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成资源 展现灵动课堂

2014-04-29蔡奋全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4年10期

课堂教学超脱教师的预设、充满未知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聪明才智,审时度势,敏锐捕捉并合理运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资源,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展现灵动的课堂。

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生成资源,因此,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发现背后的原因,挖掘错误的价值。

在教学“选择健康食品”时,我问学生:“假如我们去超市买食品,碰到保质期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学生:“选择保质期长的。”

我:“为什么?”

学生:“保质期长的没那么快变质。”

看到学生信心满满的,我真不忍心泼冷水,但转念一想,如果这错误能被有效利用,让他们在日后生活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我不妨做一次“坏人”,于是问道:“有保质期的食品是否有食品添加剂?”

学生回答:“有。”

“那你们知道保质期长的食品与保质期短的,哪种添加剂更多吗?”

“保质期长的食品添加剂更多。”

我说:“没错。所以我们要选保质期短的食品,对不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

课堂教学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意外时有发生。教师不要被意外吓到了,应该将其化为难得的契机,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让课堂生活异彩纷呈。

在上“保护鸡蛋”这课时,各小组都按照画好的草图制作鸡蛋保护器。第四小组动作特别快,十分钟就做好了。

为了鼓励其他小组,我特意请第四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可没想到这位代表一不小心,鸡蛋保护器就重重地砸在地上,瞬间支离破碎。同学们嘘声不断,现场气氛跌落到最低点。

这种意外与我的初衷完全相违背,但我没有慌神,先让那个代表回到座位上,然后不慌不忙地问:“你们愿意出个好主意,帮第四小组做个更好的鸡蛋保护器吗?”

有的学生说:“保护器的外壳不用纸皮,用泡沫。”有的学生说:“内部用木棒搭一个架子来承受鸡蛋的重量。”还有的说:“为减轻撞击力,在保护器上方做一把降落伞。”

……

不管建议是否可行,但对这段意外的小插曲加以灵活运用,课堂顿时转忧为喜,出现了另一番热闹景象。

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回答有时会带来惊喜,有时却令你尴尬不已。这时,只要跟他们平等对话,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问题,就能化险为夷,变尴尬为精彩。

在讲述“材料的再利用”这课时,我就遭遇过尴尬。

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易拉罐的故事”,告诉他们易拉罐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然后让他们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图片,目的是让他们形成环保意识,最后问他们:“你们在生活中会如何变废为宝呢?”

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学生硬生生的回答令现场的气氛尴尬不已。他说:“变废为宝只是一句口号,很难实现。”

课堂上立即掀起了波澜,下面一阵骚动。我当时愣住了,显然我的说法没有得到这位同学的认同。

面对尴尬的场面,我不得不临时改变教学计划,决定问个究竟,听听他的想法。我问:“为什么难以实施呢?”

他淡定地说道:“现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一起,可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难以区分,更别说重新利用了。”

其他的学生听后,又议论开来了。

我抓住这个机会,说:“你讲得很对,但我们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在家里放几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贴上标签,标明‘可回收’或‘不可回收’。有了垃圾,就根据它们的性质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而工业垃圾的回收利用就靠政策去执行。”

那个学生边点头边说:“社区的垃圾桶也要贴上这样的标签,方便清洁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另外一个学生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写信要求有关部门制订措施,要求每个家庭按规定处理垃圾。”

最后我总结道:“大家的建议很好,如果能够落实,那垃圾回收、变废为宝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