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反转

2014-04-29韩玲

证券市场周刊 2014年12期

201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为39.6GW,相比2012年下降11.61%。2014-2016年全球风电年新增装机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同时,受益国内政策的扶持、弃风限电情况的改善、储备项目充足,未来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大大提升,风电产业有望健康发展。此外,海上风电成为风电发展的新蓝海,根据规划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海上风电5GW,到202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将达到30GW。

目前,众多风电制造企业均转型向下游的风电厂开发运营发展,由于风电利用小时数的逐步提高以及补贴资金的及时发放到位,风电场开发运营的利润率较为可观,且可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但目前风场资源获得较难,前期有风电资源储备的公司将首先受益。

控制系统是风机的核心,而风电变流器是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国内风电变流器起步较晚,目前变流器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主要有ABB、Emerson等。近年来,国内企业凭借成本和本地化服务的优势,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提高了市场份额。

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3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已经达到322.4GW。2005-2009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0年开始,风电行业景气度持续恶化,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度减少。虽然201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仍是负增长,但未来几年,风电年新增装机年均增速有望维持在15%的水平。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1.4GW。2013年中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同比增长23%。201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为16.1GW,同比增长24.23%,也是自2011和2012年新增装机负增长后首次实现正增长。

风电已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排名第3位的电源,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年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占中国总发电量的2.6%。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074小时,同比提高184小时。平均弃风率11%,比2012年降低6个百分点。

中国新增核准容量3069万千瓦,累计核准容量1.37亿千瓦,累计在建容量6023万千瓦。预计未来两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

同时,2013年中国风电项目布局得到优化,“三北”地区弃风限电情况明显好转,中东部和南部地区风电加快发展,补贴效率进一步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业加快复苏,出口风电机组338台、总容量65万千瓦,出口国家扩展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41GW,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292.6MW,年增长率达到33%,其中90%以上的新增装机都在欧洲,主要集中在英国(854MW)、比利时(185MW)、德国(80MW)和丹麦(46.8MW)四个国家。到2012年年底,英国超越丹麦再次蝉联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一的霸主地位。近来,国家政策频出以推动国内风电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包括对消纳风电的要求、审批权的下放以及装机规模规划的提高等。

特高压建设将有效缓解弃风限电情况。2010年初国网公布了特高压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建成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同时,在直流特高压方面,将建设7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到2017年,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目标网架;到2020年,“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五纵五横”主网架。

例如,即将建成的哈密-郑州800KV直流特高压将成为“疆电外送”的重要通道,是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承担着新疆火电、风电打捆外送的重要任务。届时新疆的风电外送将会更加顺畅,弃风限电情况将进一步减少。

相比2011年,2012年风电行业招标量急剧下滑,2012Q3的单季度招标量仅有1.4GW,同比减少53.3%,2012年全年风电招标量仅有8.3GW,同比减少59.9%。在2013年风电招标量已经有所回升,预计2013年全年风电招标量为15.3GW,同比增长83.6%。2013年风电招标量的上升将对未来行业厂商的业绩提供重要支撑。

风机价格逐渐回升。随着风电招标量的回升,风机价格也出现了回升,行业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企业盈利情况明显改善,预计未来风机价格和企业的盈利水平都将回归到合理水平。同时,随着2013年风机价格的上升,考虑到风机的确认周期,2014年风电企业的盈利将会进一步的改善。

风电运营商基本面好转

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080小时,较2012年1929小时增加151小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创2005年来最高水平。同时,2013年中国风电年上网电量为1371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36%。

2013年,主要风电运营商的发电小时数相比2012年都有10%左右的增长,同时,风电运营商的净利润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风机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11年,随着风电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下滑,导致风电企业陷入全面亏损的境地,导致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不断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13年,前十大风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12年的80%上升到近90%,风机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

风机主要包括叶轮(风轮和叶片)、传动系统(包括主轴承和齿轮箱)、发电机、偏航系统(包括风速仪和风向标)以及控制系统。其中,发电机和控制系统是风机的核心,而风电变流器是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它采用具有快速浮点运算能力的双DSP的全数字化控制器,在发电机的转子侧变流器实现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电网侧变流器实现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功率模块采用高开关频率的IGBT功率器件,保证良好的输出波形。

风电变流器是通过程序动态判断并控制转子中的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转子磁力矩,使得转子在转速变化的情况下,定子仍然能维持恒定频率的交流电并网,从而使发电频率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整流逆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可以明显地改善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电能质量。

由于国内风电变流器起步较晚,目前变流器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主要有ABB、converteam、Emerson等,他们拥有大量的变流器专利,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而国内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远小于国外厂商。近年来,由于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加上传统变流器厂商如禾望电气、科陆新能在风电产品研制上的投入和成功推广,以及大型风机制造商向产业链前端的整合,国内风电变流器迎来快速的进口替代浪潮。

弃风限电情况好转,风场净利率将逐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平均弃风率1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074小时,同比提高184小时。风电利用小时数经历2011、2012年两年低谷后,回升态势明显,达到近年来最高值。

从弃风情况看,2013年全国弃风电量162.31亿千瓦时。其中,河北、蒙西、蒙东、吉林、甘肃五地弃风电量最多,甘肃省弃风率高达20.65%,居全国首位。显然,风电消纳问题仍集中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风电项目从“三北”地区向中东部转移。在第四批计划中,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建设规模占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了该批次全国建设总规模的60%左右。特别是湖南省的年度建设规模达到了200万千瓦,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风电开发的重点省份。中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风电已正式步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优化效果明显。同时,风场的分散使弃风限电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电网建设加大风电消纳力度。12条“西电东送”线路正在评估论证之中,线路包括锡盟-济南、蒙西-天津等特高压项目在内,被发电企业、政府部门、电网企业视为解决窝电、大气污染治理的路径。同时,2014年,国家将进一步优化风电开发布局,促进风电健康发展。措施包括,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有序推进承德风电基地二期项目、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风电基地规划,利用哈密-郑州+800千伏输电线路开展“风火打捆”输电示范研究。

审批权下放,利于风电发展。在风电行业管理上,国家能源局将审批权全部下放地方政府,重点强化风电项目的后续监管。建立风电产业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并网运行质量、设备制造等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为广发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