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花”后的出场者

2014-04-29刘洪波

新民周刊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运行政院企业主

刘洪波

权力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你有能力去反对的,而资本的力量比权力更大,你必须在意就业市场是否向你关闭。

台湾的“太阳花学运”告一段落,学生撤离,警察出马。但警方不止是保证学生平静撤离,在接管“立法院”的同时,已开始搜集学生指纹,“媒体猜测马英九欲秋后算账”。

所谓“秋后算账”,似乎也算是“阳谋”。台湾当局一直未作过“不秋后算账”的承诺,而是有言在先,区分学生诉求和学生行动。诉求可倾听,能接受的接受;而所有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理;这一态度一直明确,在台湾学运炽热期间也直言不讳。

现在看,倾听诉求,能接受的都接受,很像是“虚应”。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理则实在得多。“学生涉及破坏公物、妨害公务、入侵住宅等罪嫌”,随着“占领立法院”事态的结束即将坐实,剩下的只是若犯后态度好可从宽处理。

学生面临坐牢的风险,台湾多所大学的校长呼吁“法务部”不要究办学生。这是校长的本分,他们归位了。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说,这段时间惊觉台湾有很多人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要向警方及社会道歉:“是我们这些做教育的没把学生教好”。她说,学生占领“立法院”时要求警方不要管,但遇到冲突时又要找警察保护。这算是没有“把学生教好”的举例吧。校长们此时说起这些,意在繁华散尽后回护学生。

但归位的不止是校长,法律也在迅速归位。“法务部长”罗莹雪表示,理解学校爱护学生的心情,但“爱护也要教育,不要以为自己是特权阶级,爱他反而害他”。警方表示针对学生在占领行动中所涉罪行,会依法送台北地检署进行侦办。台检方宣布,最少已经有10个人对学运总指挥林飞帆等人提出告诉,检方都已经完成分案,待学生从“立法院”退场后将展开传唤行动。

“太阳花学运”之后,权力体系迅速回归到了现实之中。但学生所面临的不止是权力的追究。前“行政院”发言人、台师大教授胡幼伟在FACEBOOK上说,已经听到好多家企业的中高阶主管表示,今后在面试刚从大学毕业的新鲜人时,会将是否曾参加学运列入录用考虑项目,“他们绝对不会想晋用有反体制倾向的年轻人,因为企业主会害怕”,警告这些学运青年恐怕未来都有“就业危机”!

体制,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资本也在登场。台湾前“行政院”发言人,现在在代资本发言。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与权力具有的共同属性,它们是台湾“体制”的共同体。当体制受到冲击时,权力在前端应对,资本在深处用力。当冲击结束时,权力在收复失地,资本也蹿上前台。而且,权力的发言还状似温和,资本的发言则要严厉得多。

“前行政院发言人”表示:(台湾)企业主害怕“学运青年”进入公司,遇到挫折或心生不满,轻则任意离职,重则在公司内发动反体制活动;一旦学运结束,那些曾大力支持太阳花的教授、律师、研究员、导演可以回去继续优渥的生活,学生却可能要背着“反体制”的标签过下半辈子,“到那时,学运学生怎么办?”这与其说是“忧心”,不如说是一种“威胁”。权力还不敢说“闹上一阵子,耽误半辈子”,资本则要明示参与“太阳花学运”的,要背半辈子的“反体制标签”。

公司本身是一种体制,企业主不欢迎反体制性格。公司还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当你反对社会体制时,也就反对了企业主。在一个“自由择业”的市场中,与权力结构作对的人,不仅被权力结构而且将被就业市场排斥。这是“反体制”者所面对的现实。这应该算是“资本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权力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你有能力去反对的,而资本的力量比权力更大,你必须在意就业市场是否向你关闭。你可以不看权力的脸色,但资本的脸色,你是否可以不看呢?企业主关于“太阳花学生下半辈子”的威胁,算是资本力量对“反体制行为”的以儆效尤。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运行政院企业主
“道歉”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
“太阳花”周年,台严阵以待
浅谈安源工运与萍乡早期学运
陈为廷搞学运交到女友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渠道的选择偏好及效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