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013年我辖区一起由两种菌混合感染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分析

2014-04-29姜大栋赵大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1期

姜大栋 赵大磊

【摘要】目的对2013年辖区一起混合感染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2010,WS/T9-1996进行。采集食物中毒旅游者的肛拭子12份、剩余食物10份及砧板、刀涂抹物各6份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2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7份占58.33%、检出奇异变形杆菌5份占41.67%,其中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3份占25%,10份剩余食物有1份检出副溶血弧菌占10%,1份检出变形杆菌占10%,环境样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引起的感染。

【关键词】混合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孤茵;奇异变形杆菌

1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均在2013年9月7日12时进食了由我辖区某旅游定点餐厅提供的食品,到18时30分有人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和头晕头痛症状,到8日5时共有12人主诉出现同样的中毒症状。本次同餐进食人数54人,发病人数12人,潜伏期最短6.5h,最长17h,中毒者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经过抗菌素、补液等治疗,中毒者病情均得以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2实验室检测准备

2.1材料和仪器营养肉汤、3%氯化钠碱性冻水、7.5%氯化钠肉汤、GN增菌液、SC增菌液,志和菌增菌肉汤等所用干粉培养基由北京路桥技术有限公司购买,API条由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沙门氏等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购买。温箱为上海新苗GNP-9270B5-II型,生化培养箱为上海一恒BPC-150F生化培养箱。

2.2检测方法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2010》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样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3实验室检测过程

3.1检测项目采集的样品送检验室进行下列项目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蜡样芽孢杆菌。

3.2检测步骤及结果

3.2.1增菌与分离培养样品接种营养肉汤、3%氯化钠碱性冻水、7.5%氯化钠肉汤、GN增菌液、SC增菌液,志和菌增菌肉汤,经37℃18h-24h增菌,然后转种于TCBS副溶血性弧菌平板、SS琼脂平板、Baird—parker+兔血浆平板、XLD平板、麦康凯平板、血平板、MYP、HE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照国家标准,经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并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有6份样品在SS平板、麦康凯平板、HE平板上可见菌落呈圆形、扁薄、半透明中等大小、菌落中央带黑色,同时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一层波纹薄膜,有迁徙生长现象,且培养物有特殊臭味,在血平板上有溶血现象,疑似变形杆菌;有8份样品在副溶血性弧菌平板上菌落呈现为隆起,圆形,稍混浊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呈淡蓝或蓝绿色菌落,疑似副溶血性弧菌。其他样品培养,无典型现象。

3.2.2副溶血弧菌分离到8株副溶血弧菌,显微镜检均为革兰阴性无芽孢短小杆菌,在TCBS平板有典型性生长,O%含盐胨水阴性10%含盐胨水阴性不生长、3%含盐胨水阳性、7%含盐胨水阳性胨水中生长良好;在三糖铁斜面可疑者即底层变黄(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上层斜面不变(乳糖、蔗糖不分解)、氧化酶反应阳性、有动力。经3%氯化钠胰蛋白胨纯培养进行APl20E是生化鉴定结果,见表1。

4分析

近年来,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现场卫生学调查来看,这次事件具有共同的进餐史,发病的潜伏期较短,发病时间相对集中,患者临床表现相似,病人经过抗菌素、补液等治疗,病情均得以有效控制,结合实验室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等结果,可以判断此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变形杆菌及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污染引起的。奇异变形杆菌常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同时也广泛分布,水、土壤、腐败有机物中,变形杆菌只有污染食品大量繁殖被人摄食后,才會引起食物中毒[1]。主要食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熟制品被变形杆菌污染通常无感观形状的变化。此次剩余卤肉食品变形杆菌计数含菌量为1.0×107cfu/g,并且与大部分病人检出的奇异变形菌为同型菌,说明是由于卤肉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污染和大量繁殖引发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为海洋性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水、鱼贝类中,为海产食品中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2],环境样品没有检出,可能是因为检测的环境样品经餐饮单位过处理缘故。本地区属于沿海地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有7位病人肛拭子及l份食品样中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说明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是食物中毒的致病菌,神奈川(kanagawa)试验显示8株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都有溶血现象,说明这些菌株具有致病性溶血。通过此次事件发现该餐厅消毒设施较差,厨师卫生意识淡薄,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加之7,8,9月份,本地区气温温暖,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易污染其他食物,变形杆菌也极易繁殖污染食品。通过此次调查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餐馆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为饮食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林云万,邓桂丽,李孝权,等.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