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城市的精神超越
2014-04-29胡畔
置身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群中,站在穿梭交织的立交桥下,现代生活摇滚般的喧嚣让我们振聋发聩。快餐文化,消费主义制造的浮华,各种亚文化群体标新立异的生存方式,流行于这个时代的各个角落时,精神的空乏导致人性的扭曲,灵魂的空虚。在表面繁荣的城市里,孤独、迷惘、怀乡以及憧憬纠结为现代人百转的愁肠。《越过城市的沧桑》这卷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经历城市的沧桑而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同诗人笔下的书写内容各异,但都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理性的思考,保持着内心的那份本真,将平淡的生活赋予诗意的浪漫和美好。
城市的现实生活是沉重的,如何让人的自由天性得以发挥,这是现代人不得不在悖论中的选择。作家肖鹰说“渴望得到超越的支持,得到根本性的肯定,是现代个人生存的愿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这种生存的愿望,而诗人却能用诗歌之舟将自己引渡到理想的彼岸。
在诗人大木子的眼中,城市的现实是“灰白的天空,添加着没有标签的欲望/水泥、河沙、石子/与钢筋被当着遮羞的面料,不断复制/……. 拥挤的车轮将隧道、街道拉长,着急的/立交桥压住出逃的翅膀,不让/发出一点声响,一点诗人的歌声”。尽管这样,诗人并没有消极地沉沦,更没有屈从现实,而是以乐观的姿态对未来张开希翼,激情澎湃的歌唱“诗人的歌声,羽毛在膨胀,羽毛下面/划过一道闪电,一片红浪滔天的海洋”(《 越过城市》)。这正是诗人的精神超越现实所表达的生存愿望,这样的愿望便是诗人生存的力量。
商品社会日益疏离着人们的关系与感情,最神圣的爱情也沦为不少人交换的商品,爱情的永恒成为人们心里的奢望与神话。正是如此,爱情才显示出它的珍贵和让人渴求。诗人则往往扮演着爱情的卫道者,痴迷执着的追求爱情并藉以心灵的寄托。彭志强的《北京很凉,我等你驾着白云归来》,以苦恋情结表达了对变味婚姻的排斥与对真挚爱情的期待,“一场婚礼成为众人的摆设/有人眉来眼去: 阿门阿门/有人双眼含泪:阿哥阿妹/有人双手合一:阿弥陀佛//梵音把我们从挣扎中拉拢/又互相被酒杯撞倒在地/秋风沉醉。你是谁?谁又是我?/一滴眼泪从黑夜出发/不知疲惫地飞越1820公里/让梦想从此岸到彼岸。”远隔天涯的诗人以相思救赎自己的灵魂,寓居寒冷的北京依然等着恋人“驾着白云归来”。这样的苦恋情结与现代都市快餐式的爱情格格不入,但却是诗人抵御时尚的心灵屏障。
同样在城市生活 ,诗人笑逸却善于自得其乐,寻找自己宁静的生存空间和爱的归宿,一段平常的“樟林大道”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他感到“鸟鸣压低了黄昏。道路两旁/硕大的树冠簇拥到一起/刚好挤走,一座城市的繁华/和多余的天空”。境由心造,诗人自由的天性排遣了客观现实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理想中的生存境界。由此生发的爱情向往,为诗人的人生铺展了浪漫美好的前景,“如果有爱,一张双人的座椅/就能载动/流走的岁月和雨水/如果爱 真的要用长度标注/从这头到那头/我愿意用尽一生去丈量”(《在樟林大道上》)。从诗人的假设“如果有爱”,我们不难看出“爱情”在城市里的珍贵,也不难理解诗人能为爱情尽一生去丈量它的长度。
诗人刘福宇身在城市却找寻着故乡的方向,这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诗坛的都市怀乡病有着相同的愁绪。走得出乡村却走不进城市,这是许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异乡人的生存处境与矛盾心态。这种愁绪时刻都溢满一种对故乡深沉的感情向往,一种远离了家乡和亲朋的孤独无助之感。“高楼耸立,阻挡了视线/如果可以登高/树将站在整个城市的制高点远眺/找寻故乡的方向// 背井离乡的树苗/如今,粗壮的手臂/托起了城市美丽的面庞……/他们从不言说/落叶是谁滚动的思乡的泪/风最大限度地吹送/也只能将落叶带至城市的边缘”(《城市里的树》)。远离家乡的游子,无论是远离故土还是远离理想的生活,都会在失意的现实中陷入乡愁。这是人类灵魂中一种永恒的无归属感的痛苦和挣扎。蒋德均对此有着深刻的体味,他将自己比作都市中的微尘,并发出沉重的叹息:“我惊讶 这么多年来/奔波在黑与白之间/轮回已成为一种命运/习惯大大小小的脚板/来来往往的车辆/踩踏 碾过 /扬起或跌落 无声无息……/偶尔藏身于小草或大树的根部/自以为找到了知音和归宿/内心深处潜伏已久的温柔会滴下/感恩的泪/而现在 我羡慕一群小小的蚂蚁/它们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日夜忙碌/为一粒小小的麦粒 举行盛大的庆典” 然而,诗人却感叹人不如蚁的悲哀。蚂蚁可以无忧无虑的劳动和享受劳动成果,过着快乐自由的生活, 而“我要成为这个世界的子民/必须泯灭个性/顺从一种沉寂的宿命”(《 微尘的叹息》)。我们不能责难诗人的悲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抗衡都市的压力与苦难。悲观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否定和对未来的强烈希望,诗人的悲观包含着对光明、自由与幸福的失望与渴求。
这卷诗名为《越过城市的沧桑》,则意味着诗人的自我超越和对现实的精神超越。在卷中的大多诗篇里,我们看得到了诗人们面对城市的现实,将自身融入社会,既倾听来自内心的呼唤,追求自我理想,同时又以超我的境界,平衡内心的欲望与道德的冲突,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阐释着诗意的人生,为城市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抹多彩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