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后10年,印度与中国经济前景比较

2014-04-29

现代阅读 2014年8期

不能把印度和中国相提并论,它们是不同的国家。这是否意味着印度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呢?不!印度的角色比东南亚国家联盟所有成员国的集体角色还重要!

中、印两国的制度不具有可比性,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印度的3.5倍。印度的增长率是中国的2/3。但印度是个大国,在印度洋地区是一股起到平衡作用的力量。

印度的经济总量能增长到中国的60%~70%,根据目前的预测,其规模不会更大了。但即便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60%~70%,印度的人口总数到2050年将超过中国人口总数,加在一起也是相当可观了,而且印度社会顶层有一些非常有能力的人才。

然而,为什么中国的和平崛起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而印度的发展则不会呢?是因为印度是一个存在多种政治力量的西方式民主国家,形成了一个内部相互制衡的体系吗?很有可能是这样,尤其是印度政府往往是由一二十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印度有能力以更好的方式在其国境之外更远的地方投射军事力量,但其他国家并不担心印度有侵略意图。当前,印度并不像中国那样对国际秩序构成挑战,而且在其基础设施达到一流国家的标准以及进一步推进经济自由化之前也不会构成这样的挑战。其实,美国、欧盟与日本之所以会支持印度,是因为它们想要一个更加平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印度能与中国分庭抗礼,如果印度遥遥领先于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到时美国和欧洲会支持中国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身上,只是希望与印度保持距离。

我不确定印度是否想从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中分得一杯羹,因为印度害怕同中国竞争。中国曾向印度提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但印度没有答应,因为如果印度同意了,中国商品就会进入印度,同印度本国商品竞争。

只要存在自由市场的讨价还价,印度就必须学会出价比中国更高。中、印两国不会打响战争。中国有冒险精神,比如,中国到了尼日尔,愿意拿自己的钱和劳动力冒险,依然认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中国到了安哥拉和苏丹,中国还想同伊朗合作,中国正在和中亚的共和国交朋友。中国想要一个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数千公里长的输油管线,而且乐于修建这样一条管线。这就是自由市场的竞争。我认为这并不是说“如果你同意把东西卖给印度,我就会打败你”,而是“无论印度卖给你什么,我会提供给你更多”。中国将根据规则出牌,而且坚信胜券在握。

(摘自中信出版社《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口述:李光耀 编者:[美]格雷厄姆·艾利森 等 译者:蒋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