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谈伪科学和假教授
2014-04-29
现代阅读 2014年2期
伪科学
改革开放,提倡“百家争鸣”,有人利用新时期的自由,创造新的伪科学,蒙骗被“10年动乱”搞得晕头转向的大人物。
例一:自然科学有所谓“新化学”,“水能变汽油”。此说得到几位大人物的支持,骗取大笔试验费。一位老科学家说:“水变汽油,不可能。”大人物说:“你太保守了,你说不可能,他做给你看。”
例二:社会科学有所谓“英文解字”,“英文都是象形字”。“bed”是“床”的象形字,不像一张“床”吗?“eye”是“眼”的象形字,左右两边是眼睛,中间夹一个鼻子。新闻报道:文字学有了大发明。
两种假教授
友人来谈,上海有两种“假教授”:
第一种:“真的假教授”,捐一笔钱,换来一张聘为名誉教授的聘书,不会教课。
第二种:“假的真教授”:“系”扩大成“学院”,来了个院长,两个副院长。学生说:“嘿,三个代表!”按照规定,高级别官员都是教授,不会教课。
科学真伪的鉴别
伪科学主要有3个特点:
1.违背“公理”。“公理”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须再作证明的命题。例如:“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父子有血缘关系”,“汉字不等于汉语”。
2.违反“常识”。“常识”是人类的普通知识,符合逻辑,正常人共同承认的认识。例如:“人皆有死”,“地球绕太阳转”,“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3.不顾“事实”。“事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全社会都能看得到的事物。例如:“长江在中国”,“苹果长在树上”,“婴儿不能先识字、后学话”。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晚年所思2》 作者:周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