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2014-04-29厉以宁

现代阅读 2014年8期

什么是社会资本?简要地说,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体现于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广、人际关系好,社会资本就丰富。而人际关系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大的。家族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都构成一个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要靠一个人的努力,去发现,去建立,去巩固,去发展。社会资本是一个网络,它会越滚越大,什么“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熟人的熟人”……都有可能成为社会资本。

财富是3种资本共同创造的。社会资本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以一种无形资本的方式使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能够更好地结合。换句话说,社会资本是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结合并发挥作用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无形资本。

社会资本既然由人际关系所构成,其核心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否延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否长久维持,是靠人的信誉支撑的。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的人,只要这个人讲诚信,重信誉,同他打交道的人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认为这个人值得交往,于是这个刚刚进入市场的人就不会是孤立的,在他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就会扶他一把,拉他一下,他的社会资本就起作用了。因此毫无疑问,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我到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考察时,曾多次同当地华人、华侨一起座谈。那些华人、华侨几乎每次都要谈起他们的祖辈从福建、广东初到异国谋生时的体会,这就是:不怕刚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人生地不熟。一要勤劳,埋头干活,能吃苦,能干活,就能有一碗饭吃;二要为人诚实,讲信用,这样,在需要别人帮助时,同乡、同学、同事总会出手相助。这些就是社会资本的作用。我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考察时,也遇到了一些来自浙江的华人、华侨,他们同样告诉我们有关他们的祖辈、父辈或他们自己到西欧来创业的经历和体会,他们的体会同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是一样的,一要刻苦耐劳,二要讲诚信。

总之,所有到外面(包括国内国外)闯荡市场的人都有同样的认识,有了信誉,就会有熟人,有朋友,而且熟人、朋友会越来越多。反之,即使一个人原来就有同乡、同学、同事,或有亲戚、朋友在市场上,但这个人的信誉差,那些同乡、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都了解这个人的品行,不同他来往,他的社会资本也就消失了。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社会资本的消失,可能都在一念之间,甚至一个商店以前靠祖上好几代人的诚信而开创的业绩,就在后代继承人那里因不讲信用、失去信誉而很快垮台。这种情况虽然在华人、华侨圈子里并不多见,但也不是不曾有过。无论在东南亚还是在西欧,华人、华侨提起这样的事情时,他们全都叹息,说“见利忘义”、“因小失大”,太可惜了,在商界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离开这里,或者回到故乡,或者又去到另一个新的地方从头做起,甚至连姓名也改了。他们还说:“如果这样的人再不痛改前非,将来还会犯错误的。”

要知道,在任何市场上,不管什么样的人际关系都可以被看成是互助合作关系。这种互助合作关系,可能是有形的、无形的;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意识不到的或根本感觉不到的。

任何人都应当懂得西方社会流行的一句谚语:他骗了所有的人,最后他发现,原来他被所有的人骗了。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一个人说假话、骗人,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日子久了,当别人都知道他一贯说假话、骗人,也就对他说假话、骗他,所以最终他被所有的人骗了。

如果社会上人们普遍缺少信用,不讲诚信,社会将陷入信任危机状态。假定发生了信任危机,社会经济的运行将无序,日常生活也将因无序而陷入混乱之中。

人是不能离开预期的。无序使人的预期紊乱,最终无法预期未来,甚至无法预期明天。无法预期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情,人们只可能抱着“混日子”的想法,社会经济的运行全都被认为“不可知”,社会也就停滞、倒退,连最后的归宿都在茫茫然不知所去的失望中。

因此,恢复诚信,增加人们彼此的信任度,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人们经常提到的“末日情绪”,并不是指某种宗教的预言,也不是指某种自然灾难即将来临,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指社会信任的丧失。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