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做个快乐的“早餐达人”
2014-04-29阿丽
平时不少人为了多睡半小时,早餐多是匆匆啃几口饼对付或干脆不吃,然后拼命赶车。外企女白领李雯却向这种“慵懒恶习”发起挑战,从3年前起她开始每天翻着花样做早餐,如今做过至少350款。大伙怎么也想不到,早餐竟能吃得如此华丽和惊喜浪漫。更多的人,却从中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变身早餐达人
1982年出生的李雯,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大连女孩。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做设计。在浦东的头几年,李雯和许多同事一样,每天睡到快迟到才醒,早餐不是在路边随便买个煎饼、饭团,就是干脆不吃。然后匆匆忙忙挤车去公司。
2010年1月1日,李雯和丈夫经过艰辛打拼,终于在上海买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她很想改变每天枯燥的生活,决定从早餐做起。
从此,李雯开始自己动手做饭。最初她的早餐并不丰富,有空时,煎个鸡蛋,煮点水饺、汤圆或粥,再配上水果;没空时,在街角小店买份包子、油条,再煮杯豆浆或牛奶就是一餐。虽然每天必吃早餐,但菜谱却非常简单。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媒体曝光。因为想让家人吃得健康、舒服,自认为对烹饪有些天赋的李雯,开始尝试起了复杂的菜式。但做早餐这事真正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则是在2012年。那年,在研究所做了8年设计师的她进入了工作倦怠期,每天都在想辞职,但又没有勇气付诸实施,日子一天一天煎熬着过。发展到后来,她每天起床一想到要去上班就忍不住哭。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不那么抑郁?李雯发现,早餐可以。
她把做早餐当成了一道仪式。在橘子酱色的清晨阳光里,一个人,一丝不苟地洗菜、切菜、煎肉、炸鱼、煮蛋、烤面包……然后和爱人坐在餐桌边,一起分享。这个过程抚慰了她的肠胃,也安定了她的心魂。老公更是赞不绝口,连走路都比过去精神很多。“当了这么多年设计师后发现,原来我的兴趣都在厨房!”
其实李雯每日花在做早餐上的时间并不长,准备得当的话,不会超过半小时,而这半小时是她从睡眠时间里抽出来的。李雯觉得愿意多睡半小时还是愿意早起做早餐,全看个人的生活态度。
为了省时间,李雯会提前解决掉那些耗时的准备工序。比如要做杂菜可乐饼,她会在前一晚把杂菜洗净、土豆煮熟,洋葱切碎备用。第二天早上,只用把这些原料混合搅拌、搓成饼再入锅炸就好。对于那些需要花时间炖煮或烤箱烘焙的食物,则可以在这期间内洗漱更衣,打点好一切后便可以舒舒服服地享用早餐了。
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做饭太麻烦,的确,买菜、洗菜和做菜都很费时,但李雯却是把这些过程都当是生活中的乐趣在享受着。她说,其实在自己做料理的过程中,最想呈现的就是这种“家庭味”。使用简单、干净、新鲜的食材烹调出质朴的味道,没有过多装饰的讨喜的外观,让自己和家人每天一大早便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心与愉悦。
李雯不喜欢重复做已经做过的早餐款式。生活已经足够让人疲惫,早餐如果也寡淡,这日子还怎么继续?做丰盛又有美感的早餐成了她对抗平庸生活的温柔武器。巧克力布朗尼蛋糕、竹炭乳酪吐司、燕麦司康、法棍tapas……各种新的早餐食物被她不断研发出来,上了家里的餐桌。只要有菜谱和原材料,没有做不了的东西。
