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戈辉教女,言教不如身教

2014-04-29五月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14年12期

当年,凤凰卫视美女主播许戈辉和亚信(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丁健的婚姻,曾经备受非议,而身处非议中的两人,一直保持着低调。一转眼,十年的时间过去,他们终于用自己的相依相伴同甘共苦,让所有流言蜚语烟消云散。

如今,女儿已经9岁,许戈辉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女性的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母亲——

女人当独立

2005年4月,许戈辉生下女儿,休完产假后,她立即重返职场,与同事倾力打造新栏目《戈辉梦工厂》。为此,她不得不将女儿交给在北京的保姆,过起了在京港两地的“飞人”生活。对于和年幼女儿之间的分离,许戈辉说:“其实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女儿这么小、这么可爱,我很想陪在她身边,亲眼见证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有一阵子我甚至想过以后就做个全职太太算了。但是作为母亲,我很希望女儿将来是一个有着自己事业的独立女性,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将来又如何要求女儿做到?”

每次离开北京的家,告别女儿时就说:“妈妈要去工作了。”女儿问她:“什么是工作?”她想了想说:“工作是一件很美好很快乐的事情!”有一次,许戈辉的朋友到她家里做客,逗她女儿:“宝贝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呀?”小丫头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想工作!”朋友大笑,“完了,妈妈是个工作狂,结果生了个女儿也是工作狂!”

说许戈辉是工作狂一点不假,她说:“节目当中我都会精神饱满妆容整齐,可平时常常一大清早就黑着眼圈、蓬着头发,抓起桌上的小熊饼干和助手谈创意。”而这些小熊饼干,都是女儿给她的。因为她每次从北京的家匆匆赶往机场去香港,往往都来不及吃东西,这时候女儿就会把自己喜爱的小熊饼干装在一只塑料袋子里让妈妈带上。

女儿大了一些之后,为了能多和女儿呆在一起,许戈辉开始带着女儿上班。在她家里,有只小小的粉红色拉杆箱,那是属于女儿的,在刚刚会走路的时候,女儿就拉着它,跟在妈妈身后,穿梭于机场,往返于北京香港之间。

而在凤凰卫视许戈辉的办公室里,她的办公桌对面,还有一张四方的小书桌,那是女儿的位置。从小,女儿就坐在那里,看妈妈思考、打电话、和人讨论……有一次,许戈辉和同事讨论节目改版的事情,说得兴起,不知不觉就过了三个多小时,等到同事离开,女儿才出声:“我要小便!”她这才想起女儿的存在,连忙抱起女儿,发现女儿的裤子已经全湿了,她心疼地责备:“怎么不叫妈妈呢?”女儿回答:“妈妈你在工作啊。”

还有一次,许戈辉带着女儿在咖啡店,突然想起丁健当天就在这附近和人谈事情,就对女儿说:“爸爸就在这附近,我们叫爸爸过来好不好啊?”没想到女儿很认真地说:“你太不懂事了,爸爸在工作。”那严肃的小模样把许戈辉给逗乐了。

这样耳濡目染的结果,是女儿超出于同龄人的专注和认真,交代给她的事情,她总是要求自己能按质按量完成。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就曾经告诉许戈辉:“你们家小孩有完美主义倾向,无论让她做什么事情,哪怕是让她擦个桌子,她都会擦得比别的小朋友干净。”许戈辉开玩笑:“将来哪个老板能雇用到我女儿绝对是福气,她会是个超级敬业的人。只是这样会很辛苦吧。”

许戈辉说:“作为职业女性,辛苦是难免的,但我希望女儿能学会取舍的智慧,不至于把自己搞得很累。”比如平时她为工作倾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让她对女儿和丈夫有很多内疚,为了争取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她平常家务都请家政人员代劳。许戈辉想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女儿明白:女人也不一定非得要洗衣做饭,作为现代女性,能把工作做好,实现经济和精神的独立,就是很成功的女人了。

做善良的人

2007年,丁健卸任了亚信科技的CEO,作为一名战略投资者,他此时流露出更多的是沉寂之后的气定神闲,夫妇俩在事业上都达到了平稳期,他们对于名利开始淡漠,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慈善和公益活动。也就在这一年,许戈辉以“爱心大使”的身份代言了“扶贫中国行”活动,还和丁健一起出资十几万元在河南省驻马店任店镇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取名为“健辉”小学。许戈辉说:“做这件事情,就是想给女儿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她将来可以来看一看,知道爸爸妈妈做过什么。”

他们也积极让女儿参与到慈善活动中。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许戈辉要代表凤凰传媒集团前往灾区,临行前,她和女儿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宝贝,你知道四川发生什么事儿了吗?”“地震了。”

“地震了会怎么样呀?”“地震了,房子倒了,有些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了……”

“妈妈要去四川看望受灾的小朋友,你有什么礼物要送给他们吗?”

