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方法思考

2014-04-29胡晓林

卷宗 2014年3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初中生

胡晓林

摘 要: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教学方法是关键。但教学方法只是教师的观念、能力、态度等综合因素的外在表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有新观念、有敬业精神、有课堂组织力,也要综合运用严格要求、多肯定、多放手等方法和技巧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其数学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教师;数学能力

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是困难、枯燥而又抽象的学科。就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上新课时都容易走神;也就因为走神,关键的知识点在不经意间就错过了。关键的知识点一错过,知识的链条就断了。这就好比车子的链子,断了就没法向前走。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学好数学就困难也就更大。困难一大,很多学生就会自暴自弃,进而放弃数学。笔者在教学生涯中,经历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因此,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提高数学能力,方法是关键。不过,方法从来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教师的观念、能力、态度等综合因素的外在表现。

1 数学教师的观念、能力、态度

1.1 教师要有新观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师的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数学史上,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比如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就可以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

1.2 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数学之难,在于它有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以及对公式,定理的灵活运用。它不是做一两道题就能全面掌握的,也不是课堂上讲完布置点作业就了事的。它既需要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针对作业问题进行详细评讲;也需要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熟悉公式定理并及时辅导学生运用公式定理。尤其是学困生,更要手把手的教,一次两次不行,就反复多次,直到过关为止。简单的会做了,要及时深化。直接题型会做了,要及时变式。直到对公式定理能灵活运用为止。

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牺牲休息时间,更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同时,为了中优生数学能力的巩固和提高,教师除了讲解经典题型外,还要参考大量资料,领会大纲精神,贯彻大纲要求,针对能力检测的热点和难点,出配套巩固练习题,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而且,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知识点都有一个遗忘过程,所以真正的掌握,就必须反复练习,直到中优生能对某一问题无须过多思考就能下笔解决为止。

所以,只有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1.3 教师要有课堂组织力

从注意力发展的年龄特征上说,初中生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要么走神发呆,要么搞小动作或说小话。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课堂组织力,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因材施教式的予以提醒。如及时提问,对回答不出的,一定要严加批评。因为这与思考问题回答不出有本质区别。教师在此决不可姑息迁就,而要奖惩分明。只有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听课质量才能得到相应的保证,进而数学能力才会提高。

教师的课堂组织力除了表现在课堂上之外,还表现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学生又怎么会认真听你的课。这里的知识,不仅仅只是数学方面的,它包含其他学科以及世界局势。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数学之外的渊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除了传授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还能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启发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为社会服务。

2 数学教师的方法、技巧

2.1 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班上几十个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作为教师既不能偏心优生,又不能蔑视学困生。对优生不可放过一个小错;对学困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该背的公式一定要严格要求,该写的基础题一定要严格督导他们独立完成。鼓励和尊重并重,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2 教师对学生要多肯定

刚进初中的时候,学生对一切都很新鲜;新鲜劲一过,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也就逐渐烟消云散。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新鲜劲趁热打铁。课堂练习做对了,及时表扬,促使他们做得又快又好。这个时候,也许不用老师催促,就有无数个课堂练习本向你飞来——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家长会上,尽量少说批评或抱怨学生的话,这样矛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抵触,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尽可能的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引导他们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结合自身实际,去积极改正。

同时,教师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及时而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状况,融洽师生关系。

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会感觉时间飞逝,反之则时间漫长。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抓住学生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学习兴奋点,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同时,教师的提问,应该一环紧扣一环,尽量避免学生走神,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逐步形成数学思想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3 教师对学生要多放手

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往往只有一两个重点,但与之相配套的,则有大量的旧知识作基础,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后,一定要及时让学生自主归纳、小结本节课的重点,自主寻找难点如何突破,自主体会主要题型应从哪个条件入手,下一步怎么做等等。这样,既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放手调动他们的自主性之外,教师还有必要在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将数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情境中感悟数学的科学精神。

毕竟,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的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经营和开拓市场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驾驭和把握市场的实例也不少。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也是大有好处。

教学实际告诉我们,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既需营造好外在客观条件,更需调动内在动力。内与外,在教学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只有各方面兼顾周全,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上升,整体水平才能全面提高。总之,一个好的数学老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其数学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