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4-29王学广
王学广
我们都知道,兴趣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一种对所做事情热切而执着的追求。兴趣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并驱动人去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方法,从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在此过程中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但是,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活动,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学生长年累月地学习,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话,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我们的教育就变得简单了。那么,我们应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崇高的理想、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兴趣的源泉。学习目标,是指为什么学习该学科,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因此,在学习之初,我总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本软件的用途,并展示成品作品以及前届学生的作品,使学生从整体上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如我让学生练习打字,而打字是一个硬功夫,短时间内,一般看不到进步,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艰苦练习才能见成效。针对这项技术的特点,我给学生制定了周目标和月目标,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举行小组比赛。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练习打字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内容,都应该遵循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过程,这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同样的道理,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按照这个规律。因此,在学习之初,教师给学生确定的目标不能太高,应从通过努力学生就能达到的目标开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努力下,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学生在不断地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得太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还是不能成功,那么,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放弃。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小的进步,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在全班进行表扬,树立模范形象,这样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确立稳定的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所学知识,二是能修正所学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而这种喜悦情绪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引领的方式,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最终完成大的项目,做到举一反三、心中有数、学有所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一个人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有了兴趣,那么自己所从事的学问或工作就不再是枯燥和乏味的,它会让您沉醉其间,乐此不疲。可是,兴趣不是天生就有,但可以通过后天积极引导使其产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