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风波
2014-04-29吴仪蒋亚倩
“美化班级学习环境”活动开始啦,每个人都摩拳擦掌,想为班级“添色”一笔。
书法美术兴趣小组主动承担了黑板报和教室文化布置的任务,我们科学兴趣小组也不甘落后,决定栽培花卉植物,为课堂增添一份绿意,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说干就干,我们去花卉市场买了吊兰、仙人球、芦荟、杜鹃等盆栽,我还从老家移栽了一些美人蕉、马蹄莲。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吊兰、仙人球等长势喜人,成了班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马蹄莲却令我大失所望,它们不但没有长成艳丽、翠绿的植株,反而一天不如一天,慢慢萎缩、枯黄,月余后竟然“夭折”了。
作为马蹄莲的“娘家人”,我十分伤心。对它,我真是一点没怠慢,每天“喂”它喝水,陪它说话,偶尔还为它“抹澡”,把它伺候得可舒服了。最令我想不通的是,它和那些“兄弟姐妹”都待在同一个屋檐下,享受同样的阳光、空气。“兄弟姐妹”一个个生龙活虎,为何独独就它“英年早逝”呢?
为了让马蹄莲在九泉之下能安息,我誓将“凶手”追缉归案。
在科学老师的指点下,我决定先在网上查找马蹄莲的知识百科,了解其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和主要病虫害等,再对比马蹄莲的生存环境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得出死因。
通过对比,阳光和温度是无辜的,而水分、土壤、病虫害被列为主要嫌疑对象。
虽然我没有向马蹄莲的叶面及地面洒水,但这还不足以令马蹄莲短期内死亡,缺水只是帮凶;而“杀害”马蹄莲的主谋则是马蹄莲的栽培土——红黄壤。这种粘性偏重的土壤使得花盆里的土壤板结、不透气,加快了虫害繁殖,使马蹄莲患上了软腐病和根腐病,所以说土壤才是马蹄莲死亡的罪魁祸首。
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后,我自责不已,如果一开始我能摸清它的“喜好”,为它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我没有做出贡献,但在缉拿“凶犯”的过程中,我积累了经验,学习了新知识。相信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指导老师 胡轶义 陈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