渐渐地,工作之余,让每天的早餐都有惊喜成为了她的追求。后来,老公也喜欢上了早起,夫妻俩一起做早餐的时光总是充满快乐。因为坚持做早餐,李雯体会到了以前从来没察觉到的幸福,“觉得生命好像被延长了,爱情也更加甜蜜了,感觉很幸福。”
自创早餐美学
在食物上桌之前,李雯还有一件事要做——选盛放它们的餐具。令人惊讶的是,她的碗碟柜有一个书架那么高,里面高高低低随意摆放着400多件各种花色、形状的碗、碟、杯、罐,简直有餐具博物馆的范儿。别的美女想破脑袋的问题都是“今天穿哪件衣服”,李雯的却是“今天到底用哪套碗碟呢”。
她为宝贝们大致划分了三类:中式、日式、西式,不过这其中还要细分,中式的有大米、面条、包子等等不同的容器,而西式的也分面包、滑蛋还有甜品等容器,不仅样式要搭,颜色也不能放过,从小学画的李雯对颜色更加敏感,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无比龟毛和矫情”。
比如秋葵这类颜色翠绿的蔬菜,李雯就非得用对比感强烈的盘子,例如红色大圆盘,但有时候也不能差异太大,大地色系的菜,例如南瓜小米粥就得用橘黄色的小锅盛着才看得过眼,“因为橘黄色会将金色衬托得很好”,不知道的以为是在谈最新的平面设计。
找完盘碟只是第一步,下一个“艰巨任务”是选一张合适的桌布。这个也得选?桌布不应该是放在餐桌上一两年也不会变的物品吗?面对很多朋友的疑问,李雯支支吾吾地承认自己囤积了30多条天然棉麻质地的不同餐布。刚开始买了一条不过是为了保护木桌表面,后来发现再好的餐具没有了合适的桌布搭配都是遗憾,选择餐布也得从造型图案和颜色一一搭配。桌布必须和今日食物以及餐具相配,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从2011年起,李雯开始每天翻着花样做早餐——粗略计算起来,她做过至少350款。而且拍摄成超文艺范儿的图片发到微博上,精致度不输给日本恋物杂志。她晒在网上的每日早餐图,引得众多吃货边流口水边转发:“太凶残了,你怎么能把早餐吃得这么浮夸和豪华?”还有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捶胸顿足,“像人家这样吃饭才是生活,相比之下我们糙得连生存都牵强了。”
因为李雯微博上发的90%以上的内容都和吃有关,大家称她“早餐达人”。更有内行说,她为早餐创制美学。虽然饭姐早已嫁为人妇,但依然有粉丝在她的微博页面深情“告白”:“看完你的早餐,我好想娶你回家!”
其实李雯擅长的不仅仅是早餐,她花费给家的每个细节都不比早餐少。
最有趣的是,家里除了碗碟外,漂亮的瓶瓶罐罐也摆放了不少,这些不仅是李雯的宝贝,还有她没完成的梦。高中毕业时别人都选择热门的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她固执地决定去景德镇学陶器专业,不过那年景德镇刚好停止招生一年,成了她一直以来的遗憾。
抱着这样的遗憾,几年后李雯再到景德镇恨不得抛下上海的工作就留下来,她一家家地去找陶社、工作室,与那里的师傅和学生聊天,看到他们制作的纯手工陶件,李雯毫无抵抗力,最后买了几百件不同的陶器和瓷器,而且怕摔坏完全不敢托运,和老公两人全部打包背在身上,途中飞机每次颠簸她都吓得不敢喘气,生怕哪件宝贝就碎了,哪怕是一条裂纹都让人心疼呢。等到了机场,俩人发现现金都买了陶器,连打车回去的钱都不够,大半夜大多数巴士都停了,若不是赶上了一辆大巴的末班车,李雯差点要背着这几百件陶器走回家。
常常有人问,每天做饭,累不累?每天要花心思装饰这个家,烦不烦?李雯其实不理解,“现在的生活,有一个人爱我,有一个人给我一个家,我把全部的热情都投给这个家,都投给他,这股劲儿不是很正常吗?”
