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觑的三角形中线
2014-04-29高爽
三角形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线能带给我们的结论:
①若AD是△ABC的中线,则一定有BD=CD=BC,如图1.
②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交于内部一点O,如图2.
③若AD是△ABC的中线,则△ABC 的面积被AD平分,即S△ABD=S△ACD=S△ABC.
理由:过点A作AH⊥BC于点H,如图3,AH同为△ABD和△ACD 的高,所以S△ABD=BD·AH,S△ACD=CD·AH,又因BD=CD=BC,故S△ABD=S△ACD=S△ABC.
在初中数学的范畴里,中点是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由它引发的各种习题不胜枚举. 记住中线的作用,既可以获得线段相等或者倍半的关系,又可以获得面积等分或者倍半的关系.
经典习题链接:
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7页习题6
(1) 如图4,AD是△ABC的中线,△ABC和△ABD的面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2) 你能把1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三角形吗?试画出相应的图形.
【思路引导】
(1) 由前面第③个结论可得S△ABD=S△ABC.
(2) 既然一条中线可以平分面积,那么在已经是一半面积的三角形中,可以继续利用中线完成二次平分,也就实现了将原三角形面积4等分,如图5或图6.
【注】作图方法不是唯一的,因每一次平分都可作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中线,在本题(1)问的情况下作图就共有27种方法,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画一画,这里不一一列举.
【变式提升】
1. 如图7,△ABC中,D是AC边的二等分点,E是BC边的四等分点,F是BD边的二等分点,若S△ABC=16,则S△DEF=______.
2. 如图8,在△ABC中,D是BC的中点,S△ABC=16,则S△ABD=______.
E是AD的中点, 则S△EBD=________.
F是BE的中点, 则S△BCF=________.
G是FC的中点, 则S△EFG=________.
3. 探索:在如图9至图10中,△ABC的面积为a.
(1) 如图9,延长△ABC的边BC到点D,使CD=BC,连接DA. 若△ACD的面积为S1,则S1=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 如图10,延长△ABC的边BC到点D,延长边CA到点E,使CD=BC,AE=CA,连接DE. 若△DEC的面积为S2,则S2=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理由;
(3) 在图10的基础上延长AB到点F,使BF=AB,连接FD,FE,得到△DEF(如图11).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3,则S3=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发现】像上面那样,将△ABC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接所得端点,得到△DEF(如图11),此时,我们称△ABC向外扩展了一次. 可以发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的面积是原来△ABC面积的_______倍.
参考答案:
1. 3 2. 8 4 4 2 3. a 2a 6a 7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