她刚问完,女儿扭头就走了,几秒钟之后,拿着姥姥送给她的水晶手链走到许戈辉面前:“妈妈,把这个送给一位小妹妹吧。”女儿还不会写其它字儿,只在装着手链的盒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还画了一颗心。

后来,女儿和收到这个手链的汶川小女孩结成了好朋友,女儿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到要留一份给“汶川的小姐姐”,女儿知道给予身处困境中的人关心和帮助,这让许戈辉非常欣慰。

有一次,女儿教一个孤独症男孩子唱歌,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男孩子突然发起脾气,将女儿重重地推倒,女儿的脸磕在凳子上,很大一块淤青,女儿却揉着脸替男孩求情:“没事,不疼,他是因为有病才这样对我的。”

正是这些从事慈善活动的经历,让许戈辉的女儿身上,毫无独生子女的傲娇之气。相反,女儿是个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的孩子,也正是这样的特质,让女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陌生人之间,都极具人缘,许戈辉戏称女儿“人气比我还旺”。

有一次,女儿要参加幼儿园的围棋比赛,结果当天起晚了,又赶上堵车,眼看已过了比赛时间,可当许戈辉带着女儿赶到幼儿园的时候,比赛还没开始——原来所有参赛的小朋友见许戈辉的女儿还没来,一致要求推迟比赛开始的时间——因为温柔善良而结下的好人缘在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也验证了许戈辉的教女理念:用善良对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用善良对待你。

见识很重要

说起对女儿的期望,许戈辉总是简单地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见识。怎样能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在许戈辉看来,无非也就是两条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让许戈辉很欣慰的是,女儿从小就很酷爱阅读,“有时候带着她工作,怕她一个人呆着无聊,就扔给她一本书,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去忙了。”从小到大,女儿最喜欢的礼物是书,现在,刚9岁的她已经拥有两千多册藏书了,也因此,女儿似乎比同龄人更喜欢思考。有一次,女儿对许戈辉说:“妈妈,我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许戈辉当时就拥抱了女儿,对她说:“太棒了!这也是妈妈的理想,不管能不能实现,妈妈要和你一起努力!”

女儿之所以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得益于许戈辉和丁健都是喜欢阅读的人。“在我们家,周末最常见的一个场景是:灯下,一人抱着一本书,看到有意思的地方,随时讨论——女儿在这种氛围里,不可能不受影响的。”许戈辉印象最深的是女儿刚满周岁的时候,有一次自己坐在地板上翻一本图画书,过了好久没动静,许戈辉一看,发现女儿正趴在地板上默默地流泪,而那本图画书翻开的那一页,讲的是一个日本小女孩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宠物猫……

许戈辉说:“经常听见一些妈妈向我抱怨,说孩子不喜欢看书,我都会反问:那你看书吗?如果你的家庭里没人喜欢看书,那怎么能要求孩子喜欢看书?”

至于“行万里路”,许戈辉说:“我女儿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们就带着她旅行了。”每次选择旅行地点的时候,许戈辉会刻意选择存有强烈反差的地方,比如他们会去英国、美国这些高度发展的国家,也会选择去云南的山区,非洲的沙漠地区,她说:“我想让女儿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处境,和各种各样的生活智慧。”

比如女儿5岁的时候,许戈辉和丁健带她去西亚,在贝都因人部落,他们一家人和当地的牧民同吃同劳动,长老们看到许戈辉在帐篷里有模有样地烙饼子、打扫卫生,觉得如果作为新娘送聘礼,“她至少可值300头骆驼”,而女儿和牧民的小孩玩得不亦乐乎,那些孩子对待这个远道而来的小姑娘非常友善,教她怎么搭帐篷,怎么骑骆驼。告别的时候,有一个牧民的孩子还将家里珍藏的一个牦牛的头骨送给他们,大家都感到依依不舍,女儿还哭了……

那些牧民们生活困苦,但每个人都活得那么开心,人也都是那么可爱,这让女儿很早就意识到,人的品质和幸福感与财富无关,这也让女儿从小就是一个具有平等意识,没有势利和虚荣的人,比如,她对家里的阿姨、小区的保安,甚至是乞丐都非常有礼貌,因为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很了不起的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女儿这种大气和谦卑,让许戈辉非常欣慰。

2013年的暑假,女儿已经完成了一次属于自己的旅行,独自去了广西的阳朔,从订票到订旅馆,许戈辉都没有插手,女儿在阳朔的日子,她也只是每晚打一个电话,其它的时间都忍住自己的担心,不去叮咛和过问,而女儿最终也平安归来,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述这一路上的见闻:她怎样和青年旅社里的旅伴一起做饭、一起游玩;怎样帮助流浪歌手收钱,人家还请她吃饭;怎样和三轮车夫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最后人家竟然没要她的钱……女儿兴高采烈满面红光的样子,让许戈辉感叹:“孩子的潜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潜能被家长所谓的爱与担心所磨损和埋没。”

这次独自旅行的成功,让女儿增添了自信与勇气。2014年6月,暑期将近,她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次的旅行了,并且要求:“你们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去。”许戈辉有些失落又不无骄傲地说:“她才9岁,就不肯带我们玩了。未来的日子,我们要习惯当一个欣赏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陪伴而不是干涉她去走属于她的这条人生之路,完成她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