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2年文登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2014-04-29毕彩霞丁爱苏毕振强
毕彩霞 丁爱苏 毕振强
【摘要】目的对2008年至2012年文登市发生的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讨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并与2000年的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近年来实施的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方法将2008年至2012年中毒病例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08年至2012年共发生农药中毒398例,死亡47例。年平均发病率1.23/10万,病死率11.81%;其中男性224例,占56.28%,女性174例,占43.72%;夏秋季节多发;中毒类型主要为非生产性,共328例,占82.41%。结论依法从严管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过程,重视农药中毒的社会性,加强宣传教育是减少发生农药中毒的关键,提高群众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是减少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药中毒;发生率;季节;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毒
农药是一类特别的化学品,人类在生产农药后,会有目的的将之投放到环境中去,以达到需要的目的。在农村,由于其容易获得,农药已经是自杀性中毒的主要工具。迄今世界范圍内已经登记的农药有效成份已经有千余种。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药也近千种,制剂产品超过3000种,其中一半以上为两种活性成分的混剂。急性中毒以职业性急性农药中毒为主,主要发生在农药厂工人以及施用农药的人员中。职业性急性中毒,除事故性以外,通常程度较轻,如能及时救治,都能恢复健康。农药的慢性中毒,危害比较复杂,已经有报告农药可以引起致癌、生殖发育和免疫功能损伤等危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农药中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性的,这些病例通常中毒程度严重,构成了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探讨文登市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对目前实施的农药中毒防治措施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调查覆盖全市1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村(居)委会894个,总人口64.5177万人。
1.2研究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2年农药中毒纸质报告卡及中毒病人个案调查表,经多次核对后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2008年至2012年文登市农药中毒共计报告398例,其中死亡47例,年平均发病率1.23/10万,病死率为11.81%。死亡病例的中毒类型主要为非生产性自服,占67.09%。
2.2中毒病例的年龄、中毒类型分布从中毒类型来看,生产性中毒占总病例的17.59%,主要集中在中年组,这与本年龄组农村劳动者使用农药的机会较高是相符的,非生产性中毒占总病例的82.41%,其中绝大多数是自服,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青年、中年、老年组。
2.3中毒病例的时间分布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5、6、7三个月。这与农忙时节使用农药量多,易接触有关。
2.4农药中毒的地区分布农药中毒分布于全市1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且以葛家、泽头镇中毒人数较多,发生66例、56例,分别占总中毒人数的16.58%、14.07%。环山办最少,仅发生1例。
2.5农药中毒的原因生产性农药中毒原因主要是使用时违反安全操作规范、配药及施药时缺乏个人防护、配制农药浓度过高、施药器械溢漏、衣服和皮肤污染农药后未及时清洗等。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原因较多,包括夫妻纠纷、家庭矛盾、社会人际关系、及身患恶疾等。
3讨论
3.1农药中毒的特点通过对文登市2008——2012年398例农药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从人群分布和农药中毒类型看,生产性农药中毒以中年男性为主,非生产性中毒是农药中毒的主要来源,且主要为非生产性自服(自杀),说明部分群众在多种形式的突发生活事件面前缺乏健康的心态和经历。②从时间分布来看,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由于夏秋季节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施药量大且温度高农药易挥发,加之施药者裸露部位多增加中毒机会。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季节性不明显。③从发生农药中毒的转归来看,以好转和痊愈居多,病死率较低。这归功于多年来文登市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坚持用低毒农药替代高毒农药。
3.2预防措施①要认真贯彻执行《农药使用规定》,明确用药限,提倡早、晚施药,规范施药方法,强化用药防护,改进施药器械,加强日常维护。②是要加强农药的管理,减少农药的可及性,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率。③要加强培训,普及安全用药知识。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