬之心;我常常翻过窗户潜入‘石头叔叔的宿舍,偷偷阅读他为打开一条文学的隧道而准备的那个时代能够找到的各种经典名著,正是那些书在我面前推开了一道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在山沟沟里看不到的精彩世界。”
他笑说:“没想到,学历超过石头叔叔的我,重复着他的命运,成为了文学创作上的又一个许三多。”
多年以后,父亲被突发的脑溢血击倒了。“那个长长的夜晚很静很静,除了父亲的歌声,就只能听见远远近近的雨声,我久久凝视着昏迷中的父亲,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的秦岭深处,回到了那支筑路的大军中……我的心中突然充满了愧疚,这么多年过去,父亲的期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周志方在退役数年后决定再次入伍,成为海军创作室的一名创作员,开始了纯粹的军旅影视文学创作。“重新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写着,就像30多年前那些年轻的筑路士兵挥动笨重的铁锤,一下一下地敲击钢钎凿拓着厚厚的石壁一样,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群雕像般的士兵——正是我文学梦的渊源、我的文学父亲们。”
周志方知道未来的道路应该走向哪里,他再次找到了创作的路标。“那路标是三十几年前,我的这些父亲们用青春和生命在秦岭深处的筑路工地上结结实实地埋下的……”
外行提笔,一举成名
“在长篇小说《贞观长歌》的创作中,作者并没有将更多的笔触倾注于对一朝盛世的追怀,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开创治世局面的艰辛,这是我所赞同的……通过阅读,你会发现作者在小说中不仅仅是在写一位有着汉族和鲜卑族混合血统的统治者,更是在写一位伟大的中国古代英雄。由此可见,作者心中怀有极深的英雄情结,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将李世民刻画得如此英武睿智,而对他的许多缺点进行了剪裁甚至回避。”——中国影视导演、电视剧《贞观长歌》导演吴子牛
这部长达82集的电视剧《贞观长歌》正是出自周志方之手,这是他第一次写剧本,没承想就登上了央视一套,并创下了国内原创剧本集数的记录。因为是第一次,周志方坦言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剧本,甚至不知道每集应该写多少字,多大篇幅。“我一开始只写了40集,后来经过导演剪辑,才成了今天的82集。”周志方称,他从2004年开始写《贞观长歌》,两年写成。endprint
《贞观长歌》涉及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一段历史,人物繁多,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之前,我也看了不少隋唐时期的历史书籍,我是学新闻的,做过编辑、记者,但毕竟不是学历史的,所以在开始写之前,我也认真研究了这一段历史背景,也向施建中、厉声等几位唐史和民族史专家求教过,得到了这些专家的很多指导。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宋、明、清三朝的历史,唐史之前读得不深,通过写《贞观长歌》,正好恶补了一回唐史。”
最终,由周志方原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贞观长歌》,塑造了千古明君李世民及唐朝统治集团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唐朝开国前期一系列风云人物的英雄群像,同时,还塑造了安康公主、长孙皇后等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周志方既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处在民族大融合时代里和谐开放、浪漫多彩的盛世唐风,使得作品成为了一曲历史的长歌,爱情的长歌。
随着电视剧《贞观长歌》的热播,小说也开始在电台播出,而相关书籍也一度热销,周志方因《贞观长歌》一举成名。
吴子牛导演在《贞观长歌》一书的序言中写道:“长达82集的《贞观长歌》是我从事影视艺术实践以来拍摄得最为艰辛的一部电视剧,但同时也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快乐。这个在荆棘中前行最后攀上山顶的艺术创作过程,让我和我的合作者们都终生难忘。”
脚踏实地,永远年轻
“走汾水,上吕梁,用脚踏实地的乡土考查方式,追随他的小说人物走过了半世纪心路,用传统小说的白描手法,一点一滴勾勒他心中的红色家族……这是有根基的小说,有源头的小说;也是对读者怀有敬畏之心的小说。”——著名作家、《乔家大院》编剧朱秀海
