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全球航空母舰只剩了1/10

2014-04-29江晓原

现代阅读 2014年8期

我们先从对比数据开始(不必非常精确,因为统计口径多有出入)。

据说现在全世界共有9个国家,总共拥有22艘航空母舰,其中12艘属于美国。

上世纪40年代,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共击沉日本19艘各种类型的航空母舰(包括轻型航空母舰);美军损失了11艘航空母舰,英国海军损失8艘航空母舰,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没有航空母舰建造完工。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来支撑的,所以美国的战争潜力一旦焕发出来,其结果真是难以想象:到1945年秋,太平洋上对日作战的美国海军各种类型航空母舰竟达67艘(几乎用航空母舰包围了日本列岛)。当日本代表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文件时,战舰上空编队飞行着1000架美军战机。神话般的海空力量,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当然会对日军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

在那个结束世界大战的秋天,全球海洋上航行着约150艘航空母舰,其中美国有97艘,另外还有几十艘正在建造中。那真是一个航空母舰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今天全球的航空母舰数量,已经锐减到了1945年时的约1/10了呢?

恰恰是在航空母舰黄金时代的1945年秋天,美国空军战斗英雄杜立特中将对美国国会说:“航空母舰的作用已经发挥到极致,它将进入荒废阶段。”

当然,战争结束了,和平到来了,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航空母舰为何真的很快“进入荒废阶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子弹。

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让世人见证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当时人们认为,一颗原子弹足以摧毁整个航空母舰编队(每艘航空母舰都需要若干其他各类战舰与之配合作战)。一架携带原子弹的飞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2万架舰载飞机,或2000架B-29轰炸机(当时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况且用导弹携带原子弹实施攻击的前景已经出现——当时美国、英国和前苏联都用缴获的德军V-1、V-2导弹进行了多次试验。所以1945年的秋天,既是航空母舰黄金时代的巅峰,同时却也是它“最黑暗的时刻”。

在此后几年,美国军方和国会围绕着航空母舰前景与原子弹的争论非常热烈,期间“美国号”航空母舰的报废又给这种争论火上浇油。关于航空母舰前景的悲观论调,伴随着战争结束带来的形势改变,导致美国海军舰队急剧裁减。短短两年时间内,战舰总数从约1500艘缩减到270艘。17艘航空母舰被报废,许多在建造中的航空母舰下马,还有大批航空母舰被封存起来,停泊在船坞中以待不时之需。

认为核武器的出现会导致航空母舰失去作用的观点,看来在前苏联也有着长期影响。相传赫鲁晓夫曾有名言,认为在核武器时代,航空母舰已是“海上的浮动棺材”。在海洋上有着极为重大的国际性战略利害关系的前苏联——俄罗斯,虽然前前后后也开工建造过多艘航空母舰,但大多难逃报废、拆除、转卖的命运,至今只有一艘尚在服役——“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它正是当年与“瓦良格号”一同设计建造的姊妹舰。

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科学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