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2年:北京国安队的诞生

2014-04-29

现代阅读 2014年1期

1992年,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兵败吉隆坡,引发社会强烈不满。

其实在此之前,十分关心中国足球的时任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就曾经表示过要成立中信自己的专业足球队的想法。而时任中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军先生和中信国安总经理李士林先生,也探讨过成立国安足球队的事情。据当时负责国安公司文体事务的殷谊女士(后任国安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回忆,1992年春节过后,李士林得知当时北京男足与神州热水器的赞助合同到期,对方也无意继续赞助后,“让我尽快与北京队讨论赞助合作的事情。要求我一定办成”。于是她马上找到北京队领队杨祖武,双方开始秘密协商。

1992年5月26日,即将离任的北京市体委主任马贵田和北京体工大队足球班主任(北京体工大队当时另外一块牌子是“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所以有“班主任”这一称谓)杨祖武一起,到国安宾馆拜访李士林,双方就合办俱乐部足球队一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谈判,并决定尽快成立北京国安俱乐部足球队”。但此后由于北京市体委内部对建立俱乐部的意见不统一,北京市足协也对成立俱乐部持“审慎态度”,因此合作事宜险些夭折。

不过北京市体委及北京市足协方面的态度随着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的召开而变得积极起来。6月23日至27日,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在八一体工大队驻地举行。由于八一队驻地位于北京海淀区红山口,所以此次会议被简称为“红山口会议”。在这次大会上,袁伟民接替年维泗,担任中国足协主席。在6月27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大会上,袁伟民表示:“有决心、有耐心迎接挑战。”他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西安、沈阳、深圳、重庆、武汉这11个城市,在1993年底之前,要建立(职业)足球俱乐部。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则要求:1993年在广东实行(职业)俱乐部联赛,1994年起举办全国俱乐部联赛。

会后,各被点名城市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筹办职业足球俱乐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体委审慎研究了在北京组建足球俱乐部的相关问题,体委主任万进庆和主管训练竞赛的副主任贝卓华直接过问细节问题,并责成北京市体工大队尽快开始俱乐部的组建工作。体工大队则由分管足球的党委书记刘文雄和足球班主任杨祖武实际运作。

北京市体工大队分别与五六个公司进行了接触,最终在包括北京国安实业发展总公司在内的4家公司中难以决断。他们请示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张百发表示了三点意见:第一,越快成立越好;第二,“自由恋爱”,我不干涉;第三,谁给钱多就跟谁合作。

与此同时,国安队也在对自己独自建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经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后,国安队认为自己建队第一要建立一套训练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第二要建设自己的训练场和比赛场。在当时的情况下,成本太高且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很难解决。因此与北京队合作的意向逐渐坚定。

进入10月份,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被国安队委派,与刘文雄和杨祖武具体讨论研究建立俱乐部事宜。当月,3人就俱乐部建立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认为可行。至此,北京国安俱乐部成立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11月24日,殷谊就与北京队前期谈判进展以及双方达成的合作共识,向李士林报告。李士林很快就批准了报告,并在报告上批示:“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我们是有信心的。为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大胆改革,成立企业与专业联合性足球俱乐部队,我们一直是积极的。”

12月29日下午3时,北京市体委、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和中信国安实业发展总公司,合作成立“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协定,在北京国安宾馆正式签字。“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终于在风雨之中诞生。不过这次签约属于“内部签约”,只有3名记者在场,并被要求暂时不要报道。而北京市体委和中信国安实业发展总公司正式对外的签约仪式是在1993年1月5日。

从此,北京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职业化足球队,北京感谢国安俱乐部为首都足球担负起的责任,国安队也为有北京这样伟大的城市做后盾而感到骄傲。

(摘自北京出版社《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二十年光辉纪念》 编著: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