刷新网友生活观
有意思的是,为了买到合适食材,李雯甚至能跑遍整个区的进口超市。陪同去的朋友,用“令人发指”来形容她买菜时疯狂的状态。有次,她花100多元打车,仅仅是为了买一盒三四十元但她觉得口感可能会更好的鲜奶油。
李雯做过很多款让人眼花缭乱的早餐,这些美食作品都符合同一原则:能提供给人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这四大营养素。鸡蛋、肉类、豆腐里有蛋白质,蔬菜、水果里有维生素,米、面、小麦这些淀粉类里有碳水化合物,坚果、紫菜里有矿物质。用这些食材排列组合就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早餐。光是鸡蛋在她家的餐桌上就能变出不下50种花样来:苦瓜煎蛋、鸡蛋火腿沙拉、鸡蛋菠菜饼、胡萝卜鸡蛋卷、西葫芦糊塌子、丁丁蛋炒饭、杂菜丁什锦滑蛋……
李雯很喜欢一本美食书,是日本美食家饭岛奈美桑的《家庭味》,里面那种关于家庭和食物充满浪漫和温情的味道很能引起她的共鸣。早餐搞定后,李雯去卧室,喊老公起床吃早餐。那些让网友惊叹的早餐照片就是她趁老公洗漱时,拿起相机,随手拍的。那种为了追求拍摄效果,拍到饭菜都凉掉的情况从来不会发生在李雯身上。她PO在网上的那些清新唯美早餐照平均每张的出炉时间不过几十秒,就是凭感觉捏几张,而这感觉背后是她学画20多年培养的审美趣味。
因为每天热衷晒不重样且精致如艺术品的早餐,“携手浪迹天涯”的微博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有一天一觉醒来,李雯发现竟有几千人在@她,一时都反应不过来。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自己的“早餐帖”火了。
一开始只是带着好玩、想记录的心情,但是却因此认识到一些有着共同话题的朋友。大家分享着彼此喜欢的食物,抱怨着每天早上多么不愿起床,甚至还聊到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琐事。而李雯也因此决定继续将早餐记录进行下去,保留这用心的舌尖艺术。
更重要的是,李雯还使很多网友认识到了不吃早餐的危害。比如一些美女经常找借口说,不吃,就当做是减肥了!殊不知不吃早餐不仅不会瘦,而且还容易发胖。李雯在微博中说,因为早上不吃东西一上午的劳动身体会负荷不了,这样的话就会在中午暴食,慢慢的食量就会增加,也降低了新陈代谢,这样脂肪更容易堆积。
其次,早餐是距离上一顿饭时间最长的,这时候人体的贮存的能量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如果不及时的补充,那么一个早上人处在饥饿状态下,大脑兴奋性也就降低了,这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工作或者学习,效率就会降低。
还有,不吃早餐导致的营养和能量的摄入不足,是很难从午餐或者晚餐中充分补充的;经常不吃早餐胃结肠反射的动作会逐渐减弱,最后引起便秘。同时还会加速衰老、抵抗力下降。
明白了这些道理,许多过去不吃早餐的上班族都想上微博看看,“饭姐”今天早上到底吃了什么,怎么做的。后来这也渐渐成为他们的习惯。李雯对早餐的坚持不仅让大家羡慕,更令人感动。网友“苹果”号称从2011年就开始关注李雯的微博,“以前觉得早餐无非就是填饱肚子,认识‘饭姐’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早餐是多么没质量,觉得太对不起自个了。”网友“karen”却说:“这些精美的早餐,让我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后来,随着李雯每日早餐照片在网络上的走红,很多美食相关的工作机构逐渐找到她。2012年11月,她终于下定决心辞掉了不喜欢的工作。
2014年1月,李雯的早餐菜谱和照片集结成《幸福,从早餐开始》一书出版。而且受到多名餐饮界名流好评,很快成为畅销书。3个月后,她的美食工作室“东篱下”成立。站在明亮工作室的大厅,看着新厨、新灶、新烤箱,还有多年积攒下来的厨具,那一刻,她被“梦想照进现实”的幸福感笼罩。
如今,李雯又应邀在好几家烹饪类刊物上开辟专栏,并在一些电视美食类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每天忙并快乐着!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上网,违者必究!)
编辑/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