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优势及其特点
2014-04-29邓理明
芬兰目前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近十年来,芬兰的基础教育以其特色吸引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到芬兰考察,而且,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各项世界级评比中总是处于前列。
芬兰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平等地对待并珍视每一个孩子。芬兰的教育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不提倡精英教育,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将学生的兴趣、才能、个性视为与学习成绩同等重要的方面。
芬兰的教育体系与我国大同小异,管理体制都是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与我国不同的是,芬兰的全国教育委员负责制定教育大纲。
芬兰的教育投入虽然不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处于领先地位。在北欧国家中,芬兰的教育投入是倒数第一,但其取得的成绩却超过了丹麦、瑞典和挪威。芬兰没有督导,主要依靠教师们的自觉。
芬兰教育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平等,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通过立法保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第二,优先投资于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出。第三,弱势地区和群体优先。第四,从关注机会公平到更加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公平。通过建立个性化的学习和辅导制度,保证不让一个儿童落后。芬兰教育部前部长曾说过,作为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漏掉一个孩子就是民族的损失。第五,在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芬兰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实施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例如,与普通学生相比,残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补助。第六,芬兰的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的配备都是一样的,保证了政策的公平性。芬兰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和要求,统一教学设施和经费投入的标准,没有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分,确保每一个孩子享有均等的优质教育。第七,实施二次机会计划。
芬兰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师的授课时间少。芬兰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少,全年累计为5000多个小时,学习时间最高的荷兰已经达到了全年8000小时。另外,芬兰学生的考试少,但考试结果都非常优秀。
芬兰的教师教育专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平均十人竞争一个岗位。在芬兰,教师、律师和医生都备受人们的尊重与羡慕。
芬兰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实现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综合学校改革。综合学校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衔接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从社会层面上讲,综合学校消除了种族、地位、语言、家庭收入对学生教育水平带来的影响,打破了分流制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分化,真正实现了教育平等的理想和目标。可以说,综合学校的改革是芬兰教育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改革。
综上所述,芬兰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也正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