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2014-04-29杜海燕
摘要:声乐是一门不太容易学习的、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艺术。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声乐学习者,应该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那些声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自身的一些客观条件,尽量去找到解决的途径,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实践,在确定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方法、步骤时,就应该及时通过歌唱实践来证明所想到途径、方法、步骤是否正确、是否合理。通过实践还可以起到另一个作用,就是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能够锻炼学习者的歌唱技巧,培养我们的舞台表演能力,使那些抽象的声乐理论通过歌唱实践具体化。
关键词:声乐;思考;实践1声乐的思考
1.1发声器官
正确认识发声器官,为我们科学地进行歌唱发声提供理论的支撑。其次,正确地认识发声器官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歌唱。
(1)动力器官:所谓动力器官我们通常也会称之为呼吸器官,如口、鼻、肺、胸腔、模隔膜等,以上这些器官主要为我们提供发声动力因此叫动力器官。
(2)发声器官:共鸣腔体、声带也包括咬字吐字的器官。唱歌发声主要通过声带的振动,声带在长期的不良使用的状态下很容易患上咽炎、小结等常见嗓音疾病。因此,作为专业的声乐学习者,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使我们的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密切配合,这样既可以减轻声带的工作负担,又能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圆润和洪亮[1]。咬字器官如齿、唇、齿、舌、硬腭、喉、颊等,它们参与我们的发声,让我们的吐字听起来更加清晰,明确。
1.2歌唱中的呼吸
在歌唱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由呼吸来控制的歌声才是真正声乐,才是好的声乐,呼吸也是我们歌唱过程中的最为基础的一种动力。在声乐的领域里这样的说法“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2],这足以证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1)说话中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人们通过说话来进行交流,当人们的距离很近时所需要的音量就较小一些,气息就相对浅一些,也就自然不需要用很大的力度了,也无须传得太远,当我们持续消耗我们的嗓音的时间过长的话,嗓音就会显得很疲劳,嘶哑,所以这种说话时的呼吸用于唱歌是肯定会有问题的。唱歌的目的是抒发我们的情感,是使我们的听众能够感受到声音的美妙。我们歌唱的时候面对的是听众,必须把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因此,需要我们的声音不但应该有较大的音量,而且还应该有一定力度的大小变化,要想做到以上这些,需要进行扎实的呼吸练习。
(2)胸腹式联合呼吸。在我们学习歌唱的过程中会用到的呼吸方法有几种,但是在这些呼吸方法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我们在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要注意做快吸气慢呼气,扩开双肩,挺起胸膛。吸气时要气沉丹田,并有意识的扩张胸腔。在呼气时将腹部适当的放松,但切不要用力收缩腹部(这样容易引起僵硬),胸腔扩张的状态要一直保持住。横膈膜用力是这种呼吸方法的重点,呼气的时候要有这样一种感觉,即气息一直保持在横膈膜上。
1.3正确的发声
(1)喉头的控制。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应该与平时的说话是不一样的,它应该比平时说话时稍微偏低一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平位”,当我们歌唱时,在前一个字与后一个字、前一句话与后一句的转换时,喉头都一直要处于这样一个“水平线”的位置,而不应该做远离我们水平位的上、下、左、右的随意移动,这也叫作喉头的稳定[3]。打个比方,就如同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就永远稳定在水面上,如果我们把乒乓球当作我们的喉头,乒乓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如同我们的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的情况一样。因此,在我们唱歌时,喉头的位置应处于既低而又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
(2)打开喉咙。打开喉咙也叫松开喉咙,其实就是把我们喉头稳定在正确发声的那个位置上面,口盖积极地向上收缩起来大致成拱形,舌根需要相对的放松,平放在我们的下牙齿后面,牙关需要积极地打开,而我们的下巴需要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微向后拉,与此同时我们的上颚需要微微向上提起来,这个时候的喉咙就是打开的了[4]。打开喉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它将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怎样做到“打开喉咙”呢?
