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2014-04-29岳树彬
岳树彬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车前子属甘寒之品,入肝、肾、肺、小肠、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止咳之功。历代对车前子的功效有许多论述,如《本经》云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滇南本草》云其“清上焦火热,止水泻”。《本草纲目》云其“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科学的民间药草》云其“镇咳,祛痰,利尿”。《山东中药》亦有用其“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的报道。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觉车前子在儿童各个系统疾病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消化系统
1.1 小儿腹泻
车前子具有渗湿止泻的作用,具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车前子含有大量的多糖体黏液质,有保护肠黏膜及吸附解毒作用。其利尿作用,可促使水、钠的重新分布,阻断水、钠向肠腔内移动而达到止泻作用。因此临床上笔者常将车前子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利水渗湿效显,多用于治疗水湿停滞中下焦,而见小便短少不利、大便泄泻。或车前子与黄连、黄芩、秦皮等清热燥湿药同用,车前子利水而止泻,与三味清热燥湿药配伍,功能清化肠中湿热,多用于治疗湿热泄泻。
1.2 新生儿黄疸
《本草纲目》云:“黄疸有五,皆属热湿。”车前子入肝经,具有清肝、利水之功效,新生儿黄疸多由母孕期间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于里,传于胎儿,以致婴儿生后肝胆蕴郁湿热,肝气疏泄失常,胆汁外泄,浸淫面目肌肤而发黄。车前子具有清肝利湿退黄之功,使得湿热自小便而去,黄疸自解。因此车前子加减茵陈、大黄、栀子等药物,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有其独到的一面。
2 泌尿系统
2.1 急性尿路感染
车前子归膀胱经,功效利尿通淋。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均易导致乳食内积,积热蕴滞,湿热内生,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而引起小便频急、淋沥涩痛。而车前子“利水道通小便”,利水通淋,与苦寒清热、利水通淋的萹蓄、瞿麦、金钱草配伍则功专力宏,可用于治疗淋证属湿热下注膀胱,而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等症。
2.2 小儿遗尿
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遗尿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失去父母照顾及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此种认识与中医学七情致病特点颇为相符。中医学认为精神活动超出了常度,可影响内脏的活动而产生病理变化。本病常因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济于肾,则致心肾失交,水火不济,膀胱失约,小便自遗。病位在膀胱,属虚实夹杂之候,故治疗当从心肾入手。临床上常以车前子配合莲子、黄芪、党参、麦冬、黄芩、地骨皮、茯苓等,共奏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之功,使阴平阳秘,水火既济,遗尿自愈。
3 呼吸系统
3.1 急性支气管炎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车前含桃叶珊瑚甙、黏液质、车前甙、熊果酸、棕榈酸等成分,能使呼吸道黏液分泌明显增强,有显著的祛痰、镇咳作用,故而《中药大辞典》明确提出了其止咳化痰,治疗咳嗽痰多的功用,因此车前子与前胡、桔梗、浙贝母等化
痰止咳药同用。前胡降气化痰,桔梗宣肺化痰,浙贝母止咳祛痰,车前子也具祛痰止咳之效。四药配合,功能宣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外感咳嗽而见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等。
3.2 支气管哮喘
中医学认为,车前子味甘性微寒,甘则升,寒则降,甘升有利于宣散肺气,寒降又有助于敛收肺气之耗散,如此一升一降,宣中有降,调节肺气出纳,因此车前子与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平喘止咳药同用。麻黄宣肺平喘,杏仁、桑白皮止咳定喘,车前子与之配伍,多用于治疗咳喘发作,而见咳嗽痰多、气急胸闷等症。
4 神经系统
王军仓认为车前子上清头目,下通水道,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临证时详审病因,随症配入驱风镇惊、开窍醒脑、降逆止呕之品。因此车前子与泽兰、石菖蒲、蝉蜕、僵蚕、全蝎相配伍,泽兰祛癖散结、行水退肿,石菖蒲除痰开窍,蝉蜕、僵蚕、全蝎熄风止痉通络,对各种脑炎所致的脑水肿、颅内高压症收效甚捷。
5 心血管系统
儿科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而心衰的治疗措施包括强心利尿,车前子在利尿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通过利尿消肿,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达到改善心衰的目的。因此,临床上车前子常与葶苈子、桑白皮、生黄芪、太子参、丹参、泽泻、麦冬、五味子、全当归相配伍,组合成心衰合剂,共奏强心泻肺利尿之功。
此外,车前子还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有降低眼压、胆固醇以及抗衰老的作用等,在临证时灵活加减运用,可取得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