朱秀海评论的这部小说正是周志方的又一力作《嫌疑》,是2010年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大戏《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原著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嫌疑》以山西吕梁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之间,以陈志、黎梅、商见诚为代表的一代人在军阀混战时期、抗日战斗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四个阶段的人生轨迹,以及相互之间的恩怨情仇,从中折射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史,也通过陈志、黎梅等共产党人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伟大历程。不同于以往主流革命题材小说的高大全塑造模式,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及事件都比较尊重于历史原型,众多的人物都个性鲜明、语言生动,故事情节也曲折感人。
有很多读者说:“近70万字的长篇,我是流着眼泪读完的。”的确,这是一部比《亮剑》还“亮剑”、好看好读又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周志方称,“《嫌疑》的创作是有原型的,他的信仰一直深深感动着我,这也是迄今为止令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两位主演聂远和陶飞霏都曾和我说,他们是流着泪读完剧本的。”
资深编审、文学策划人陶泰忠给出这样的评价:“朴素、绵密、从容……周志方的小说文字,如同为人一样,真实、真诚、真性情、真君子。一个日渐物化的世界,还能不能守住儿时的梦想,爹娘襁褓中的生命纯粹、人性本来?开卷,读读陈志。无论你信仰什么,也无须在意他信仰什么,走近他,追随他……一个人对理想始终不渝的坚守,那是一种飞扬的精神、高贵的风骨。”
有两部著作做积淀,2012年,周志方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参加作家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仍然笔耕不辍,“在军艺上的每一堂课都能给我带来很多创作灵感。”就是在军艺学习期间,他创作完成了现实军事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爱在八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3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这也是国家首次设置的电视剧剧本专项奖项。
英雄情怀,再次出发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军事题材作品,能够教会人们直面苦难、抗击命运,那么,和平年代的军事题材作品则富有更加深厚绵长的审美蕴藉:引领人们反观历史、反思人生,在艺术的洗礼中,为深藏心底的英雄情怀充电蓄能。透过英雄情怀借助军事题材影视这一现代表现形式的再次出发,我们感受到军事文学一个新的高潮期正在来临。”——周志方
什么是英雄情怀?周志方这样解释:英雄情怀是“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的大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谋略,是舍身饲虎的大怜悯……战争是英雄情怀最好的炼狱。
多年前,周志方重走长征路,在遵义、在石鼓镇、在太平渡、在松潘……当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纪念碑在他的眼前巍峨耸立的时候,他更加体会到当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视阻碍为泥丸的英雄气概。
他说:“创作不是再现,而是提炼。在和平时代进行战争题材文学影视创作,必然是对英雄情怀雕砌的过程。生龙活虎的石光荣、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李云龙、心沉如海的安在天……他们并不是真实的人物,但他们真实可信,是基于真实的艺术升华。在和平时代里,这样的真性情、正能量尤为可贵。有人统计重播率最高的‘神剧,其中,《亮剑》在5年内重播了数千遍。这个惊人的数字,从客观上证明了和平时代英雄塑造的极大成功。”
周志方称,对于军事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而言,战争是英雄情怀的炼狱,和平则是英雄情怀的熔炉。在炼狱里,英雄在绝望中诞生;在熔炉中,英雄在平凡里重生。
2011年,周志方的女儿出生才两个月,他瞒着妻子、家人,义无返顾地随海军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在半年的时间里体验了水兵们在遥远的大洋上为了祖国利益和世界和平而战的艰苦卓绝。
每次任务结束后,在漂泊于亚丁湾上的军舰甲板上组织的大洋影院都强烈地吸引着年轻的战士。然而,令周志方遗憾的是,他们最钟爱的军事题材影片里,中国拍摄的只有《冲出亚马逊》等寥寥几部。
身为一名军队专业编剧,周志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不能让好莱坞式的英雄成为他们的精神标杆。英雄并非没有国界,英雄首先是民族的、国家的。和平时代弘扬英雄情怀,首要的也应该是弘扬民族品格的英雄情怀。”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周志方说:“在军旅影视文学领域,这样的创造是我们军队专业编剧的责任,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