第一,采用“打哈欠”的感觉。众所周知“打哈欠”的状态可以让我们的口腔变得很自然,很放松,使口盖抬起来,在口腔内相应的增长一部分空间。“哈欠”状态可以很好地打开我们的喉咙,同时也可以让歌唱者保證一个很好的表演状态。假如大家唱歌时保持了这样一种状态,那么,所发出的声音就不再是“苍白”的、“扁平”的,此时我们所发出的声音就变得“竖实”“圆润”了。
第二,采用“微笑”的状态来打开我们的喉咙。这里提到的“微笑”是特指把我们的“笑肌”给抬起来。而所谓“笑肌”抬起,指是要将鼻、咽腔都给打开,把我们的大牙关也给打开,而脸部两边的笑肌应呈微笑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微笑能够使我们演唱者的喉咙打得开一些,也更加容易找着面罩的感觉,获得更高位置上的声音。
(3)良好的中声区。中声区是唱歌的一个重要的声区,我们应当重视对这个声区的练习,仔细用心去认识、思考我们的中声区。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先从遵循由容易到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声区开始以中、小音量的练习开始,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声区的练习以后,再渐渐地向高声区或低声区发展。良好的中声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吸气要相对更深,呼吸相对更自然,更为有弹性一点,有一定的支持点。人们常说“声音要像穿珍珠一样,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这一比喻气势就是说“声音要统一、圆润、连贯”等。反之,刚开始就不断地练习高音,不仅得不到理想的、正确的高音,有可能还会损害我们的声带。
2声乐的实践
对于声乐的学习其实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巩固,才能有所提高,人们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但是,声乐的学习又和其他学科有不同之处。声乐的学习在琴房自己的声乐教师处能够唱出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往到了演出的大舞台就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不能唱出很好的效果。所以,声乐的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声乐学习的重要方式,“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我们的声乐学习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去检验。在学校的大型活动和市里的一些公益活动中带领学生里多次参加,感悟颇深。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學生的舞台感觉,歌唱情感表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学生声乐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即兴演唱。一般人理解的歌唱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练声、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唱歌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进展会比较理想。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会养成对专业老师的眼中依赖性。这就需要当我们的老师在讲新内容之前往往会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分析分析、试着唱一唱,在有一定基础后直接省掉练声示范等步骤直接即兴的演唱,接着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理解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新的知识的教学[6]。通过这样逐步的训练,让学生渐渐地变得独立起来。这也是实践的重要方式。
(3)观摩。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观摩”一词并不陌生,声乐教师可以把各个高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互相点评对方演唱的歌曲,大胆地进行交流、相互切磋。老师引导性的提问和点评。这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去参与一些汇报和观看一下其他人的演唱或者教学,在观看他人表演时发现自身的某些不足,学到更多的知识。
3声乐学习中的思考和实践的关系
实践往往和思考相结合,光实践而不思考是盲目实践,而光思考而不实践的思考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是基础,是思考的内容,而通过认真的思考又可以为实践做指导。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带有思考性的学习,是一种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思考为我们的实践行为提供支撑,实践行为可以验证思考的正确与否。这两个环节既是我们声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声乐学习的有效途径。
(1)声乐思考是声乐实践的基础。声乐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深入的探究、分析、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声乐实践的基础。在实践后又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产生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将我们的实践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提高声乐的演唱水平
(2)声乐实践是声乐思考的检验。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思考出来的方法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来检验它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可行性。反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思考,就会发现不知实践的目的。如果我们不带任何有计划和目的去实践,那么这样的实践就只是形式化的实践,这样所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够明显。同时实践也是我们进行再思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那么便为我们进行新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理由,我们会再次思考然后再进行实践。通过反复地循环,在声乐的学习中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4结论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的指导,还需要一直的刻苦训练。无论学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忽略每天的练习,通过在练习中巩固发声方法,掌握歌唱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才能更好地调动其能动作用,使其更好地为表达歌曲的内容服务。大胆地思考,放手去实践,不怕失败,在思考中去进步,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声乐演唱。参考文献:
[1]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 李晋玮,李晋瑗.沈湘的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
[3] 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作者简介:杜海燕(1972—),女,四川兴文人,硕士,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和声乐表演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