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鳖等
2014-04-29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4年10期
走私贩带着现金搭上了直达目的地的特快车,警方派人埋伏在车上,等火车出发后,来个瓮中捉鳖。
没想到,警方刚开始调查,就有人跳车了。原来,犯人为躲避搜查,情急之下跳车了,不幸的是,犯人头部着地,跳车后就倒地不起了。
警方只好让列车停下来,下车调查。他们发现犯人倒卧在车尾后方100米处,满地是血,已回天无术了,而在掉落在尾节车厢铁轨旁的旅行包中,搜出了大量现金。
现场的警员叹气说:“没想到这个案子这样完结了。”而金探长摇摇头,说:“案子还没有结,走私贩还在车上,封锁整列火车,我们要一个个搜查。”
请问,金探长是怎么判断走私贩还在车上的呢?
解析参考
这个走私贩非常聪明,不过再聪明,也没有金探长厉害。
人跳车的正常顺序应该是先把包扔出去,再跳下车,而犯人倒卧在车尾后方100米处,旅行包却掉落在尾节车厢铁轨旁,可见,这个所谓的犯人是替罪羊,走私贩先把他推下火车,再把包丢掉了。
解析参考
晚会上,魔术师刘老千给一群女士表演魔术。他说:“你们每人拿张纸,随便写一句话,叠好后交给我。”女士们很快写好并交给了他。
刘老千拿起第一张纸,听了听,说:“这张纸上写着‘我不是托’,谁写的?”董不清女士说:“是我。”刘老千拆开看,说:“果然是这四个字。”
于是,他又听下一张纸,也听对了。他一张一张地听,结果全对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
其实,刘老千和董不清事先串通好了,他知道董不清写的是“我不是托”。那么,他是如何知道其他女士写的话呢?
刘老千先偷偷地把董不清的纸条放在所有纸条的最下面。
他第一次拆开的那张纸上写的并不是“我不是托”,而是下一个女士写的话,但他把它当作董不清的听出来。再拆开看下一张纸时,就知道第二位女士写的是什么了。
他一张张地听下去,结果全听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