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与国企的商业谈判
2014-04-29
卫留成,1946年8月生,河南泌阳人;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曾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海南省省长、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海南省任职期间,在推动官场改变积习时,卫留成无疑显得步履沉重,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他一到任就显出“长袖善舞”的本领。
2004年11月,阔别9年后,海南省首次在香港举办招商会。久未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李嘉诚,主动出席并宴请卫留成,席间谈笑风生。一个星期后,他的私人代表已飞抵海南省考察,洽谈项目合作。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由是感慨,海南省有这么一个能量大的省长,抵得上中央多给不少钱。
“他是一个资本运作的谋略髙手。”海南省水务局长王扬俊对此尤有感触。
东方市大广坝水利工程,身系海南西部近100万亩干旱农田的灌慨之需,1995年一期完工后,二期工程足足喊了8年,因为没钱一直干不了。
惯于资本运作的省长想了一招,把大坝一期的31%股权出售给国家电力,以此获取3.1亿元启动资金。
国家电力对此项交易眼馋耳热,但省长却按兵不动,以致经办的官员都急得跺脚了,最后,国电答应加价,卫留成才松了手。
“有了3亿,又争取到国家支持5亿,省里一分现金没掏就启动了项目。”王局长说。
与“中海油”洽谈洋浦电厂的股权买卖,更是惊心动魄。谈判还没进行,已经有人担心省长的出身会不会影响其偏向。
当“中海油”给出2.4亿时,省长却不表态,不吱声,不松口。
“中海油”反而摸不清对方的底牌了……3.4亿,4.2亿?
对方两次提高报价后,卫留成只搁下了一句话:“低于6亿免谈。”
“中海油”闻讯,威胁要撤出,并托人捎话,卫留成回答:“那我们就找别人了。”
经过半年的僵持后,成交价锁定在5.8亿元,除此外,海南省还保有了少量股份。此结果,让下面的厅局干部,既惊喜又后怕。
谈及这些,卫留成怡然自得,“讨价还价是我的强项,况且我知己知彼。”也因为此事,卫留成至今在“中海油”还背着个“不念旧情,黑心省长”的评价。
“他善于利用这种市场竞争,甚至给别人造成压力,谋取海南省的最大利益。”发改厅的一位副厅长这样评价。
正是在这些类似的谈判场合,卫留成熟稔地于企业家与省长的角色间找到了契合之处——懂企业,了解市场,看准形势——无论身为国企掌舵人,还是政府执政者,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备的素质。水务局的一位官员说,真正感受到了当年力推“中海油”国际上市的“卫老总”的本色。
而现在所有这些谈判,对象无一不是国内外响当当的大牌企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院长说,以海南这两年成就的大项目而言,如果顺利产生效益,已经足够带动海南的经济高速增长。
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18年,经历了1992、1993年的经济泡沫,之后经过10年的疗伤,从2003年开始恢复性增长,到现在进入到一个加速性增长的新时期,目前海南正在建设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一大批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和旅游房地产项目,海南畸形的三次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穷困的财政逐步得到好转。海南又热起来了!一位投资者深有感触地说。
“省长一步步争回来的惊喜,某种程度上更像强心针一样,刺激着海南重新回到经济跑道上的信心。”海南省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位工作人员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闯海而来,一度灰心,现在则满怀期待。
(摘自人民出版社《行知天涯:卫留成海南言论录》 作者:卫留成 本文作者:朱红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