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29彭波
彭波
摘要: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文化、审美价值。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民间美术元素,既可以很好地传承民间美术,又可以突出美术教学的地域特征、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强化美术教学的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综合、社会调查等方法对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学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文化、审美价值,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兼具历史性与现代性的民族文化,是几千年来集体劳动积累起来的具有大众化的丰富经验的结晶,带有强烈的本民族色彩的美術形态,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的重要课题。它的题材、图案、造型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其工艺技术和艺术符号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可以突出美术教学的地域特征、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强化美术教学的效果,并具有深化美术情感诉求,凸现美术文化价值的功能。
1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式传承。民间美术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一种体现。“言传身教”实际上是师徒、父子关系等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普通百姓,其技艺的交流是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通俗易懂。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得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书籍传承。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民间美术自然地借助于文字传播的方式,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工艺的理论和民间创作者所画的艺谱,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1]。虽然其来源不统一,但都是经过几十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完善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3)民间艺术品传承。民间艺术品传承和书籍图谱传承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承。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承,而是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品的所有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2高校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高等学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自各地开展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加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专业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3本地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
“我们对于艺术如何起源跟对于语言如何产生一样不甚了了。如果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建庙筑屋绘画雕塑或编织图案这类工作,那么全世界就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艺术。”[2]可见民间艺术的普及性和地域性。各地民间美术都具有自己独有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某种观念,而是用观念去观察和描绘某种事物,不雕琢、不做作,使创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是最自由、最生活、最淳朴的艺术。高校应该借鉴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开设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美术专业课程,民族传统艺术产品经典古朴,独具一格,都值得我们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为了借鉴、研发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考察、调研中收集原始资料,虚心地向当地民间艺人请教,从而得到创作源泉。这样,我们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间的原生态艺术情趣。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了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他们通过活动提高了本民族形象,宣传了本民族文化艺术。但是有些地方的民间工艺产品的推广研发并不乐观,大多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生产的低层次阶段,人才素质层次偏低,艺术性不强,已成为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源,由此可见高校根据当地特色开设相关民间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4民间美术资源走进专业课堂的实施策略
(1)各地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专业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各地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研究,是民间美术走进高校美术课堂的第一步。相关部门应组织各地专家和民间艺人编写具有地方特色、高质量的教材,鼓励专业教师认真编写课堂讲义,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2)相关教学设备的完善。民间美术教学既是理论课、欣赏课,又是技能课,需要安排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手工制作、参观考察等。因此,要有相应的专业教室,配置性能质量较高的教学设备和专用工具,如年画制作就需要整套的木板刻印设备。此外,可与民间艺术作坊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同时又能给当地民间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地方高校不可能有现成的民间美术教师,所以,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定期输送教师出去进修,鼓励专业教师钻研民间美术的课题,专心钻研备课,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另外,可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高校兼课、举办相关讲座或作技艺表演,让学生与民间美术有近距离的接触。
(4)民间美术校外调查的建立。民间美术资源走进课堂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还应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进民间,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虚心请教,深入体会当地民俗活动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进行调查研究。也可走进博物馆,观摩优秀民间美术作品,为教学提供直观欣赏作品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体,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同时,美术教育自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将民间美术带进高校课堂,既是对民间美术的普及、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同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赋予它时代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育资源,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参考文献:
[1]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2] 贡布里希(英).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