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任接棒,现任有责

2014-04-29郭旦旦

董事会 2014年10期

当下,董事会在CEO继任计划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而由CEO自己钦点接班人并操纵继任过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这一责任落在董事会肩上,难道意味着在整个过程中没有CEO什么事情了么?

从最基本的方面讲,CEO扮演的角色很简单:主导高管层的继任,包括CEO内部候选人的早期发掘,确保组织培养的都是靠谱的高管接棒者,在CEO继任一事上做董事会的首席顾问。然而在实践中,许多CEO都备感困惑:何时以及怎样参与到继任计划中?我应该主导哪些事情?什么时候该从此事中全身而退?董事会期待我做什么?

鼓励董事会早做准备

任何一个董事会都知道CEO继任计划是分内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董事会能轻易提出这个议题。董事会虽在CEO继任一事上负首要责任,但当现任CEO优秀、强势,且离CEO离任期尚早时,董事会通常不愿(或不好意思)考虑这一事项。此时,CEO可以作为催化剂,鼓励董事会早做准备。

那么,具体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呢?理想情况下,在现任CEO的任期开始时就应该同时启动这一计划。这听起来不合常理,却是极有道理的。这里强调了CEO在高管人员发展计划中所负的责任。

为高级人才发展与CEO继任计划创建一个正常的节奏和氛围,这对内部候选人的发掘、评估、锻炼极为有利——继任开始得太迟难以给潜在候选人足够的发展时间和机会。早早开始能让董事们长期且充分地接触他们,从而观察其行为模式和业绩表现,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是否真正为继任做好了准备。当CEO卸任时,新人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立刻可以进入角色。此间,CEO应向董事会适当推荐一些候选人,以供参考。

如此一来,高管继任这件事情就会成为一个既定议程,而不是变数出现时,公司内部风起云涌,各种势力激烈角逐,或者董事会临时抱佛脚,匆匆搜寻一人来“顶替”。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CEO突然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董事会也应备有紧急继任方案。

共同确定新CEO标准

CEO继任计划一定要和公司的战略方向相一致,也就是说,应该以公司的发展方向为依据,来确定未来CEO的选择标准和大概“轮廓”。在一个表现良好的公司,CEO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准确地画出新人的“轮廓”就等于提供了继任CEO的标准,从而为内部候选人发展计划铺开了“地图”和框架。

为保证顺畅的人才发展通道,董事会和管理层要一道研究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文化,以勾勒出未来CEO的形象。CEO与首席人力资源官至少每年主导一次讨论,细化未来的领导力要求,并基于公司景况的变化,及时更新CEO标准。此外,还要深入评估相关人员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经验表明,董事会迫切想要掌握高级管理人才的发展情况,但仅仅靠董事会例会和晚宴,是了解不到多少相关情况的。相比之下,CEO最了解这些信息,他有责任确保董事会对高管人才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前瞻的把握。

给新人成长留出空间

很多CEO还没有从情感上接受自己任期即将结束的事实,他们特别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移交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给新人成长的空间以及传授必要的技能是CEO最后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其实,继任者在最后阶段只能通过现任CEO来获得更多的经历,比如更多地与董事会及股东接触等。当然,行不行这个方便就看CEO自己了。例如,有一家公司的CEO就让几个候选人轮流负责董事会的例会,并借机让他们多与专门委员会接触。

如果CEO与董事会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合作密切,CEO就很可能会鼓励董事们着重培养个别高管,并刻意锻炼他们。这里尤其要注意一点:除非你对某个人可以胜任特别有信心,否则不要轻易将他(她)从候选人提拔为实质的“COO”。因为一旦公司发现此人不能担当重任,就不得不另觅内部候选人或启动外聘程序,这样对各方来说都很尴尬,打击也大。

为帮助董事会更确切地了解内部候选人,CEO可以鼓励董事会定期分享他们对个别高管优缺点的看法。这样董事会对某个人潜在的忧虑就一目了然了——如果还来得及,CEO可以纠正董事会的一些误解。

功成、名遂适时身退

CEO在继任计划中无疑是个重要角色,他或者她既是董事会的高级顾问,又是整个高管继任计划的监督者。然而,随着自己离任时间越来越近,花落谁家最终的选择权属于董事会,CEO也该减少参与、甚至退出此事了。

对现任CEO来说,继任一事无论从个人情感还是专业度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他们必须习惯于一个事实:董事会在主导这一过程,而不是他们。有些CEO虽然积极培养了潜在接班人,但当董事会要做出抉择时,他们最终也不得不退居幕后。CEO不能指望自己从头到尾都在继任计划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任期即将结束时,这种事情更加不可能。当董事会要求完全接手此事,或者他们在相关的日程、候选人、交接时间方面与你有不同意见时,千万不要觉得伤感情,这很正常。

常常有CEO对董事会在继任计划中的议程很不耐烦,认为其耗时耗力。比如说,即使公司内部有个非常不错的候选人,董事会仍然在考虑外聘。这时候,CEO们需要提醒自己,不要为了极力推荐某位候选人或某个方案,而把董事会逼得太紧,以免惹怒对方;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董事会可能会根据自己对继任者的判断,而选择加速或减缓过渡期。

最后关头调整好心态

在接班议程的最后阶段,整个公司都在为不可避免的交接事务心烦,也在为衡量各个候选人而焦头烂额。如此,CEO自己看上去就像个被抛弃的“边缘人”。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尤其要调整好心态,把精力集中在服务公司特别是继任计划上。毕竟,帮公司挑选出一匹“良马”,带领公司走向新的征程,这是一个人能留下的最了不起的遗产。当然,CEO也要确保整个公司继续专注于业务,以免停滞不前。

一旦董事会确定了继任人选,现任CEO一般会和董事会主席一起会见落选者以及其他高管,尽可能把高层团结起来。首席人力资源官也应与CEO一道,确保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充分参与到过渡计划当中。

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新任CEO走马上任后,如果需要的话,离任CEO应参与什么事务?过渡期之后,往届CEO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之前CEO兼任董事会主席,那么他(她)可能还需要在董事会中担任一段时间的非执行主席,或者彻底离开公司。还有一种可能,离任CEO可以充当新CEO的介绍人,方便其开展工作或者做个临时顾问。总之,CEO自己要事先与非执行主席或独董对话,讨论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并服从董事会的领导。

要想把继任计划做得漂漂亮亮,CEO们在其中要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鼓励董事会早作准备,保证顺畅的人才发展通道,适时退出,以及给内部候选人成长的空间和必要的阅历。记住:这是你留下来的遗产。抱着这样的“遗产观”有助于CEO克服整个继任和过渡过程中难免经历的情感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