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2014-04-30宋体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新课标教学内容

宋体河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参与、互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一、课堂教学“以生为本”设计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一是对新时期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因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只有掌握其个性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二是对新时期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了解,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有多少学生似是而非,有多少学生基本不懂.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备课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在上课时方能确定对哪些知识重点讲解,对哪些知识精讲或不讲,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创新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但实际情况是,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个性,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也不近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进行创新教学,方能够做好新时期初中生素质教育工作.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内容不仅仅是教材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拘泥于教材,而是要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内容的结构上,教材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处理,可随时补充、调整一些教学内容和习题,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地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识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对教材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学生身份的教学内容、例题及时进行重组、调整、修改和补充,不必拘泥于一例一课的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实际需求的知识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才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去遨游,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达到此种情形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一定是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三、初中数学教学要拟定“意外”的教学路径

数学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但到上课时或者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却出现电脑故障或突然停电.这就是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前无论怎样设计教学都无法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突发的“意外”事件.这类事件发生后教师处理得当,可让数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所以,教师及时合理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四、初中有效教学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的设计方案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均有所提高.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原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也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势必出现“学优生”、“ 普通生”、“ 学困生”.所以说,教师要实现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就必须在备课时兼顾三类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进行课堂设计.一是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教师心目中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采取有效的帮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必要的倾斜指导,以便让三类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有所收获,让各类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以让全体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二是对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备课设计.在备课设计时,数学教师要以普通生所能掌握理解的知识为中线,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设计.线上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扩展,线下内容是中线内容的基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优生对扩展的知识进行掌握,让其“吃饱”;普通生要让其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吃好”,让其跳一下能够进入学优生行列;对于“学困生”,在要求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力争有所突破,让其通过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早日脱离“学困生”,进入普通生序列.所以说,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新时期个性独立的、思维敏锐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钻教材,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新课标教学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